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体育课一周几节是标准?
体育课课时规定: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教育(含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每周2课时。普通高等学校1~2年级每周为2课时。
省教育厅等4部门联合制定并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各校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要求以兴趣为引导,注重因材施教和快乐参与,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 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
扩展资料:
北京基础教育阶段鼓励每天开体育课
1月18日,北京市教委正式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行动方案》和《北京市加强中小学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二十条措施》。文件明确要求“严格执行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硬性要求”和“注重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和校外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的基础上,在《中小学体育二十条》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
北京基础教育阶段鼓励每天开体育课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鼓励基础教育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小学每周开设5节体育课,初中每周开设4-5节体育课,高中每周开设3-5节体育课,不能以任何方式挤占体育课。
每天,学校要安排至少25分钟的课间体育活动。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不少于45分钟的课外锻炼,多利用“三点半”的课后服务,让学生自主开展体育活动。有硬性要求保证中小学生每天在校至少锻炼一小时,课间和午休时间不计入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时间。
您对学校体育与健康工作有哪些建议?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体育方面)
1.全面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扎实推进体教结合,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2.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工作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用科学体育教育方法与方式,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终身锻炼和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
二、落实国家的有关要求,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3.广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体育锻炼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应当贯彻关于"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要求。从2007学年开始,本市中小学校调整并增加学生体育活动课时,实行"三课、两操、两活动",即各个年级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时、2节体育活动课时,每天安排广播操或健身操(不少于1遍)、眼保健操(不少于2遍)。各中等职业学校要结合专业教学安排的特点,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高等院校按国家规定,实施体育课程计划,根据学生锻炼需求,将体育选修课覆盖学生全部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应经常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减少或挤占学生的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间。
4.深化改革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各中小学要根据课程标准因材施教,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体育教学和课余、校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让每个学生能较为系统地接受至少2个体育项目的专业指导,并能较为熟练地掌握其锻炼的技能。各中等职业学校要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实施体育教学,开发校本教材,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各高校要努力构建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紧密衔接的课程体系,组织实施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选择教师、选择时间的"三自主"教学模式。
三、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建立学生体育评价制度
5.建立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和公布制度。各级各类学校要按规定,组织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和报告制度,要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作为学生升学、就业的档案之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公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总体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要把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评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6.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体育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与方法。应将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体育教学考核成绩、体质健康状况评价结果以及体育特长等,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育方面的组成部分。坚持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与评价制度,逐步加大评价结果在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时的权重,从2008年开始,按一定比例计入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总分之中。在建立和实施高中学生学业会考制度的进程中,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高中学生体育学业成绩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作为综合素质评价体育方面的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招收新生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怎样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课作为学生在校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它的健身功能,以及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展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了使学生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身为体育教师就应该努力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使学生每上一次课都有收获。要想知道如何才能上好一节体育课,首先,搞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一节体育课如何才能算是一节好的体育课,也就是衡量和评价一节体育课是否是一节成功的体育课的标准,我认为,衡量一节体育课是否成功,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
第一个字是汗。所谓“汗”,当然也就是要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出汗。“汗”代表学生一节体育课的运动量或者运动强度。如果在一节体育课中,学生没有出汗,最起码我们可以说这节课的生理负荷的量或者生理负荷的强度不够。如果生理负荷的量或强度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那么,学生就达不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第二个字是“会”。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是一节成功的体育课乃至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所谓会,不但是指要使学生学会某一项动作技能,还应使学生学会通过各种体育运动形式锻炼身体的方法。如果是一节技能学习课,那么就应使学生掌握动作的技术要领和练习方法;如果是一节游戏课或者体能发展课,就应使学生在达到锻炼身体目的的基础上,学会通过这些游戏等形式锻炼身体的方法。
