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竞技体育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 2、论述现在社会与体育的关系
- 3、如何理解体育与社会的关系?
- 4、怎样认识体育体制与社会发展体制之间的关联性
- 5、体育与国家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关系?
- 6、体育运动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竞技体育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体育运动与社会关系越來越密切,体育运动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变迁、社会关系、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种种变迁,一方面又能主动对社会的变革起一种促进作用,在現代社会里,体育与社会的这种关系表现的尤为强烈。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社会体育之于研究领域及影响:社会体育研究领域迄今在国际上尚无明确定论。部分学者按照体育运动的不同形态划分为三个领域,即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和职业体育。 国际较有代表性的的就中有关于社会体育研究领域的划分。第一种划分只是提出社会体育的研究范围并没有触及具体的研究领域。日本学者清水义弘的第二种划分从社会体育的作用过程着眼沃尔的第三种划分带有明显的问题领域倾向。邓尼斯的属于第四种除了把体育文化与其他文化要素的关系作为主要研究领域外,还提出体育与社会的关系研究领域。留申和哈默利希的第五种将各国体育社会学著和论文作成目录基础划分,具有一定概括性。美国学者斯帕查和鲍尔之划分法,在社会学的立场上将体育作为社会学理论框架的现实问题出发以谋求社会学发展为目的来划分社会体育研究领域。凯尼恩与管原理之将社会体育作为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以体育研究为第一种涵义立场上划分社会体育研究领域。 其次是社会变迁对体育运动的影响:体育的发展是从社会生产方式变更中得到了动力,产生方式是由生产力和与之相应的生产关系所构成,其中生产力又是最根本最活跃的生产力量,也就是说第一、生产力的变革才引起社会诸成分的变化,生产力主要由生产力变革引起劳动生产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变化;第二、生产力变革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在身体的性质发生变化;第三、生产力发展引起人类死因构成的顺位变化,进而引起医学发展方向变化等三大方面变迁为体育发展提供依据。 再者就是体育运动对社会变迁的作用:体育作为对这些社会弊端修正作用具有一定程度的意义而存在。而且体育从发达国家繁荣起来,也正是这个道理 如日本,1984年时体育人口就已达816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数68﹪,从1969年到1980年十年期间,在政府资助下,共建体育场馆7万多个,平均每年约建7千多个,其中包括新建16,000多座游泳池。西德体育联合会,1984年底就有会员1,84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31﹪,是超过工会的全国最大的群众团体,下设59,717个体育俱乐部。据研究(78﹪的人主要通过体育活动来增进健康和寻找乐趣)。 再看美国,从1978年起,除奥运会外,每年举办一次体育节,到1986年为止,体育节已举行过七届,逐渐发展成美国一个重大体育盛会,观众人数从1978年的80,000人次达到1986年的345,940人次。美国体联调查还表明,1983年度,18,000所中学中有5,135,530名男女学生参加了不同体育活动。 发达国家这些体育运动重大发展,与其生产力高度发达成正比例,这一方面说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提供雄厚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因为生产方式变更而引起社会结构变化后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的消极影响,迫使个人和政府修补这种变更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社会变迁与体育发展之间关系十分复杂,牵涉面也非常广泛。比如,竞技运动与社会变迁就有十分密切关系等等。我们要多从历史角度来讨论社会变迁与体育发展的关系,也更系统的将注意力放在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方面与此有关的群众体育方面。 最后体育运动对人的作用很难察觉,然而却不容忽视:体育运动以他固有方式,鼓励个性正当发展,并加强群体力量,这是因为他培养志气、爱好学识等各方面具有鲜明个性的人,又培养高度民族历史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同时还可调节个人感情、和谐社会气氛,提高人的尊严,加强人对社会以致全世界之依赖,使人感情更加丰富而高尚,平衡各多层面,从而改变人们情感方式。
论述现在社会与体育的关系
说社会和体育有什么关系还不如说社会的进步与体育的关系。
众所周知体育来自社会劳动,体育只是一部分社会劳动的提炼,而体育锻炼又会增强劳动力的身体素质,让劳动力增强了劳动能力,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强有力的推动力,社会的进步会进一步促进体育的发展,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体育和社会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从现实社会来看,体育和社会的发展也是分不开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了浩浩荡荡的文化大革命中,无暇顾及社会生产,是社会发展的机器停滞不前,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连很平常的视频都需要凭票供应。虽然有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但那时的体育事业没有大的发展。改革开放后社会迅速发展,现在我们看看中国国民参加全民健身的热情有多高。从这两个列子看也佐证了我的观点。
