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阳信县第四实验学校怎么样
- 2、阳信注册过商标吗?还有哪些分类可以注册?
- 3、阳信县流坡坞镇天贺体育设施材料加工厂怎么样?
- 4、林国华的人物生平
- 5、阳信县换新班子对建体育中心有改变吗
- 6、能否简单的介绍下阳信的情况?
阳信县第四实验学校怎么样
学校很好,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郁。
阳信县第四实验学校建于1995年9月。
现有21个教学班,学生997名,62名在岗教职工。
校园占地8867平方米,生均校园面积9、05平方米,校舍面积6393平方米,生均6、5平方米,绿化面积2236、8平方米,生均2、28平方米。
学校有教育楼、体育楼、学校食堂三栋建筑,其中主体教学楼拥有26个普通教室及音乐、美术、电教、微机、图书、自然实验、多媒体等专用教室和多功能大厅;建立了校园网,各办公室可以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备课及资料查阅。
体育楼内有恒温游泳池和乒乓球室、形体训练大厅;还有1500平方米草坪足球场、橡胶跑道、植物园,是一所具有“一流师资、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质量”的实验性学校。
阳信注册过商标吗?还有哪些分类可以注册?
阳信商标总申请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册1件,有0件正在申请中,无效注册0件,0件在售中。
经统计,阳信还可以注册以下商标分类:
第1类(化学制剂、肥料)
第2类(颜料油漆、染料、防腐制品)
第3类(日化用品、洗护、香料)
第4类(能源、燃料、油脂)
第5类(药品、卫生用品、营养品)
第6类(金属制品、金属建材、金属材料)
第7类(机械设备、马达、传动)
第8类(手动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类(科学仪器、电子产品、安防设备)
第10类(医疗器械、医疗用品、成人用品)
第11类(照明洁具、冷热设备、消毒净化)
第12类(运输工具、运载工具零部件)
第13类(军火、烟火、个人防护喷雾)
第14类(珠宝、贵金属、钟表)
第15类(乐器、乐器辅助用品及配件)
第16类(纸品、办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类(橡胶制品、绝缘隔热隔音材料)
第18类(箱包、皮革皮具、伞具)
第19类(非金属建筑材料)
第20类(家具、家具部件、软垫)
第21类(厨房器具、家用器皿、洗护用具)
第22类(绳缆、遮蓬、袋子)
第23类(纱、线、丝)
第24类(纺织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类(服装、鞋帽、袜子手套)
第26类(饰品、假发、纽扣拉链)
第27类(地毯、席垫、墙纸)
第28类(玩具、体育健身器材、钓具)
第29类(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类(面点、调味品、饮品)
第31类(生鲜、动植物、饲料种子)
第32类(啤酒、不含酒精的饮料)
第33类(酒、含酒精饮料)
第34类(烟草、烟具)
第35类(广告、商业管理、市场营销)
第37类(建筑、室内装修、维修维护)
第38类(电信、通讯服务)
第39类(运输仓储、能源分配、旅行服务)
第40类(材料加工、印刷、污物处理)
第41类(教育培训、文体活动、娱乐服务)
第42类(研发质控、IT服务、建筑咨询)
第43类(餐饮住宿、养老托儿、动物食宿)
第44类(医疗、美容、园艺)
第45类(安保法律、婚礼家政、社会服务)
阳信县流坡坞镇天贺体育设施材料加工厂怎么样?
