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程学

黑客技术入门,网站入侵,顶级黑客,黑客联盟,攻击网站

英国体育思想(英国体育的发展)

本文目录一览:

奥林匹克主义是什么

奥林匹克主义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奠基人顾拜旦提出的,它是《奥林匹克宪章》基本原则的理论基础,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把提高人的体质、才智和意志素质结合为一平衡的整体,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使人们在奋斗中寻求乐趣的生活方式。现代奥林匹克主义追求典范的教育价值,尊重普遍的基本伦理原则。现代奥林匹克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促进和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

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思想体系,其深厚的人文精神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在实践中, 人们又常常将奥林匹克主义与另一些意思相近而又不同的术语混用, 如奥林匹克理想(Olympic ideal)、奥林匹克精神(Olympic spirit)等。

经过10多年的讨论,“奥林匹克主义”一词终于出现在1991年6月16日生效的《奥林匹克宪章》中,这也是国际奥委会第一次给“奥林匹克主义”以正式的定义: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开创的人生道路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的基本原则的尊敬为基础的。

这个定义明确指出:1,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心思想是人的和谐发展。2,奥林匹克主义强调人的和谐发展的关键是生活方式的改善。3,奥林匹克主义将体育运动作为实现人和谐发展的途径。4.为达到人的和谐发展的目的,体育运动必须与教育、文化相结合。5,奥林匹克主义强调奥运选手的榜样作用。

奥林匹克运动不同于一般的体育运动,它是人类社会为了实现某种理想在一定哲学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社会运动,这个哲学思想就是奥林匹克主义。它使奥林匹克运动担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赋予它极强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从而使这一运动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长期的奋斗目标。

经过10多年的讨论,“奥林匹克主义”一词终于出现在1991年6月16日生效的《奥林匹克宪章》中,这也是国际奥委会第一次给“奥林匹克主义”以正式的定义: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开创的人生道路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的基本原则的尊敬为基础的。

这个定义明确指出:1.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心思想是人的和谐发展。2.奥林匹克主义强调人的和谐发展的关键是生活方式的改善。3.奥林匹克主义将体育运动作为实现人和谐发展的途径。4.为达到人的和谐发展的目的,体育运动必须与教育、文化相结合。5.奥林匹克主义强调奥运选手的榜样作用。

【奥林匹克主义主要来源 】

《奥林匹克宪章》基本原则第一条就指出:“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是皮埃尔·德·顾拜旦提出的。” 因此,要了解奥林匹克主义的来源,首先应该了解顾拜旦体育思想的形成及其复兴奥运会的动机。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顾拜旦的有关奥林匹克运动的言论,可以看出奥林匹克主义的主要来源有二;

(一)英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顾拜旦出生于贵族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志向是要“把自己的名字和伟大的教育改革联系在一起”。因此,大学毕业后,他选择的生活道路是做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为此,他多次渡海前往英国,学习当时先进的英国资产阶级的教育制度和体育形式。他特别研究了由英国著名教育家托马斯·阿诺德实行的教育改革——体育教育。其主张是“没有身体运动的教育就不能成为教育”,首先把竞技运动列入学校体育课程,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刚毅、果断、尚礼、勇敢和遵守纪律、公正无私等品质。顾拜旦先后发表了题为《英国教育》、《教育制度的改革》、《体育教育运动》等文章,出版了《英国教育》、《法国的英国教学》、《体育教育与应用体操》等著作,提出了许多改革教育制度、发展体育活动的建议。在《顾拜旦全集》第一卷序言中,编者就这样指出:“在当时的改革中,唯有顾拜旦承认体育的价值是使法国走出困境的手段。于是他以发展体育作为性个教育学的基础。”顾拜旦这一改革思想,显然是受到英国近代教育的影响。在他看来,19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的社会高速发展,英国人的自信心与活力,主要来自英国推行的一种以竞技运动和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的教育体制。在这一体制中,竞技运动充当了主要角色,其价值在于可以同时收到身体训练、道德教育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功效。因此,竞技运动被顾拜旦视为可重塑青年一代,整复其业已失衡身心的强有力的促进剂。

(二)古希腊体育对顾拜旦的影响

古希腊哲学家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给顾拜旦留下深刻的印象。1894年6月在巴黎召开的国际田径代表大会上,顾拜旦曾这样说过:“总之,先生们,人并非仅仅具有肉体的灵魂,应该具有肉体、精神和性格,性格绝不是精神塑造的,而仅仅由身体形成的。这一点古人早已明白,我们却要艰难地重新学习。”在顾拜旦看来,古希腊的竞技运动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它与艺术、品德高尚的公民成为支持古希腊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