如何理解体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体育文化起源的历史背景
自古以来,人们把文化分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世界文化又大致可分为四大体系,即汉文化体系、阿拉伯和伊斯兰文化体系和欧洲文化体系。在这四大文化体系中除欧洲文化外,其他三大文化体系都在世界的东方。由于地域等多种因素,即使是上述三大体系的文化,各地区同样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但也存在相互交叉、认同的现象。
人类对文化的研究开始与19世纪中叶。许多研究资料表明,东方文化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刻丰富的内涵。黑格尔在评论世界文化发展时指出,当黄河、长江流域已经孕育精美辉煌的古代文化时,泰晤士河、密西西比河、莱茵河上的居民还在黑暗的原始森林里徘徊,这表明了东方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在几百年的历史演变中,东方文化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东方文化滞后于西方文化。
体育的历史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体育文化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是人类整个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然而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处在不知不觉之中。
历史资料表明,真正感受到体育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还是在19世纪中叶的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世界整体科学的发展,体育科技工作者得到不少新的启示。从此,许多学者更多的从体育哲学、人文社会学角度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逐步的由感性认识向理性方面发展。
早期的体育,尽管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域环境,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但创造的体育形态、性质和目的基本上是相同的。人类为了生存和延续,学会了跑、跳、投、攀爬等技能和生产劳动知识,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代代相传。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今天如此灿烂夺目的体育文化。
(二)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关于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很多说法,但比较集中的有以下几种,其中包括:
1. 劳动起源论:从总体上说,人类的文化是通过人类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的思维创造出来的。早期人类在求生存中学会了奔跑、跳跃等技能,并在追捕猎物等活动中,发展了速度、耐力、力量、灵敏等各种身体素质。这个时候的体育鲜明的体现在以生存为直接目的,进行着各种能力的训练。
2.军事起源论:这是由于个人之间为争夺狩猎得来的猎物而产生的冲突到后来发展到部落之间的武装冲突,各部落为了提高自己的力量进行了有组织的身体训练。其中还包括摔跤、飞镖、棍棒等技能。
3. 游戏起源论:这是当原始人在获得丰富猎物后,特别是当丰收之后,聚集在一起以游戏欢舞的方式庆贺,也表明了体育是在跑、跳、投等劳动形态中演化出来,并以欢唱和舞蹈表达内心的喜悦。
4.宗教起源论: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又受到四季和环境的困扰,原始人为求助于自然恩施,祭祀天地而形成的原始宗教活动,并以体育形势进行求助祭拜。
5.教育起源论:生产劳动的发展以及在军事、游戏中演变出来的运动技能、技巧,以劳动教育的方式传授给后代。既发展了上述各种技能和身体素质,又逐步脱离了动物野性,向人性方向进化,形成了具有文化内涵的体育生活。
综上所述,体育文化的产生是在人类从动物野性变为人性的过程中上述因素相互综合演化的结果。也就是说,体育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身的过程中,由动物本能改变成自觉行为人性时,是原始的野性、进攻性通过劳动和游戏、教育以及合理的竞争方式逐步的形成了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即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的内涵
体育文化是人类本身需求的特殊反映。它是人类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并通过有形的身体形态、动作技能、运动器材、物质以及无形的与社会属性相关的意志、观念、时代精神反映出来,显现了各具特色的存在方式。
体育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征,并规范着人们的体育行为,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东方,特别是中国体育文化,在儒家文化的长期影响下形成了以追求“统一”
“中和”“中庸”,重在修身养性的内向性、封闭性、圆满性为主要特色的体育文化。
像印度的瑜伽就反映了印度民族的体育文化特性。
所谓体育文化,是一切体育现象和体育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是说,人们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过程中,为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等手段,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从中可以看出体育文化反映了以下特征:
一、体育文化总是与人的体育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反映本民族的、传统的体育特征,这些传统的体育文化规范着本民
族的体育行为,也影响着人们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念。