阳信县流坡坞镇天贺体育设施材料加工厂是2015-02-05在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注册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注册地址位于阳信县流坡坞镇周家村北首。
阳信县流坡坞镇天贺体育设施材料加工厂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71622328472546M,企业法人周中芳,目前企业处于注销状态。
阳信县流坡坞镇天贺体育设施材料加工厂的经营范围是:胶粉、胶粒的生产、销售;EPDM胶粒、铺装材料、pu料、聚氨酯、人造草、体育器材的销售;承揽体育场建设、设计、施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山东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204496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和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431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阳信县流坡坞镇天贺体育设施材料加工厂更多信息和资讯。
林国华的人物生平
1980.09—1982.07北镇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系体育专业学习;
1982.07—1984.04滨州市第一棉纺厂子弟学校教师;
1984.04—1990.01滨州市(县级)体委会计;
1990.01—1993.06滨州市(县级)体委办公室主任;
1993.06—1997.06滨州市(县级)体委副主任;
1997.06—2000.01滨州市(县级)体委主任;
2000.01—2000.12滨州市(县级)市中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
2000.12—2001.03滨州市滨城区市中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
2001.03—2003.02博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00.09—2002.12在山东省委党校业余本科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2003.02—2006.06博兴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
2006.06—2007.01滨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正县级);
2007.01—2008.06阳信县委副书记、县长(2007.12—2008.06主持县委工作);
2008.06—2010.12阳信县委书记;
2010.12—2011.11滨州市滨城区委书记(其间:2011.03—2011.07在山东省委党校第21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2011.12— 临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阳信县换新班子对建体育中心有改变吗
没有。
体育场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阳信县居民体育锻炼的条件,为居民提供了一个集健身、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活动场所。
据了解,该工程投资约2200万元,该工程占地54000平米,包括18000平方米的400米田径场、两个1350平方米的5人制笼式足球场及停车位、绿化、亮化等相应的配套设施,其中足球场已经达到国际足联认证标准。
阳信县全民健身中心的建成极大地推动了阳信县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和普及,将为发展阳信体育事业,更好地培养体育人才,提高阳信县的健康运动水平做出巨大的贡献。
对于改善体育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能否简单的介绍下阳信的情况?
=====================阳信概况======================
在美丽富饶的鲁西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开发区,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著名的中国鸭梨之乡—阳信。阳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因汉代名将韩信自燕伐齐屯兵古笃河之阳而得名。
阳信是全国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县,是山东改革开放试验区。阳信是全国优质麦生产基地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畜牧百强县,全国不锈钢生产基地县。
阳信处于黄河三角洲平原开发中心地带,处于山东半岛和京津两大经济地区的连接地带。总面积793平方公里,人口43万。
阳信东距青岛360公里,南距济南120公里,北距黄骅港60公里,天津200公里,北京350公里,滨州大高航空城30公里。205国道从阳信东部穿过,省道大济路从县城经过,连接阳信的滨博高速公路即将通车,穿越阳信的黄大铁路即将动工兴建。阳信境内村村通公路,与各大交通干线连在一起,织成了一张交通便利网。
阳信属温带大陆气候,四季分明,年降水量约600毫米。境内沟盘河、白杨河、幸福河等河流纵横交错,似玉带缠绕片片沃野。阳信资源丰富,地下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碳,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阳信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招商引资富有盛名。来自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近百家外资企业已初具规模,年出口创汇达一亿美元。规划面积达20平方公里的阳信工业园,基础设施更为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更为优惠,环境更为优化,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的阳信经济,已逐步形成了“三大特色”(特色农业日渐鲜明、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充满活力)、“六大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环境优势、政策优势、外企优势、政治优势)和“八大主导产业”(家纺、不锈钢、电子、家具、化工、食品、皮革、工艺品)。今后的阳信,将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发展是主题、调整是主线、招商是重点、实干是关键、稳定是基础”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就业增加、城市增靓”四大目标,大力实施“外向带动、工业兴县、科教兴阳、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坚持“一体两翼”抓发展,“十进农村”活“三农”,“三区四方”靓城市,科教统筹兴事业,“五指并拢”促稳定,“五管齐下”强党建,全面建设生态型园林式小康水平的鸭梨之乡。瞄准高新技术、农业龙头、劳动密集、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餐饮娱乐、企业技改、劳动力输出、融资和出口贸易等十个合作方向,坚持“以人为本,超时谋划、创造优势,协作共赢”的理念和诚信互惠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力争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尽快赶上山东省平均发展水平。
===============2004年阳信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30字”工作方针,紧紧围绕“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就业增加、城市增靓”四大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兴县、外向带动、科教兴阳、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一体两翼”抓发展,十进农村活三农,“三区四方”靓城市,科教统筹兴事业,“五指并拢”促稳定,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测算,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5%。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96亿元,增长9.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03亿元,增长25.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48亿元,增长15.8%。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7:47.6:25.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774元,比上年增加1096元,增长19.3%。
