本文目录一览:
- 1、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体育活动
- 2、云南少数民族运动会的竞争优势有哪些?
- 3、1995在云南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第几届?
- 4、云南少数民族体育
- 5、云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有会徽及吉祥物吗
- 6、云南是少数民族大省,为什么云南有这么多少数民族?
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体育活动
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项目及形式多种多样,内容极为丰富。这些运动项目,既是人们健身的主要形式,更是各民族必须具备的技能。现举例分述如下。
(一)武术。
流行于云南地区各民族中的武术,具有久远的历史。发现于云南沧源新石器时期的崖画,向我们展示了史前原始状态的武术形式,其中有持棍棒、予、盾牌、弩、弓以及类似杵棒和狼牙棒兵器的生动形象。表明这时流行于当地少数民族中的武术已初具形态了。在云南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等地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中,有大量的刀、矛、狼牙棒、斧、剑、弩机等兵器,特别是“战争场面贮贝器盖”上短兵鏖战的群塑中,表现了较成熟的技击动作,是云南原始武术之例证,它对奠定云南地区民族武术在中国武术发展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在后来的发展中,各少数民族又根据自身的不同特点,创造了适合于本民族的武术形式。如回族所创立的众多的拳法中,影响较大的就有“心意六合拳”、“八极拳”、“查拳”、“教门弹腿”等,其中“心意六合拳”在武林中素以“狠拳”著称,是一种刚柔相挤的拳种,具有良好的健身防卫功效。在苗民中,流行的“芦笙拳”是一种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拳种,它是苗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将芦笙舞和劳动拳巧妙结合的产物,深圳特区受各地苗民喜爱。傣族武术的内容也极为丰富,西双版纳勐海佛寺壁画中,保留了傣族武术的珍贵形象.据估计,仅西双版纳地区流行的傣家武术套路就有上百种,且各有所长.其中“孔雀拳”便是傣族人民长期观察了他们喜爱的孔雀行为举止后,摹仿其动作并融入了太极拳、长拳、绵拳和气功等技法后,创编出来的一套特色鲜明的外柔内刚的拳种,藏、彝等族也都有自己特点鲜明的拳术。
器械打斗术,在中华武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用器械种类繁多。大理白族在节日里表演的“霸王鞭”既是在其民族表演的成套舞蹈动作中,融入了许多白族传统鞭术、棍术动作后形成的。云南新平磨皮大寨彝人跳的“花鼓舞”,表演者十数人,其中有的舞者手握大刀、两节棍、三叉戟、双刀、双钩、水火棍等武术器械。他们除表演古代战争的各种情节外,还上场演武,重现战争的撕杀情景,表演气势威猛,场面激烈,非常形象逼真,除了健身性,还极具观赏性。此外,苗族的双环刀,景颇族的平头长刀,阿昌族的“户撒刀”等也都是武术器械技击中的主要器械。
(二)赛马与射箭。
自古以来,骑马、射箭是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在晋宁、江川等出土的铜鼓、铜贮贝器、铜饰及铜剑等上面,表现狩猎形象的图案比比皆是,而且其规模、气势较大。大理白族在传统佳节——“三月街”期间,定要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等竞赛活动。彝族的赛马,一般选在平坝上举行,骑手们纵马在环形的跑道上奔驰,先者为胜。在射箭比赛中,彝族是以挂在50米开外大树上的牛腿为靶,并以此作为笛箭手的奖品。在苗、傣、彝、僳僳、怒、独龙、基诺等民族中还流行弩射,并发展出了众多别具一格的弩射形式,如怒族的弩射,高手能射中水中游鱼。
(三)竞渡。
俗称划龙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非常流行的一种体育娱乐活动。在晋宁、江川等地出土的铜鼓上的竞渡图像一般有船四只,船员上划船者人数多少不等。竞渡之俗,从西汉以后逐渐成为这一带少数民族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并成为了整个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祭祀仪式活动中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西双版纳的傣族在傣历新年(即傣族“泼水节”)期间,都要在澜沧江上举行盛大的赛龙舟活动。这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划龙舟”活动,不仅可以娱悦身心,其培养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精神的作用也十分明显。
可以说,云南众多的民族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决定了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形式多样和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纵观云南地区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看出其所具有的明显特点。
1.地域性。
每个民族文化都有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并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环境的变迁。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及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与该民族的生存环境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审视云南各族绚丽多彩的传统体育表演,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初步结论:凡生活在居住环境艰苦,气候条件恶劣,沟壑纵横区域的民族,由此孕育而生的传统体育,具有显著的竞技性。反之,世居平原坝区的民族,其传统体育带有明显的游戏、娱乐等特点。例如,生活在怒江峡谷的怒族,传统体育“过溜索”是特定地理环境里人们生存需要和谋生的手段,需较强的力度和难度。而主要生活在坝区的白族、傣族等民族的传统体育“霸王鞭”、“整光灯”等活动则娱乐性较强。
2.娱乐性。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突出的娱乐性,它着重于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并以自娱自乐的、消遣的和游戏的活动方式出现。人们在这些活动中可以直接得到令人愉悦的情感抒发和渲泄。由于民族体育的这个特点,使它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一次体育活动的举行,往往成为一个民族的盛会。云南的基诺族,每逢喜庆节日,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开展打鸡毛球、扔石头、项竹竿、打陀螺、跳大鼓等民族体育活动,沉浸在无比的欢乐之中。
3.健身性。
民族体育是各民族人民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促进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智慧结晶,它对改善民族体质,提高各民族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起积极的作用。
4.多样性。
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的传统习惯、主客观条件不完全相同,兴趣爱好也有差别,体育必然会呈现出一种多元特色。每个民族都有数十种甚至近百种体育娱乐活动,而每一种同名目的体育娱乐活动,在不同的民族中又有不同的称呼,使用不同的器械,有不同的娱乐方式及竞赛规则。仅以不同名目的体育活动项目进行统计,云南少数民族体育就达226项之多。
云南少数民族运动会的竞争优势有哪些?