三、体育文化又总是和一个地域或民族的社会文明、物质文明以及自身的发展产生具有互动发展的关系。
例如,南方人由于灵巧而善于技巧性运动,而北方人由于体力充沛而善于摔跤、马术;南方人由于身体单薄而需要比北方人更多的相互协作,因此在体育运动中表现为集体项目的倾向,北方人由于个高力大及性格上的特征,表现了较多的个性化项目的属性等。
四、从科学分类看,体育文化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科学;从文化学角度看,体育文化是人类整体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分支,但是体育文化有着它特有的个性,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自身的变化规律,因此它具有独立性的一面。
体育文化的价值
现代体育教育和世界教育发展潮流是一致的。一百多年来,不但极大地丰富了体育文化,提高了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而且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完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价值
现代奥运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最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现代奥运会精神文化的设计,是对古代奥运会的简单继承和发展。古希腊的竞技运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尊重。竞技场上的优胜者不仅受到橄榄桂冠、棕榈花环和塑像等奖励,更重要的是他们像英雄一样受到故乡人民的崇拜,为他们举行盛大庆典。
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高、更快、更强”,它激励青年人奋发向上、超越自我,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运动员们勇于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付出辛勤的汗水去争取胜利的意志和品质对所有人都是一种启迪。
奥林匹克精神是: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
奥林匹克最终目的是:为建立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现代奥运会的五环设计要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推进了一大步。体育文化的任务由感性深入到理性,从形体美深入到心灵美。体育文化的理性任务要求锻炼者在身体健美、均衡和体态端正的基础上达到意志品质高尚、身心尽善尽美的境地,并与艺术相结合。这种深入的心灵美,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体育文化的理性价值。
二、竞技体育文化的价值
体育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紧密相连,人类创造了体育,也创造了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是一种竞技运动文化。正是人类对这一种竞技运动文化进行了改造,经济、文化才不断的获得创新与发展。然而这些创新与发展,是在众人不断的实践中完成的,并经历了与西方学者的社会变革的历史里程相对应的三个阶段,即宗教体育文化阶段、科学体育文化阶段和正在进行中的艺术体育文化阶段。
艺术体育摆脱了人类求生存的宗教体育文化和强身健体适应环境的科学化和功利性体育文化的特征之后,向着竞技与艺术相结合、形体美与心灵美相结合的形态发展。
三、大众体育文化的价值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出于人类的共同需要,对人类自身生存、发展、享受的追求和关注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正是这种大众体育文化在教育全球化的浪潮中的推动力最大,影响最为广泛,也最为深刻。这是因为大众体育文化给人类带来快感和美感,并给社会带来健康和活力。无论中国的大众体育,还是西方的大众体育,都是以全面发展和和谐发展为根基。
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光辉篇章,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体育都是围绕“养生”为主开展的,人与自然的结合在与通过与自然的交换排除身体内部的浊气、吸取真气、五脏通达、六腑调和,并认为决定健康和长寿的根本在于人体的内部而不在于外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体育形态上强调整体观和意念感受、动作简单而内涵深刻,很少有强烈的肌肉运动,因此缺少激进和冒险行为。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这种整体修炼和内在和谐之美,正在和现代科学相结合,形成新的独特风格而走向市场。
五、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中,在培养身心健康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人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古代校园体育文化
古代体育尚处在原始教育阶段,因此,还谈不上具有规模性的学校体育,当然也就说不上校园体育文化了,但它也表现了不同时代的体育文化现象。
2.近代校园体育文化
我国学校体育从孕育到诞生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从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用炮艇轰开了我国闭关自守的大门。随着军事侵略,国外传教士纷纷来到中国,建立教会、兴办学堂、进行体育文化渗透,并在校园里积极开展了各种西方体育活动
3.现代校园体育文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学校体育的贡献在于对军国民主义体育和国粹体育给以强烈的批评。与此同时,剔除了兵操内容,将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并引进西方体育。这虽然是文化流动的结果,但也引起了传统体育文化的冲突。然而由于文化的融合性,才逐渐缓冲下来。尽管如此,学校体育还是在封建道德观的束缚下举步维艰。直到新中国成立,学校体育才确立了以增强体质为目标,并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4.当代校园体育文化
