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程学

黑客技术入门,网站入侵,顶级黑客,黑客联盟,攻击网站

关于加强和改进体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校园体育需要怎么改进?受什么因素影响?

     1、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将精力放在了教学设计和教学指导上,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相对较为被动,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要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多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让学生能够充分释放和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同时通过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将自身特点和优势展示给大家,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在体育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学习潜能,但不能任其发挥,教师要起到其主导的作用,要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发展其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对体育教师的待遇要有所改善,不能将其视为小三门,而使体育教师和其他学科的教师实行同工不同酬,要提高他们的待遇和地位。

     3、普通高等院校应严格按教学型、训练型和科研型建设一支适应学校体育改革的教师队伍,并认真搞好“学校体育学”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工作。如:大学生体育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大学生体育心理、校园体育文化、校园余暇体育、残疾学生的体育康复等等。因此,建议各体育院校(系)把《学校体育学》这门学科列为校、省或全国重点学科行

     4、突出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感受到高校体育的乐趣,提升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度。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提升趣味性,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合作模式,通过不同种模式的有机组合,让学生体会到更多的新鲜感,同时要针对高校体育知识的具体特点,选取有针对性的模式,避免教学创新沦为走过场的问题。

国家体育总局的政策法规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体育总局民政部公安部关于加强健身气功活动管理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 2010-02-02

《全民健身条例》 2009-09-07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2008-05-07

国家体育锻练标准施行办法 2008-05-07

反兴奋剂条例 2008-05-04

外国人来华登山管理办法2007-11-14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2004-08-20

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 2003-09-17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2008-05-08

国家体育总局、民政部、公关部关于加强健身气功活动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 2008-05-08

国家体委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县级体育事业的意见 2008-05-08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2008-05-0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 2003-09-17 关于印发《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设置标准》的通知 2012-01-11

国家体育总局第15号令《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 2012-01-11

国家体育总局第14号令《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管理办法》 2012-01-11

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04-01

动力伞运动管理办法 2010-05-27

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 2010-02-05

关于废止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2010-02-04

关于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的意见 2010-02-04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工作规范化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0-02-04

全国汽车运动管理规定 2010-02-04

全国性体育社会团体管理暂行办法 2010-02-03

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2010-02-03

滑翔伞运动管理办法 2010-02-03

关于加快体育俱乐部发展和加强体育俱乐部管理的意见 2010-02-03

国家体委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工作规范暂行规定 2010-02-03

关于加强体育法制建设的决定 2010-02-03

全国体育竞赛最佳赛区和优秀赛区评选实施办法 2008-05-09

关于严格禁止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行为的规定(暂行) 2008-05-09

兴奋剂检查工作人员管理暂行办法 2008-05-09

体育彩票公益金管理暂行办法 2008-05-08

举办体育活动安全保卫工作规定 2008-05-08

运动员教练员奖励实施办法 2008-05-08

运动员突出贡献津贴实施办法 2008-05-08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 2008-05-08

体育统计工作管理办法 2008-05-08

授予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运动奖章的暂行办法 2007-12-03

关于废止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2007-11-29

健身气功管理办法 2007-11-14

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 2007-11-14

关于下发总局行政许可项目审批条件及程序的通知 2007-04-23

国家体育总局规章制定程序规定 2005-10-25

社会捐赠(赞助)运动员、教练员奖金、奖品管理暂行办法 2005-06-03

关于我国体育运动项目统计世界冠军、奥运冠军(金牌)的管理办法 2005-06-02

体育竞赛裁判员管理办法(试行) 2005-06-02

国内登山管理办法 2004-09-03

大型运动会档案管理办法 2003-09-18

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工作人员纪律规定 2003-09-18

国家体育总局直属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管理暂行办法 2003-09-18

体育彩票财务管理暂行规定 2003-09-18

全国体育竞赛管理办法(试行) 2003-09-18

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与管理暂行办法 2003-09-17

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一、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体育之“大”首先要从全面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培养学生在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形成终身发展的意向。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础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这是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健康”这个概念,必须充分认识到:健康不公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确立生理、心理、社会相结合的多维健康观。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到在青少年时期打好体质健康的基础,不仅是我们在学生时期完

成学业和幸福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终身健康的需要。并进一步认到增进健康和增强体质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必须通过长期锻炼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实现自身“健康”,不断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二、树立整体意识,发挥体育教学的综合效应