二、农业
2004年全县农业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主题,积极落实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特色优势日益显现。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
2004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5651万元,较上年增长10.6%。其中:农业总产值85787万元,增长12.4%;林业总产值2611万元,增长2.9%;牧业总产值43370万元,增长9.7%;渔业总产值11295万元,增长4.5%。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名称 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
粮食 吨 280558 10.3
夏粮 吨 137058 2
秋粮 吨 143500 19.5
棉花 吨 10246 44.1
蔬菜 吨 170823 13.2
水果 吨 183300 8.7
其中:鸭梨 吨 160000 5.6
大牲畜年末存栏 万头 15.05 4.5
其中:牛 万头 14.11 4.1
牛年内出栏 万头 8.48 4.2
生猪年内出栏 万头 26.88 11.2
羊年内出栏 万只 23.1 8.9
肉类总产 吨 45802 12.1
水产品产量 吨 17000 6.3
林业生产较快发展。全年人工造林976公顷。零星植树198万株,育苗面积180公顷,全县各主公路线已形成林木生态绿化带。
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年农村用电量4824.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4576吨,农用柴油5549吨,农药440吨。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24830公顷。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已达到村村通邮、通电、通车、通电话。自来水收益村数达到692个,占全部行政村的80.1%。比上年上升8.6个百分点。
农业机械化程度稳步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55.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4.49万千瓦。年末全县拥有电动机17200台,农用拖拉机6637台;农用运输车22718辆。其中:三轮运输车22148辆,农用汽车1322辆,联合收获机178台。全年机耕面积50000公顷。机播面积48000公顷,机收面积30000公顷。
三、工业
2004年,全县围绕增加税收和增强综合竞争力,狠抓招商引资市场开拓、技术改造、外向嫁接和项目建设,提高了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7.4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完成工业增加值11.34亿元 ,比上年增长2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27亿元,销售收入18.25亿元,实现利税875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7.57%、29.3%和29.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月报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本年生产量 比上年增长(%)
小麦粉 万吨 14.63 975.74
纱 吨 4415 21.6
布 万米 2862 30.97
家具 万件 255.57 75.56
地毯 万平方英尺 783.66 69.18
不锈钢制品 吨 2214 5.12
电子元件 万件 931482 158.1
售电量 万千瓦小时 15724 12
自来水生产量 万吨 270 16.9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9678万元,比上年增长73.9%。在投资总额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33150万元,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8400万元,其他投资完成10450万元。外商投资47250万元,比上年增长2.3倍。城镇私人建房投资完成2928万元,农村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8480万元,比上年增长114%。
建筑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经济效益不断好转。2004年全县资质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3749万元�竣工产值3643万元,实现增加值840万元,利税154万元,其中利润39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0622平方米,峻工面积62203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为6736元/人。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及邮政电信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全县交通投资3245万元,完成农村公路改造216公里,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106公里,其中:国省道96公里,农村公路1010公里。全年实现增加值2.04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全县公路客运量完成8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2%,周转量完成6862.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9.1%。完成公路货运量173万吨,比上年增长50%,完成货运周转量为13052.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1.5%。邮政业务量完成642万元,电信业务总量完成6890万元,本地电话年未用户达104300户,移动电话年未用户达40800户,国际互联网用户2860户。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04年国家继续采取扩大内需政策,提高居民收入,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商业企业充分利用假日经济做好开拓消费市场的文章,有力促进了市场销售。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561万元,比上年增长14%。城镇市场,农村市场共同发展。全县县以上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36227万元,增长15%,市场份额为45.5%;县以下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43334万元,增长13.1%,市场份额54.5%。批发零售贸易业稳定增长,餐饮业增长较快。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68444万元,增长13.3%。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129万元,增长20.2%。
各种经济类型零售额呈不同的发展态势。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实现零售额20558万元,增长14.5%。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49311万元,增长14.4%,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4885万元,增长11.9%。其他经济实现零售额4807万元,增长9.6%。市场份额分别为:25.8%,62%,6.1%,6%。