当代校园体育文化在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教育方向的同时,既要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又要引进国际先进的体育文化。为完成未来体育教育的使命,我国当代校园体育肩负着一下历史使命: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 要树立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相适应的全面性健康要求,并明确要求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为推行素质教育服务 体育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人文体育的素养,培养健康人格,增强健身意识和品德修养,协调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
培养终身体育教育观念 终身教育是法国的保尔.朗格朗于1965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时提出来的。他认为,接受教育应当是每一个人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事情,终身教育是教育定向上的整合,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校园体育文化的多样性 校园体育文化的宗旨主要是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并在此宗旨指导下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四、体育文化的特性
1.民族性:人类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有共性的一面,也有极具丰富性的一面,甚至是具有很大个性的一面。这种人类文化的差异性,就是民族性的表现。各个不同地域的人类,创造了不同类型、不同形态的文化,又塑造了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群体。任何形式的民族文化,都与本民族的形成延续和发展密切相关,都与本民族的地理环境、人中特点、风土人情、经济条件、生产水平乃至和社会结构相适应。
2. 时代性:时代在不断的演化和发展,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生产方式。人们总是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这个生活环境对人类来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文化,也都离不开这个环境的影响。因此,文化也具有特定的性质、特定的内容和特定的形态,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
3. 社会性:文化的社会性,也称文化的群众性。这是因为任何文化都离不开大众,更不能离开社会。如果说人离开了文化,就不能成为真正的人,同样,社会离开了文化就会变成一个愚昧的社会。因此,人、文化和社会三者之间形成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复合体。
4.差异性:文化的差异性既表现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行为习惯上,也表现在价值标准和价值观念上。例如,东方体育文化重礼节、求持中、重自身完善,求个人身心平衡的品格形式,表现了人的内在品质和言行相一致的东方色彩。而西方体育文化则表现出竞争、激进冒险的风格。人们常把身体健美的人视为崇拜偶像,表现了人的外在行为和言行开诚布公的西方特色。
5.继承性:也可称为传统性。在养生学的发展中,东方人原先主张以静养生,后来有人主张以动养生,再后来主张动静结合。这是人们对体育文化延续和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例如,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以前注重于修身养性,后来泛化为强身健体,直到今天的自娱与休闲文化。同样,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舞龙、舞狮、气功、武术等等都已经成为了风摩全球的运动项目。
怎样认识体育体制与社会发展体制之间的关联性
如何正确认识与把握体育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体育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因为,任何社会意识形态中和不同社会制度中的体育都不可能离开与它所共处的其他社会客观存在而独立的存在,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社会客观存在发生一定的联系,并受它们的制约和影响。
体育体制可划分为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体育组织的职能与权力划分、体育的相关制度法规三个部分。
1.体育机构设置
体育机构设置是指由专职人员组成的、专门从事体育管理工作的专业部门的设置与安排,是体育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依托和组织保证。体育机构的设置和变革主要取决于体育运行的基本规律、体育的功能以及所在国家的整体机构设置情况。例如,国家体育总局包括办公厅、政法司、竞体司、群体司、青少司、经济司、人事司、外联司、科教司、宣传司、机关党委、监察局、离退干局等机构。
2.体育管理的职能权限
指体育管理主体依照法律和规则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所承担的相应职责和功能。管理职能明确地界定了管理主体的权力也明确限制了其权力实施的领域,使得不同管理主体之间的活动正常进行。
3.体育管理制度
指约束行为主体的规章制度。体育体制中的组织结构与职能通过各项法规得以实现。在各个不同的社会,因文化、人口、环境、法律、技术等因素,产生了不同的制度背景,并决定了相应的体育管理制度及其演进、调整的方向。
体育与国家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关系?