体育教学自身的存在、发展和培养人的过程是不可孤立的,体育同其他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它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属性,体现了体育与其他学科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我们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就要充分认识这一整体性,必须站在教育整体高度上来研究和教材,分析学生和开展教学活动。否则,不但会制约教学的效果,甚至有可能使我们误入片面施教和主观失误的歧途。只有加强体育和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展,做到让体育为各学科服务,让各学科为体育服务,才会使体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才能发挥体育教学的综合效应,挖掘体育教学的潜在魅力,开辟体育教学的新格局,在教学中,我们应多设计和开展一些综合性较强的练习活动,如大家所熟悉的游戏活动之一 ---- 美化我们的校园。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这样,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挥,并且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从而充分发挥了体育教学的综合效应。

三、遵循科学规律,建立“大体育”的方法体系

体育之“大”也应体现在方法上,在过去的实践与研究中,我们积累了较多的科学方法,这些方法对于指导我们实际工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在研究这些方法时,我们一般只是孤立地去进行,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可能单纯地利用某一方法来开展全过程的教学,无论这种方法有多前卫,就像我们不能只用筷子而不用碗来吃饭一样,最终是无法解决体育教学的“温饱需要”的。因此,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加强科学法的研究与实践,另一方面又要把这些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研究和论证,从而形成一个科学和方法体系。此外,根据

不同的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方法体系,使这些科学的方法根据我们的需要,产生“化合效应”,更好地指导实践教学工作。

四、强化“内外”结合,拓展体育教学“时空”

“大体育”之“大”还应体现在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上。一堂较为成功的体育课,我们可以教会学生一些技术动作,并能组织和帮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并提高动作技术,当然还会使学生得品质的锻炼和情操的陶冶。但要使学生的技能、体质和健康水平马上得到提高,是不可能的。体育的精神贵在一个“恒”,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不懈的追求,才能真正享受体育所带来的益处和乐趣。“课内外结合,拓展体育的教学时空”是体育教学活动得以延伸的必要途径。因而,我们认为:我们的“ 下课”不应是结束,不应是放弃,而应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只有这样,我们有限的体育课才得以拓展。怎么办呢?唯有走与生活相结合、与社会相结合、与家庭相结合的道路,使体育课的内容延伸到学生的课外,延续到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我们必须结合社会、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更重要的是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迎合学生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需要,这是使“体育”跟随学生走向课外,走向社会,走向家庭的动力之源。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学生、分析学生,认真研究教材、改进教材,提高体育教学的生命力。此外,还应建立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各个时期的动态,解决学生在各个时期遇到的困难,引导他们走健康发展的体育之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使课内开的“花”,在课外继续汲取丰富的营养,结出丰硕的“果实”。