云南少数民族运动会的竞争优势,是善于奔跑,灵活性非常强。
1995在云南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第几届?
是第五届
截至九十年代中期,已分别在天津、内蒙古、新疆、广西、云南等省区举办了5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在于2011年在贵州举行。
云南少数民族体育
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项目及形式多种多样,内容极为丰富。这些运动项目,既是人们健身的主要形式,更是各民族必须具备的技能。现举例分述如下。
(一)武术。
流行于云南地区各民族中的武术,具有久远的历史。发现于云南沧源新石器时期的崖画,向我们展示了史前原始状态的武术形式,其中有持棍棒、予、盾牌、弩、弓以及类似杵棒和狼牙棒兵器的生动形象。表明这时流行于当地少数民族中的武术已初具形态了。在云南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等地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中,有大量的刀、矛、狼牙棒、斧、剑、弩机等兵器,特别是“战争场面贮贝器盖”上短兵鏖战的群塑中,表现了较成熟的技击动作,是云南原始武术之例证,它对奠定云南地区民族武术在中国武术发展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在后来的发展中,各少数民族又根据自身的不同特点,创造了适合于本民族的武术形式。如回族所创立的众多的拳法中,影响较大的就有“心意六合拳”、“八极拳”、“查拳”、“教门弹腿”等,其中“心意六合拳”在武林中素以“狠拳”著称,是一种刚柔相挤的拳种,具有良好的健身防卫功效。在苗民中,流行的“芦笙拳”是一种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拳种,它是苗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将芦笙舞和劳动拳巧妙结合的产物,深圳特区受各地苗民喜爱。傣族武术的内容也极为丰富,西双版纳勐海佛寺壁画中,保留了傣族武术的珍贵形象.据估计,仅西双版纳地区流行的傣家武术套路就有上百种,且各有所长.其中“孔雀拳”便是傣族人民长期观察了他们喜爱的孔雀行为举止后,摹仿其动作并融入了太极拳、长拳、绵拳和气功等技法后,创编出来的一套特色鲜明的外柔内刚的拳种,藏、彝等族也都有自己特点鲜明的拳术。
器械打斗术,在中华武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用器械种类繁多。大理白族在节日里表演的“霸王鞭”既是在其民族表演的成套舞蹈动作中,融入了许多白族传统鞭术、棍术动作后形成的。云南新平磨皮大寨彝人跳的“花鼓舞”,表演者十数人,其中有的舞者手握大刀、两节棍、三叉戟、双刀、双钩、水火棍等武术器械。他们除表演古代战争的各种情节外,还上场演武,重现战争的撕杀情景,表演气势威猛,场面激烈,非常形象逼真,除了健身性,还极具观赏性。此外,苗族的双环刀,景颇族的平头长刀,阿昌族的“户撒刀”等也都是武术器械技击中的主要器械。
(二)赛马与射箭。
自古以来,骑马、射箭是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在晋宁、江川等出土的铜鼓、铜贮贝器、铜饰及铜剑等上面,表现狩猎形象的图案比比皆是,而且其规模、气势较大。大理白族在传统佳节——“三月街”期间,定要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等竞赛活动。彝族的赛马,一般选在平坝上举行,骑手们纵马在环形的跑道上奔驰,先者为胜。在射箭比赛中,彝族是以挂在50米开外大树上的牛腿为靶,并以此作为笛箭手的奖品。在苗、傣、彝、僳僳、怒、独龙、基诺等民族中还流行弩射,并发展出了众多别具一格的弩射形式,如怒族的弩射,高手能射中水中游鱼。
(三)竞渡。
俗称划龙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非常流行的一种体育娱乐活动。在晋宁、江川等地出土的铜鼓上的竞渡图像一般有船四只,船员上划船者人数多少不等。竞渡之俗,从西汉以后逐渐成为这一带少数民族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并成为了整个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祭祀仪式活动中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西双版纳的傣族在傣历新年(即傣族“泼水节”)期间,都要在澜沧江上举行盛大的赛龙舟活动。这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划龙舟”活动,不仅可以娱悦身心,其培养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精神的作用也十分明显。
可以说,云南众多的民族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决定了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形式多样和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纵观云南地区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看出其所具有的明显特点。
1.地域性。