在基础性作用方面,体育发展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健康水平,这就成了生产力的重要构成因素。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中,劳动者是起决定作用的,他决定着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健康是劳动者极其重要的劳动条件,甚至是一个基础性的劳动条件,因为没有强健的身体难以劳动。而体育是获得健康的最直接、最便捷、最合理的途径。所以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它与经济生产力密切相关,是事业的基础、财富的基石,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相当的基础性作用。 直接推动作用方面表现明显。现在世界各国申办奥运会、亚洲国家申办亚运会积极性非常高,中国国内各省区市申办国内大型运动会和世界性运动会积极性也非常高,原因在于举办这些赛事,除了推动当地体育发展,更重要的是有效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在城市建设方面,它推动道路建设、环境建设,推动城市规划落实;在市民素质方面,推动文明程度、文明礼仪的提高;在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方面,推动新城区建设、小区建设,生活环境的改善等。
体育运动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体育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可以表现为体育的进步对经济发展水平的依赖与促进关系。随着劳动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自动化、电脑化生产方式的运用,从而减少了劳动时间与强度,使人们的余暇时间不断增多。因此,余暇体育、户外运动、娱乐体育、健身活动不断发展,从而推动了体育消费,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发展。 据相关材料显示,目前,在北美、西欧、日本,体育休闲产业年产值排在国内十大产业之内。美国体育休闲产业年产值超过石化、汽车、航运、林木加工等工业部门;意大利体育休闲产业以足球业为主,产值跻身于意大利十大部门的行列;英国的体育休闲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当于英国整个化工、人造纤维业的就业人数,超过了煤炭、农业和汽车零件制造业的就业人数。
拓展资料:
一,在世界上的主要经济发达国家,该产业已经在GDP中占有重要位置。英国,该产业贡献了24亿英镑的税收,是国家投入体育事业的费用的整整五倍。欧盟在2007年发布的《体育白皮书》中揭示,2004年欧盟各国创造的体育增加值达到4070亿欧元,占欧盟当年GDP的3.7%;在体育产业从业人数1500万,占欧盟当年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为5.4%。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活动的多样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再加上政府的扶持和鼓励,我国体育休闲产业蓬勃发展。全国各地都建设了很多与体育活动和体育休闲密切相关设施,无论是沿海还是内地,不论是传统的体育设施,还是现代新兴的高尔夫球场,网球场,水上运动场,体育产业园区等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二,体育休闲产业既然是一种产业,就必然要按照市场经的基本规律在全社会范围内配置体育等其他多种社会资源,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娱乐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体育休闲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速度增长。
1,可以推动运动器材、服装、饮料、药物等行业的发展,
2,在新的经济时期,健康的体育作为人类生存的机会进入市场,花钱买健康的观念使健康已成为一种有限的资源,促使人们投入到体育的市场之中。
3,体育的发展尤其是大、中型国际、国内比赛的增加,需要建设大中小型不同标准的体育设施;带动交通、邮电、旅游、商业、饮食娱乐服务业的发展;电视转播权、门票、体育彩票、邮票、纪念币、印刷宣传器以及广告等都为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从而开辟了广阔的体育市场。 伴随着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奥林匹克运动会也表现出鲜明的商业化倾向,奥运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更加明显。84年洛杉矶奥运会,增加2.5万个就业机会,增加收入32.9亿美元,获得盈利2.25亿美元;88年汉城奥运会,增加3.4万个就业机会,盈利3亿美元;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增加收入51亿美元,盈利1000万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总收入17.56亿美元;预计北京因2008年奥运会每年GDP将增加0.3%,奥运会8年累计贡献1.38万亿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