【奥林匹克主义的内涵】

具体可理解为以下几层含义:

1.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人生哲学、生活哲学;

2.它主张通过增强体质磨练意志和培养高尚情操,使人得到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全面发展;

3.它通过体育与文化教育的结合,促使人的身体素质、道德精神获得和谐发展和提高;

4.它主张体育运动为人类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和平的社会。实现这一理想的社会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望和任务。体育运动在这方面具有强大而独到的功能,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奥林匹克主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

《奥林匹克宪章》的基本原则中明确指出:“由国际奥委会领导的奥林匹克运动来源于现代奥林匹克主义。”这就说明奥林匹克主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综观现代奥林匹克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不难发现奥林匹克主义具有这样的特点:

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顾拜旦从他恢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那天起,就以教育为主线。他认为教育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现代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教育。从这一思想出发,他从事复兴奥运会工作的基本目的,不是以奥林匹克运动去推行竞技运动,而是把竞技运动纳入教育,把体育纳入一般教育,进而把一般教育纳入人类文化和生活过程中。要想使体育运动发挥其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功能,实现其改造社会的目标,体育运动就必须与文化教育融为一体。

为解决人的全面发展和改善社会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社会改良方案,而奥林匹克主义提倡的是通过教育来完成此重大历史使命。顾拜旦在1896年就强调:“总的来说,大部分重大的国家问题可以归结为教育问题。”1925年他又明确指出:“以我看来,文明的未来此刻既不依赖于政治的又不依赖于经济的基础,而是完全决于教育的方向。奥托·西惹密泽克也曾说过:“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在于纯粹追求教育,它的对象不只是那些参加体育运动的人,还包括人民大众。”奥林匹克主义提倡通过教育来改造社会,在当时起到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奥林匹克宪章》也提出“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的生活方式。”这些言论都说明了奥林匹克主义是以教育作为核心内容。奥林匹克教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大体上有:奥林匹克知识教育、奥林匹克宗旨教育、奥林匹克理想教育、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等方面。

现代奥运会继承了古代奥运会的宝贵历史遗产,吸收和发展了古代奥运会的优良传统思想。如公平竞争、拼搏进取和身心和谐发展等思想意识,并保留了四年一个奥林匹克周期,以及点燃圣火、火炬接力、开闭幕式等古代奥运会传统仪式,充分反映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继承性。因此,要从继承优良传统的历史角度来理解奥林匹克主义。正如奥托·西惹密泽克所指出:“奥林匹克主义已经历了好几个发展阶段,然而奥运会的基本理想并没有改变和动摇,它仍然以古代传统为基点的。”

奥林匹克主义很突出的一点,就是对人类社会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奥林匹克主义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的色彩,试图通过竞技运动来改造社会,造就人类未来的希望。顾拜旦在1896年曾写道:“和平只能产生于一个好的世界,一个好的世界只能由好的个人组成,好的个人只能从激烈的比赛中造就。”他在1912年以笔名获得奥林匹克文学金奖的著名诗篇《体育颂》中,曾热情歌颂了体育的价值,可以说是对奥林匹克主义做了艺术性的脚注。匈牙利体育史学家拉斯洛·孔指出顾拜旦的奥林匹克观念,虽然存在矛盾,甚至是唯心主义的,但是,这种思想体系却是组织运动竞赛和促进世界各民族接触的相互可以接受的思想基础。

奥林匹克主义发扬古代奥运会的传统,是崇尚精英、崇拜英雄的,但这种精英和英雄必须来自公平竞争,遵守规则,决不做假。无论是皇帝还是乞丐,都要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听同一声发枪的号令,没有什么尊卑贵贱之分。顾拜旦说过:“精美完全出自平等,因为在比赛中仅仅取决于他身体的先天优势和取决于他训练意志所达到的水平。”为此,《奥林匹克宪章》规定运动员和裁判员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上要宣誓遵守体育道德和保持公正判决。可以说,奥林匹克主义的所有价值和功能都是以公平竞争为基础的。因此,顾拜旦非常推崇“费厄泼赖”精神,这是指在公平原则下的竞争,承认人们在能力上的不平等。如年龄、智力、体力等自然因素,也就是说只保证竞争过程的公正平等,而不保证竞争结果的平等。鼓励运动员本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去挖掘自己的最大潜力以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正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一种力量。

奥林匹克主义极大地丰富了体育的内涵,扩大了体育的作用。它不但是主宰体育的最高纲领,而且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生活哲学。