第三个字是乐。“乐”不单是指要使学生在体育课上,在运动中得到快乐,还指学生要乐于学习,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教师主动地教,学生勉强的学。这也是上好一节体育课最重要的一点。如果学生乐学,那么,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他都会主动通过体育运动去锻炼身体。下面,我来具体谈一下要如何上好一节体育实践课。
第一,首先一点,既然是上课,那么就得备课
有些人认为体育教师上课不用备课,那么他们就大错特错了,体育教师不但要备课,而且备课内容必须细致、周密、全面。体育教师实践课的备课内容包括五个方面,首先就是要备教材;这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作为体育教师,必须提前对所要教授的教学内容有非常细致的了解,清楚这节课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所学动作技术的动作方法;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这些动作时容易犯什么错误,应该如何纠正;还要知道这些动作是否容易使学生造成伤害事故,应如何保护与帮助等等。
第二,备学生
教师要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如班级人数,男少女生人数,甚至每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等等,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可能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兼顾所有的同学。
第三,备场地器材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数量等情况,教师要选择合理的场地,提前准备好教学器材,其中还要涉及到如果没有合适的器材或者器材数量不够,我们应该如何改变组织教法的问题。
第四,备组织教法
体育教师应了解了教学内容、学生以及场地器材后,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以及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准备组织教法,尽量减少在队伍组织调动上浪费的时间,合理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第五,就是要备天气
作为体育教师,要时刻注意天气变化。因为我们必须根据天气状况,随时改变教学内容。
总之,备课是体育教师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只有备好课,才有可能把一节体育课上好。
接下来,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对健康理念的理解灌输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理解健康的含义,并为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而主动去进行身体锻炼。在实际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注意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原则
在体育教学中,有一些我们必须遵守的教学原则,包括:身心全面发展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提高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综合创新原则等等。我们应该遵循这些教学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
第二,就是要注意改进和提高组织水平
体育教师应严密课的教学组织,根据学生人数、教材性质、场地器材条件采用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尽量减少用于整队、调动队伍、布置场地器材、分组集中等教学辅助活动时间,比如我们可以结合安排一定的练习来调动队伍,利用安装、收拾器材,训练学生搬运重物的能力。
第三,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只有学生愿意学了,他们才会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主动的去学习,也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和使学生锻炼身体的真正目的。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首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有新颖性。,如小学生,可以安排一些游戏来进行身体锻炼。其次,要正确合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不必太难,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难以达到,他们就会遭遇挫折,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反之,如果教学目标太简单,他们不用付出努力就可以达到,所以,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量身定做。
第四,教师要善于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需要
比如,在教学中可以运用一些奖励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
第五,可以安排一些游戏
或者是具有创新性的东西,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从而引起他们的学习动机。
当然,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还有很多,老师可以在教学中灵活安排。做什么事都要善始善终,体育课教学也是这样。在课的开始,要安排好准备活动,以免学生在运动中出现伤害事故;在一节体育课的最后,要安排好放松内容,使体育锻炼不会影响到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体育课锻炼身体的目的。
一节成功的体育课,不仅局限在课上,还表现在课后。这节体育课是否真正成功,有没有达到教学目的,我们还要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这就要靠教师课后调查,反馈信息,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这也是衡量一节体育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手段。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看似简单,其实包含很多方面,包括体育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课程体系设置、学生情况和学校情况等。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本身具有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等等。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时刻关注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学生的成长,才能保证自己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如何制定体育课时计划
体育课时计划即教案。
教案包括:课的内容、课的目标、课的重难点。
然后不是开始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这是三段式,也有四段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 和结束部分。
大学课外体育活动意见及建议
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块课程,必修课程含必修必选和必修选项两块。其中必修必选课程占了2个学分,由水平五田径类项目系列修得1 学分(18学时),健康教育专题系列修得1学分(18学时);必修选项课程占了 9个学分(162学时)。
为了与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四级学习水平相衔接,《标准》设置了两级学习水平(水平五、水平六)和七个系列。每个系列当中都包含着若干模 块,一个模块由某一运动项目(比如篮球、健美操、短跑、游泳、武术、攀岩等)中相对完整的若干内容组成,一般为18学时,以便学生对所选模块进行较系统的 学习。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且成绩合格即可获得1个学分。每个学期分两段,每个学段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教师根据校情灵活安排课 程,也有利于满足学生系统学习的需求。
高中三年中,学生修满11个必修学分(含田径类项目系列必修1学分,健康教育专题系列必修1学分)方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通常每周2学时安排。高三年级第二学期学校仍应保证学生必要的体育活动时间。
二、课程设置
在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必修的116个学分中,体育与健康为11个学分,排在各科学分的第一位(语文、外语、数学均为10学分)。三年体育与健康课程 共198学时(每1学分18学时)。其中田径1学分,健康教育1学分,为所有学校、学生必须选择和完成的学分。田径1学分,原则上应该一次在18学时中完 成,健康教育的18个学时可根据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安排在高中三个学年(六个学期)中完成,每学期3学时。健康教育课的形式可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多样地进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