七、对外经济贸易
2004年,全县通过全面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及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促进了外经贸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全县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全县自营出口快速增长。实现出口5627万美元,增长41.3%。加工贸易进口总值1576万美元。
2004年全县新批外资企业8家,合同利用外资88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63万美元。
外向型经济在全县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2004年三资企业销售收入73280万元,增长33.5%,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40%。上交税金3375万元,增长4.8%,占全县工商税收总额的77%。
八、财政、金融、保险
2004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021万元,财政支出完成18012万元。
金融健康平稳运行。至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66亿元,比年初增加1.74亿元,增长12.5%。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2.66亿元,比年初增加0.33亿元,增长14.1%。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18亿元,比年初增加1.8亿元,增长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16亿元,比年初减少0.93亿元,下降10.8%。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02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5%。全年支付各类赔款46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2%。
九、科学技术
2004年,全县正在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4项,申请专利7项,有5项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7项成果获市星火奖。企业科技含量稳步提高,民营科技蓬勃发展,全县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3.08亿元,比上年增长44.71%,累计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13.67%,比年初增加0.07个百分点。积极加快科技三项工程建设,一是科技富民工程,建立科技示范基地25个,引进推广新优品种30多个,农业良种率达99%,实用技术覆盖面达90%以上;二是科技创业工程,实施技术改造项目87个,总投资4亿元,转化科技成果14个,培育科研发展中心10处;三是科技成果引进转化工程,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多次到高校进行实地洽谈,全年引进科技人才100多人。政府网站更加完善,电子政务建设迈上新台阶。
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2004年,全县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积极组织开展全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现已完成规划修编大纲和初步方案,为下一步编制工业区、新城区、老城区的各项分区规划、专业规划、详细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严格执行“一书两证”规划管理制度,全年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13件,总建筑面积153539平方米。县工业园区建设实现新发展,以旧城改造和小区开发为重点的房地产开发迈上新台阶,城区道路修补、市政设施配套取得新成效。重点抓好城区道路绿化的补植及养护工作,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0.6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78平方米,绿地率达到23.65%。阳信县污水处理厂于10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成果。2004年,对全县重点污染企业进行了治理,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4项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十一、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和体育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中教育取得历史性突破。2004年末,全县拥有普通中学20处,其中高中2处,在校学生5800人,当年高考本科录取768人,比上年增加108人,万人比、录取率、增幅均居全市第一位。初中18处,在校学生22585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处,在校学生3324人。2004年末,全县拥有普通小学79处,小学招生5370人,在校生28762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学率100%。幼儿园209处,在园幼儿8377人。特殊教育学校1处,在校学生81人。教师队伍不断状大,2004年末,全县拥有专任教师3507人,其中:中学教师1602人,小学教师1677人。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卫生保健服务网络不断完善。2004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17个,其中医院2所,床位336张。卫生院12处,床位221张,防疫机构1处,妇幼保健机构1处,卫生技术人员932人,其中:执业医师298人,执业助理医师84人,注册护士284人。全县拥有乡村卫生室550处,乡村医生550人。
文化、广电事业继续稳步发展。2004年末,全县有艺术团1个,艺术表演场所1所,公共图书馆1处,影剧院1处。全县拥有电视台1座,电视覆盖率100%,地面卫星接收站7座,电视发射机4台,电视转播台1处。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4年,参加各类体育比赛89次,参赛人数达17702人次,共获市级以上奖牌14枚,其中:省级的3枚,其中: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1枚;市级的11枚,其中:金牌5枚、银牌4枚、铜牌2枚。全县共有运动场所190处,其中:蓝球场所125处,田径场所41处,门球场所35处。
十二、人口及人民生活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2004年末全县人口436564人,比上年增加5725人。人口出生率12.7‰,人口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长率5.9‰,全县在岗职工13899人,年平均工资8072元(不包含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和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农民收入有较大增长,生活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2004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3025元,比上年增加375元,增长14.2%,是2000年以来增长最多的一年。每百户农民家庭平均拥有电视机121台,电冰箱6台,摩托车34辆,电话81部。
注: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均为快报或初步统计数据
2、国内生产总值,各业增加值绝对数据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4、人口数字为公安部门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