奥林匹克主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指导思想,规定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即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的奥林匹克运动,不只局限于体育,更不局限于奥运会的竞技比赛,而是一种超越体育和竞技运动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类完善和社会发展的思想、理论和运动。其特征是以体育为载体,通过体育运动的社会学校对青年进行身体、心智和精神的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或完善的人为目标的世界性的社会运动。

奥林匹克主义是从体育和文化、教育,体质和意志之间的辩证关系出发,谋求把体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意志和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且把其上升到生活哲学的高度,成为人类生活准则。不管学校体育、群众体育还是竞技体育,任何人只要投身体育比赛,就必然受到熏陶,经过身体力行和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就必然会养成这些意志和精神。

【对人类的文明产生的深刻影响】

首先,它提倡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其次,就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再次是虽然强调公平原则下的竞争,但承认人们在能力上的不平等,故而只保证竞争过程的公正平等,而不保证竞赛结果的平等。所以它鼓励人们以“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去挖掘自己的最大潜力,以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首先,奥林匹克运动的目标是促进人类社会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社会在开始大规模、全方位交往的同时也出现了剧烈的国际间冲突,再加上人类掌握了毁灭其自身的武器手段,使得今天的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此外,当代世界各国面临着诸多要靠共同协作才能应付的问题,如环境、难民、地区冲突、贸易壁垒等。奥林匹克运动试图架设沟通各国人民之间联系的桥梁,增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世界和平,减少战争的威胁。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与人类社会正义事业所要达到的目标一致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国际社会的需要,对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的人类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使它成为世界和平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确定了它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其次,奥林匹克运动试图以富有人文精神的体育运动作为实现自己宗旨的途径,在世界各国青年间建立起友谊的纽带。正如国际奥委会第四任主席埃德斯特隆所说:“奥运会无法强迫人们接受和平,但是它为全世界的青年人像亲兄弟一样欢聚一堂提供了机会。”

东西方体育文化文化异同??

不同点:

1、起源不同

东方体育文化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环境中,位于大河流域的东方大多数民族的体育。

西方体育文化,是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欧文化。它是经过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在工业生产、市场竟争的社会条件下,以城市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2、核心不同

东方体育文化以卫生保健术占重要地位,那里的人们习惯了和谐、宁静及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因此素以个人的修身养性为主。

这就促进了那些运用控制呼吸等方法,以获得超自然体验的特殊活动形式的顺利发生发展,如中国的气功、印度的瑜伽等,但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竟技性运动的正常开展。

西方体育文化是经过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在工业生产、市场竟争的社会条件下,以城市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是以竟技运动项目的竞赛为特征的一种体育文化。

3、特点不同

东方体育文化讲究个性化,因人而异。比如中国体育文化中较为典型的武术就有南拳北腿,十八般武艺,不同风格,不同流派,适合于不同的人学练。

西方体育最大特点为规则明确、公平竞争、尺度客观、评价准确。

扩展资料:

中国体育文化,具有较强的仿生性。其体育动作繁复,而多采用简练准确、生动鲜明、便于理解和流传的仿生性命名,如五禽戏、蛇拳、猴拳等.东方文化体育自近代以来,由于社会发展迟缓,而呈相对停滞状态,与西方体育相比,处于较为次要的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体育文化

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内容

(一)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包括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理想及其宗旨和格言等,他们都属于一个统一的范畴,包含在《奥林匹克宪章》中。 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是由皮埃尔德·顾拜旦亲自制定的,于1891年6月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会议上正式通过。近百年来,随着人类社会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重要贡献宪章曾多次修改和补充,但其基本原则和精神未变。其主要内容包括奥林匹克运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和奥林匹克运动会五个部分。它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为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所制定的总章或总规则,为国际筹委会所承认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各国(地区)奥委会所应遵循的总的活动规范。在奥林匹克宪章中,对奥林匹克运动宗旨、格言、标志等都有明确说明。

奥林匹克运动主要宗旨是通过体育活动,增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促进世界相互了解和建设一个更美好和平的世界。这一宗旨具体的体现为:使体育运动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以提高人类尊严;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赛的精神,促进青年更好地相互了解,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美好和平的世界;使世界运动员在每4年一次的盛大节日--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联欢聚会在一起。一句话,和平、友谊、进步是奥林匹克宗旨的高度概括,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内容。

奥林匹克格言

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的朋友狄东于1895年提出的体育教育口号。顾拜旦对此十分赞同,并经他提议,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于1913年将这一口号定为正式的奥林匹克格言。此外,也有人把体育就是和平、重要的是参与,不是取胜作为奥林匹克的格言;但是,《奥林匹克宪章》中所规定的正式格言则只有一个,即更快、更高、更强。