每个民族文化都有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并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环境的变迁。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及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与该民族的生存环境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审视云南各族绚丽多彩的传统体育表演,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初步结论:凡生活在居住环境艰苦,气候条件恶劣,沟壑纵横区域的民族,由此孕育而生的传统体育,具有显著的竞技性。反之,世居平原坝区的民族,其传统体育带有明显的游戏、娱乐等特点。例如,生活在怒江峡谷的怒族,传统体育“过溜索”是特定地理环境里人们生存需要和谋生的手段,需较强的力度和难度。而主要生活在坝区的白族、傣族等民族的传统体育“霸王鞭”、“整光灯”等活动则娱乐性较强。
2.娱乐性。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突出的娱乐性,它着重于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并以自娱自乐的、消遣的和游戏的活动方式出现。人们在这些活动中可以直接得到令人愉悦的情感抒发和渲泄。由于民族体育的这个特点,使它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一次体育活动的举行,往往成为一个民族的盛会。云南的基诺族,每逢喜庆节日,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开展打鸡毛球、扔石头、项竹竿、打陀螺、跳大鼓等民族体育活动,沉浸在无比的欢乐之中。
3.健身性。
民族体育是各民族人民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促进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智慧结晶,它对改善民族体质,提高各民族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起积极的作用。
4.多样性。
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的传统习惯、主客观条件不完全相同,兴趣爱好也有差别,体育必然会呈现出一种多元特色。每个民族都有数十种甚至近百种体育娱乐活动,而每一种同名目的体育娱乐活动,在不同的民族中又有不同的称呼,使用不同的器械,有不同的娱乐方式及竞赛规则。仅以不同名目的体育活动项目进行统计,云南少数民族体育就达226项之多。
云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有会徽及吉祥物吗
云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有会徽及吉祥物。
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徽和吉祥物的征集工作在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的关心指导下,通过全国广大美术工作者、美术爱好者以及普通群众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经过筹委会的努力工作,现已圆满地完成了征集评选工作。经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民族运动会的会徽和吉祥物的设计图案已经确定。会徽是由一个绿色的圆和一个变形的汉语拼音“n”组成,绿色的圆寓意“民族大团结”和“塞上明珠——宁夏”,变形的“n”,是“宁”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红色的“7”象征“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整体造型是一个抽象的、奋力向前冲刺的运动员。会徽的图案颜色艳丽,动感强烈,它预示着本届民族运动会将是展示各民族体育风采,促进各民族团结文明进步的盛会。
吉祥物造型是一只可爱的小羊。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说文解字》中的“羊”通“祥”。
羊又和宁夏回汉各族人民的经济生活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性情温和、形象可爱。我们给它取名“慧慧”,不仅是吉祥的象征,而且也寓意着智慧和创新。慧慧的造型活泼可爱、动感极强,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云南是少数民族大省,为什么云南有这么多少数民族?
云南是中国西南边陲上的一个特殊的省份。
这里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各种动植物和矿产资源在内的大地恩赐集中在云南一省。多样的动植物养活了多样的人。虽然人口不多,但云南各地的少数民族之丰富却堪称民族博物馆,每一个民族都在自己的土地上,以及在和汉族的互动中创造除了绚烂的文明成果。
总的来看,在农耕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云南其实并非农耕民族聚居的优选地域。但如果由于强大的外部压力,云南也是民族定居可以选择的等而下之的土地。
滇东北星散的各种坝子(西南方言对盆地的称呼,在四川等地也有这样的用法)如滇池坝、陆良坝、洱海坝、昭鲁坝、曲靖坝等等,土地平坦而肥沃,水资源丰富,是适合发展农业的土地。
因此云南各地的坝子也就逐渐形成了云南的大城市和文化圈。如滇池坝形成的滇文化中心、洱海坝形成的大理洱海文化中心以及昭鲁坝形成的昭通朱提文化中心,正是多彩云南的三大文化中心。
这些坝子能够提供的农业用地是人口聚居的基础,云南险恶的山水环境则成为了大量少数民族形成的酝酿环境。
可在追求分工对接、贸易创富的今天,险恶的山水条件大大限制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民族同胞们由于受教育水平低、基础收入低、外出成本高等问题,往往被困大山之中。即使外出,也只能从事苦力劳动,逐渐沦为平庸。这和保存多彩民族文化、带动民族同胞共同富裕的目的极不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