奥林匹克标志

奥林匹克标志是由五个奥林匹克环组成,五环自左至右互相套接,颜色分别为蓝、黄、黑、绿、红。上面三环是蓝、黑、红,下面二环为黄、绿;在使用中也可以五环均为单色。开始的含义是象征五大国,后来改成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聚一堂。奥林匹克标志是顾拜旦提出的,1913年为国际奥委会所批准,正式图样存放在国际奥委会总部。奥林匹克标志也是奥林匹克徽记、旗及各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徽、会旗的必要部分。各届奥运会的会标也都以奥林匹克标志为必要内容。奥林匹克宪章禁止把奥林匹克标志用一般的广告和其他商业目的。

奥林匹克徽记

奥林匹克徽记是由奥林匹克标志加上其他特殊部分组成的图样,必须经过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的批准。最多见的奥林匹克徽记为各国奥委会的会徽和各届奥运会的会标以及历届奥林匹克代表大会和国际奥委会全会的会标。

奥林匹克旗

奥林匹克旗是国际奥委会于1913年根据顾拜旦的构思和建议而制作的。1914年为庆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0周年而在巴黎召开的第6届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首次使用。1920年在安特卫普举行的第7届奥运会开幕式上,比利时奥委会绣了一面同样的锦旗升在主体育场,之后赠给国际奥委会并成为夏季奥运会正式会旗。旗为白底,无边,中央是五色的奥林匹克标志。

奥林匹克会歌

奥林匹克会歌是希腊著名作曲家萨马拉斯于1896年创作的。原是献给第一届奥运会的赞歌,后由希腊诗人帕拉马斯配词而成《奥林匹克颂歌》。1958年国际奥委会在东京举行的第55届全会,正式决定将雅典奥运会演奏的赞歌作为奥林匹克会歌。会歌的歌词内容如下:

古代不朽之神,美丽伟大而正直的圣洁之父,祈求降临尘世以彰显自己,让受人瞩目的英雄在这大地穹苍中,做为你荣耀的见证。

请照亮跑道、角力与投掷项目,这些全力以赴的崇高竞赛,把长青树编成的花冠颁赠给优胜者,塑造出钢铁般的躯干。

溪谷、山岳、海洋与你相应生辉,犹如一块色彩斑斓的岩石建成这巨大的神殿,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赶到这里,膜拜你,啊,永远不朽的古代之神。 奥林匹克主义是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指导思想,是一种增强人的体质、意志并使之全面发展的生活哲学。体育不仅是一种健身方法,而且是一种反映人类理想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运动,是从现代奥林匹克主义中诞生的一种社会运动,其目的是通过组织没有任何歧视和符合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更加和平和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奥林匹克主义是由顾拜旦通过对古希腊竞技体育和英国近代教育的研究而提出来的。顾拜旦对古希腊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有很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古奥运会,艺术和品德高尚的公民是支撑古希腊文明的三大支柱。通过对英国近代教育的研究,顾拜旦认为英国人的自信心和活力,来源于当时英国教育所推行的古典教材、竞技运动和伦理道德综合培养体制。在这一体制中,竞技体育运动充当了主要角色,其价值在于可以同时得到身体训练、道德教育和社会活动能力培养的功效。古希腊的体育和近代英国体育为顾拜旦国际体育运动的构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形成了奥林匹克主义的哲学观。

顾拜旦称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精神形态--对奋斗、和谐的狂热崇拜,即表现为对自我超越和自我节制的追求。一位加拿大学者把奥林匹克主义概括为对教育、国际理解、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体育运动独立、文化和美等7个方面的追求。他们的阐述,被认为是清楚地表达了奥林匹克主义的实质。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源于体育的生活哲学,但它所宣扬的友爱、平等、尊重、理解、宽容、无私和奉献等,超越了体育本身的范围,而是对人类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追求。这一本质,使奥林匹克主义得到作为一种观念形态传向全球,使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运动会得到发挥促进人类和社会进步的工具的作用,这是其它任何一种体育现象所不可企及的。 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质内容,《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通常它包括参与原则、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友谊原则和奋斗原则。参与原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第一项原则,参与是基础,没有参与,就谈不上奥林匹克的理想、原则和宗旨等等。参与比取胜更重要这句格言最早是美国一位主教提出来的。1908年伦敦举行第4届奥运会时,顾拜旦引用了这句话。后来,顾拜旦在1936年奥运会演讲时也说过: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这一原则已被世界各国运动员和广大群众所广泛接受。竞争原则表明奥林匹克运动是一项倡导挑战与竞争的社会活动。竞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形式之一。人类在竞争中,勇于向世界强手和先进水平挑战,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他人,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公正原则是参与奥林匹克竞争的行为规范。奥林匹克精神蕴含了公正、平等、正义的内容,承认一切符合公正原则的优胜,唾弃和否定一切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公正原则使奥林匹克精神具有了极大魅力。友谊原则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体育活动,其最高目标,是要通过体育活动的手段,把世界上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凝聚在一起,使大家相互交往,增进了解和友谊,进而达到世界的团结、和平、进步的目的。奋斗原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奋斗精神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繁荣昌盛的重要品质,是人类最伟大、最可称颂的内在力量。赛场的奋斗是人类奋斗的一个缩影。奥林匹克精神要求人们具有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克服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体育运动是人类文化现象之一。萨马兰奇主席说奥林匹克运动就是文化加体育。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意识形态的本质内容。人类的各项竞技运动成绩和运动记录,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这部分社会文化的积累、更新和创造过程中,奥林匹克运动起了重要作用,众多凝聚着人类智慧和体能的历史记载,多半是经过奥运会确立的。奥林匹克运动属于全人类,只有真正了解奥林匹克精神,人类才能真正拥有它。 奥林匹克理想是奥林匹克主义和奥林匹克精神的综合,是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未来和前景的向往和希望。奥林匹克运动提倡人的全面发展,提倡人类社会的和谐和公正,提倡建立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这些都是人类中的大多数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愿望。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包含了这些朴素的思想,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从一开始就予以肯定和赞扬。正是因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提出了符合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崇高目标,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奥林匹克运动从欧洲走向了全球,形成了包括地区组织和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在内的大家庭。大家庭的所有成员遵循奥林匹克主义和基本原则,以奥林匹克理想为追求目标,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成为一个世界影响的社会文化现象。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其经历的近100年中,它的理想曾经受多次的冲击和危机,两次世界大战打断奥运会的正常进程,长期政治干扰使奥运会处于纠葛之中。过度的商业化问题、业余和职业化问题、兴奋剂问题、奥运会规模过大和暴力事件都是与团结、友谊、和平、进步为宗旨的奥林匹克理想相违背的。尽管存在着这些与奥林匹克理想相背离的现象,奥林匹克运动仍是在自己宗旨所规定的轨道上运行着。这是因为奥林匹克运动把人自身的力量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类面前,人可以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变得更强;人类可以举办超级规模的奥林匹克运动大会;人可以创造出尽善尽美、高度发达的运动场地设施;人可以使全球观众同时观看奥林匹克比赛;这一切的一切,充分展示了人的强大,人的威力,奥林匹克运动可以使人感到自豪,感到满足,鼓舞人们去战胜人生征途上的困难。奥林匹克运动可能满足人类对自身崇拜的精神需要。在此基础上,人类一切美好的愿望与理想也同时赋予奥林匹克形成了奥林匹克理想。古代奥运会是人们一种对神的崇拜。而现代奥运会是人们一种对人的崇拜,也是一种愿望的寄托,希望人类自己去求得团结、友谊、进步,求得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这正是维系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精神力量。

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精神、理想、宗旨和格言,共同构成了奥林匹克运动完整的思想体系。

顾拜旦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

顾拜旦1863年诞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信仰天主教的贵族家庭。父亲是一个保皇派官僚,母亲从事慈善事业,是一位虔诚的教徒。顾拜旦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从少年时代,他就对体育有了广泛的兴趣,喜爱拳击、划船、击剑和骑马等项运动。他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人学后,他很敬佩博学多才的修辞学老师卡龙神甫,因此缘故,对文史课程有浓厚的兴趣,并饶有兴味地涉猎了古希腊的灿烂文化。中学毕业后,他先人军事学院就读,继而攻读教育。为求深造,他又前往英国留学。在那里,他潜心研究了英国教育史,撰写过有关18世纪英国儿童教育家汤姆士·阿诺特之教育思想的学术论文。阿诺特曾经说过:运动是青年自我教育的一种活动。这句名言在顾拜旦的心灵中,诱发起致力于体育教育的火花。当时,他还考查了英国教育和体育的现状,对那里学校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经常性的郊游十分赞赏,希望在法国各学校中也能设置体育课,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和刻苦锻炼、强健体魄的精神。那时,他对法国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失利深感痛心,希望通过改革教育,增强民众体质,来振兴法国。

在古希腊文化的熏陶和当时英国资产阶级教育的影响下,他逐渐萌发了改革法国教育制度和倡导体育运动的思想。大学毕业后,顾拜旦没有听从其父母的规劝,涉足军界、法律界,毅然选择了从事教育和体育的道路。

回国后,他陆续发表了《1870年后的法国史》、《教育制度的改革》、《运动的指导原理》、《运动心理之理想》、《英国与希腊回忆记》、《英国教育学》等一系列著作,提出了不少改革教育和发展体育的建议,引起法国人民的注意,并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

1875年至1881年间,在欧洲考古工作者们的努力下,处于毁坏之中的、不朽的古代奥运会的遗址不断被挖掘出来了,而且每年都迅速地公布挖掘的结果。因此,顾拜旦同其他一些对奥林匹亚感兴趣的人士一样,都能及时、详细地倾听到公布的情况。对此,他提出了一个十分有价值的挖掘计划。当时他曾写道:“德国人发掘了奥林匹亚的遗址,可是法兰西为什么不能着手恢复她古代光荣的历史呢?”

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顾拜旦西渡英吉利海峡,对英国体育运动开展的情况进行了考察。1887年,他作了《法国和英国中等教育制度对比》的报告,对英国将户外竞技游戏纳人教育内容给予很高评价,主张在法国学生中也开展竞技游戏,并以体育为重点来改革教育。1888年5月,顾拜旦针对学生因学业过重而过分劳累的问题提出:“惟一解决的办法是让孩子们游戏。”当年,顾拜旦就任法国学校体育训练筹备委员会秘书长。翌年,在圣克莱的推动下,成立了“法国体育运动联合会”。同年,顾拜旦代表法国参加了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体育训练大会。与会期间,他进一步了解了世界体育发展的动态,敏锐地感到近代体育的发展正在走向国际化,一批国际性的单项体育联合会组织相继成立。例如,1881年建立了“国际体操联合会”1892年建立了“国际赛艇联合会”和“国际滑冰联合会”等。这些组织都为现代奥运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为了进一步考察各国开展体育运动的情况,顾拜旦不辞辛劳地访问了欧洲一些国家。1890年,他生平第一次访问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希腊的奥林匹亚。当他看到古奥运会的遗址时,十分感慨,并产生了举办由各国参加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想法,想以此增进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友谊。

这一年,顾拜旦受法国政府委托,负责调查、研究大学的体育工作,于是,他借此机会向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出了体育状况调查表。通过调查,他发现国际上各个体育组织之间充满了矛盾和混乱,对立情绪十分严重,体育运动日趋商业化。因而使他意识到,可以凭借古希腊体育的历史经验和传统影响,来推进国际体育运动,同时深切地感到,应该尽快地以古代奥林匹克精神,把现代奥运会创办起来,用“团结、友好、和平”的精神来指导比赛,以消除体育领域内存在着的种种混乱的不良倾向。于是,他便积极着手进行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工作。

1891年,顾拜旦改组了“尤利西蒙委员会”为“体育高级理事会”。同年他还创办了《体育评论》杂志,井以此为阵地,热情宣传他的体育主张。当时,顾拜旦的崇拜者狄东神甫创办了一个学术性的俱乐部,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顾拜旦非常欣赏和赞同这个口号,以后便把它作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口号。因为它体现了人类永远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1892年11月25日,顾拜旦在“法国体育联合会”成立3周年的纪念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复兴奥林匹克》的演说,他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倡议。

为使这一倡议迅速得以实现,顾拜旦提议“法国体育联合会”发起和召集一次由世界各国重要“体育联合会”代表参加的“国际性体育会议”,具体磋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事宜。为此,成立了一个以顾拜旦为首,由英国、美国和法国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的“筹委会”,嗣后,他又远涉重洋,奔赴英、美等国,进一步宣传复兴奥运会的主张。在他的推动下,1893年在巴黎召开了国际性的体育协商会议,讨论创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问题。

经过顾拜旦及其同事们的多年努力和精心筹备,“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大会”于1894年6月18日至24日在巴黎胜利召开。来自12个欧美国家的79名正式代表参加了会议。在这次历史性的会议上,一致通过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宪章,确定了现代奥运会的宗旨,并规定只允许业余运动员参加。为了筹办现代奥运会,还正式成立了奥运会的永久性的领导机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希腊著名诗人泽·维凯拉斯被选为第一任主席,顾拜旦当选为秘书长。会议还决定,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4月在希腊举行。以后按古奥运会的传统,每4年举行一次。

1894年10月,顾拜旦再次对奥林匹亚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为了节约资金和交通便利,他取消了在奥林匹亚举办运动会的打算,决定按古希腊风格,在雅典新造一个可容纳5000名观众的体育场举办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经顾拜旦的多方奔走、积极努力,在希腊富商乔治·阿维罗夫资助下,首届奥运会于1896年4月5日在雅典胜利召开。

顾拜旦要求运动会能在世界各地举行,反对把希腊作为运动会的永久会址。他认为古代奥运会的光辉历史是希腊民族的,也是全人类的,只有使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广泛传播,成为国际性活动,才能使奥林匹克精神发扬光大,更具生命力。

为捍卫奥林匹克精神的纯洁性,1912年,顾拜旦在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期间,发表了他的名作《体育颂》。热情地沤歌了体育,抒发了他的奥林匹克理想。为此,他荣获了该届奥运会文学艺术比赛的金质奖章。

1913年,顾拜旦精心地为国际奥委会设计了会旗,即一面中间由蓝、黑、红、黄、绿五只彩色圆环相套接成白色无边旗。它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见。

此外,顾拜旦还在体育方面开拓了运动心理学的领域。他先后发表了《运动心理学试论》(1913年)和《竟技运动教育学》(1919年)等名作;还发表了有关运动分类的见解,为体育学术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从1896年至1925年,顾拜旦男爵一直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负责该组织的领导工作。在他任职期间,国际奥委会成员由14个发展到40个。同时,在他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20多个国际专项运动联合会。1924年,他因年事已高,主动辞去担任28年之久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职务,但他被聘为终生名誉主席。

13年后(即1937年9月2日),顾拜旦男爵因心脏病在洛桑与世长辞,终年74岁。遵照他生前的遗愿,顾拜旦的遗体安葬在瑞士洛桑,而其心脏则安葬在古希腊奥林匹克的发源地——奥林匹亚。他希望即使自己已长眠于地下,但其心脏仍能与奥林匹克运动的脉搏一起跳动。

【奥林匹克】

奥林匹克是一个翻译词汇,它原指古希腊时期在奥林匹亚举行的对天神宙斯的祭祖活动。祭祖活动中的体育比赛被称之为“奥林匹亚竞技”。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在研究古希腊文化时,开始把“奥林匹亚竞技” 又称之为“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由于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召开期间同时还要进行诸如学术讨论、诗歌朗诵、艺术展览等其他的一些文化活动,所以人们便把包括奥林匹亚竞技在内的整个活动都冠以“奥林匹克”的称呼。为了与现代相区别,故又称为“古代奥林匹克”。

古希腊是一个神话王国,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和曲折离奇的民间传说,为古奥运会的起源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古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起,到公元394年止,经历了1168年,共举行了293届。按其起源、盛衰,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古代奥运会的比赛日程和项目、古代奥运会的授奖仪式等都独具特色。

奥林匹亚(Olympia)位于希腊首都雅典西南300公里的丘陵地区,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西部,阿尔菲奥斯河北岸(距洞口16公里)。自18世纪始,一批又一批的学者接连不断地来到奥林匹亚考察和寻找古代奥运会遗址。

顾拜旦,法国著名教育家,近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1863年1月1日生。他的杰出成就主要在学生教育方面和社会竞技运动方面。

1888年5月,顾拜旦针对学生“学业过劳”,提出“唯一解决的办法是叫孩子们游戏”。1889年5月,他利用万国博览会召开体育会议和学生运动会。1892年,他呼吁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之后于1894年6月成立了奥林匹克委员会,并于1896年在雅典召开了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奥林匹克已成为世界规模的体育盛会,他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传遍了全球。由于他对奥林匹克不朽的功绩,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皮埃尔·德·顾拜旦,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起人,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1863年1月1日出生于法国巴黎,1896年至1925年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也是奥林匹克会徽、奥林匹克会旗的设计者。顾拜旦不仅是世界著名的国际体育活动家,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第二届国际奥委会主席勒巴龙·皮埃尔·顾拜旦的故居在法国的诺曼底省的米尔维勒城堡,古堡的门口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现代奥运之父、教育家、历史学家皮埃尔·顾拜旦:1863—1937。 在雅典卫城,第一届奥运会主会场,至今仍保留他的座位。

顾拜旦出身于法国贵族家庭,拥有男爵称号。他从小喜欢贵族运动,如击剑、赛艇、骑马,也喜欢拳击。他父亲夏尔·德·顾拜旦(Charles de Coubertin)是出名的画家。

1913年,顾拜旦为国际奥委会设计了会徽、会旗。会旗图案白底、无边、上面有蓝、黄、黑、绿、红5个环环相扣的彩色圆环,象征着5大洲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比赛和友好精神相聚在奥林匹克运动会。此外,他还倡议燃放奥林匹克火焰、设立奥林匹克杯等。在确定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的问题上,顾拜旦最初觉得应以“团结、友好、和平”的口号来指导比赛。后来,他的一个朋友狄东神甫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得到顾拜旦的赞赏,认为它体现了人类永远向上、不断进取的伟大精神,以后便倡议它作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口号。1925年顾拜旦辞去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职务。在他任职期间(1896年至1925年),国际奥委会成员由14个增加到40个,并先后成立了20多个国际专项运动联合会。他卸任后被终身聘为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

顾拜旦在社会竞技运动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1892年他呼吁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之后,于1894年6月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并于1896年在雅典召开了第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了体育活动家的生活。1924年顾拜旦辞去了担任28年之久的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1937年9月2日,当这颗伟大的心脏永远地停止了跳动,全世界都为之动容。

在简要回顾五年的历史后,顾拜旦说明了奥林匹克精神与纯粹的竞技精神的不同之处。他认为,纯粹的竞技精神只能带给运动员心理上自得其乐的悦乐感,奥林匹克精神带给人们的将是美感、荣誉感。这正是顾拜旦心中崇尚的精神,在《体育颂》中,他也曾热情地讴歌,赞美体育是美丽、艺术、正义、勇敢、荣誉、乐趣、活力、进步与和平的化身。

顾拜旦是一位教育家,教育思想是他体育思想的核心。在演说中他阐释了“敲响重开奥林匹克时代钟声的原因”:基于改革教育的愿望。他不满“青少年往往为陈旧、复杂的教学方法,愚蠢和严厉相交替的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哲学所束缚而失去平衡,,的现状,希望通过复兴奥运会来改变传统教育方法与内容,从而促进青少年全面、均衡、协调地发展。顾拜旦曾经考察研究过希腊雅典古代奥运会的遗址,认为“古希腊人组织竞赛活动,不仅为了锻炼体格和显示一种廉价的壮观场面,更是为了教育人”。可以说,顾拜旦复兴奥运会的根本宗旨就是通过体育竞赛来教育青年。因此,他决心“把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运动功利主义同古希腊留传下来的高尚、强烈的观念结合起来,开辟奥林匹克新时代”。

如何将奥林匹克精神变成现实?顾拜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大众”参与,即使“地位最底下的公民’’也应该能够“享受”这种精神。顾拜旦的一句名言“参与比取胜更重要”(也有翻译为“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同样强调了这一奥林匹克思想的精髓。在另一次演讲中,他曾指出:“先生们,请牢记这铿锵有力的名言。这个论点可以扩展到诸多领域。对人生而言,重要的绝非凯旋而是战斗。传播这些格言,是为了造就更加健壮的人类——从而使人类更加严谨审慎而又勇敢高贵。”可以看出,顾拜旦提倡和复兴奥林匹克运动有着非常广阔的胸怀,是以全人类不断完善自我为出发点,绝非号召人们单纯为夺取桂冠和金牌而拼搏。

那么,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在第5段中,顾拜旦作了具体的阐述。他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吸收古代传统构筑未来的力量之一,这种力量体现在:虽“不足以确保社会和平”,但仍可促进和平;虽“不能更加均衡地为人类分配生产和消费物质必需品的权力”,但仍可促进公平;虽“不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免费接受智力培训的机会”,但仍可促进教育。和平、公平性、教育性,在他看来就是完整、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 评论列表:
  •  俗了清风1
     发布于 2022-07-03 21:24:13  回复该评论
  • 誉感。这正是顾拜旦心中崇尚的精神,在《体育颂》中,他也曾热情地讴歌,赞美体育是美丽、艺术、正义、勇敢、荣誉、乐趣、活力、进步与和平的化身。顾拜旦是一位教育家,教育思想是他体育思想的核心。在演说中他阐释了“敲响重
  •  冬马山柰
     发布于 2022-07-03 22:43:41  回复该评论
  • 训练、道德教育和社会活动能力培养的功效。古希腊的体育和近代英国体育为顾拜旦国际体育运动的构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形成了奥林匹克主义的哲学观。 顾拜旦称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精神形态--对奋斗、和谐的狂热崇拜,即表现为对自我超越和自我节制的追求。一位加拿大学者把奥林匹克主义概括为对教育、国际理
  •  性许绮烟
     发布于 2022-07-03 15:56:36  回复该评论
  • 好和平的世界。这一宗旨具体的体现为:使体育运动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以提高人类尊严;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赛的精神,促进青年更好地相互了解,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美好和平的世界;使世界运动员在每4年一次的盛大节日--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联欢聚会在一起。一句话,和平、友谊、进步是奥林匹克宗旨的高度概括,也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