中学体育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应如何改进

在全面推行课程改革,贯彻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由于体育教师对课程标准与教学理念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曾一度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出现了种种问题,我们称其为“病症”,这些病症如不加以治疗,将会蔓延,会对体育教学改革带来严重的影响,本课针对这些病症的临床表现、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出了“处方”,旨在引起大家的警醒,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顺利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正处在新旧教育观念的碰撞时期,广大教师在理解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认识,有些体育教学在传统教学思想的“惯性”的影响下,仅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良,远未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些体育教学又有些矫枉过正,为了追求“改”而改革,外表上看有改革的做法但实际上并没领会到课程标准的真谛。病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否定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思想与说法:学生是上帝,要加强“学生主体性”淡化“教师主导性”。学生是上帝,教师是服务者、指导者、捧场者。学生是超市的顾客,教师是导购员,教材就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学生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2.否定体育课学科性质与教学价值的现象体育课中没有运动技术教学过程或锻炼的过程体育课中没有合理的练习密度体育课中没有必要的运动量体育课中没有任何体育知识传授体育课中没有让学生体验到任何运动的乐趣体育课中没有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3.体育课脱离实际体育课要用很大的场地体育课要用过多的器材和器具体育课前要进行复杂的场地设计和布置体育课中要用复杂的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每节体育课都要进行探究、合作教学法体育课的教案过于复杂和花哨4.不实用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在教学内容上出现了棋类、电子竞技、魔术、等非体育类的内容,在教学手段上运用了非体育的服装(八路军服装、农民服装)和道具(南瓜、白菜、扫帚),也出现了没有意义的装饰、挂图和照片等。5.错误的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没有提出要淡化运动技术教学课程标准没有否定或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课程标准没有否定过接受性学习方式课程标准没有否定过体育课要有运动负荷(适宜的强度和密度)课程标准没有提倡脱离体育性质的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标准没有否定过教师主导的结果性评价举例说明:病症一:表面化的“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对于构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教学中,有的教师错误地理解和不恰当地提倡“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急于体现探究性学习的形式与效果,结果出现了表面化的、形式化的研究性学习。否定了体育教学的效率和形式上的整齐划一,既失去体育教学的实质性的公平,也失去了体育教学的形式上的公平。临床表现:每节课都要用“探究学习”,一节课中利用大部分时间进行讨论、探究,有些非常浅显和简单的问题也要学生分成小组“认真研究、讨论”;而对于真正需要学生探究的教学内容却象征性的给一两分钟时间让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这样的讨论只是走形式,忽视了技能的学习,忽视了体育课“身体练习”的特性。病因:并未理解探究性学习的内涵,追求的是外在的“探究形式”。对策:①正确理解“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讨论、探究;②学习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有关课程性质与价值的阐述,正确认识研探究性学习给学生带来的是终身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而不是唯一的方法;③与学生交流意见,听取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感受,改进教学;④做一些实验,将所谓的“探究性学习”与普通教学二者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从结果分析问题的症结,加以改进。正确、有效地运用探究学习、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前提是: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能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年龄学生特点和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来灵活地运用体育教学方法。一个好的问题应该是学生经过努力就可以找到解决方法的,即学生“跳几下就能够得着”,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贴近学生思维的实际,最好能在创设问题的情境中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不是任何问题都需要探究,也不是什么问题都能引起探究,没有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是不可能发生的,牵强的探究学习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什么样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探究呢?一般来说: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要是现实的问题,而不是凭空编造的问题,要使学生在心理上造成“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进取状态,这样的问题一般能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容易引发学生进行探究。那些单纯追求探究的外在形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是需要“加强”和“提倡”的教学方式,但不是“主要”的教学方式,更不是万能的教学方式。病症二:貌似“自主练习”的“放羊”课自主学习是学生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为达到一定学习目标而采用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实践,自主学习知识技能的一种学习方法。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注意了学生的“自我实践”,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教学指导,形成了无序、放任、涣散的“放羊”现象。临床表现:学生喜欢玩什么就玩什么,有的学生活动,有的学生做看客,秩序混乱,教师成了高级观众,不去管理,也不做教学指导;不恰当地夸大非主体性的教学方式的作用,如“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等;不恰当地淡化了主体性的班级体育教学型式,使体育教学形式趋于松散和低效率。病因:片面理解了“自主练习”的含义,未能将教学目标与任务贯彻教学的始终,只是满足了部分学生的兴趣。对策:事先为学生制定较为详细、具体的任务与目标。教学中加强管理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习目标。病症三:放松教学管理的“氛围宽松”体育教学要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积极、欢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想学、乐学、学乐”。有的教学课只注意了“宽松”而放松了“管理”。临床表现:管理放松、教学不严谨,不敢要求、不敢批评、放任自流。病因:未处理好宽松的教学环境与严格课堂管理之间的关系。对策:①根据教学任务认真进行教学设计,采用适宜教学方法,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②加强教学管理,认真执行课堂常规;③教学设计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病症四:一切服从学生兴趣却说“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体育教学应该追求的目标。有的教师却把“以学生为主体”片面的理解为体育课就是只满足学生的兴趣,只要学生高兴了,随便怎样都行。临床表现:缺少技能的学习,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内容,随意的“玩”,教师是被动的、从属的,主导作用丧失殆尽。病因:只从兴趣出发,没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从教的角度说,学生学得好坏,教师是关键;从学的角度说,学生懂得了学习的价值,自主性提高了,学得好坏,学生是关键。对策:认清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越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精细、科学、实用的课堂教学设计中,表现在精炼、准确的教学语言上,只有对教学对象的身心发展实际有深刻的理解,深入的研究教材及教材和学生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学生活跃的思维活动,积极的参与锻炼等一系列学生主体性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的引导下体现课堂中的锻练、思考、学习、掌握、发展上。病症五:用“淡化技能教学”克服“低级重复”为了克服传统教学中的“低级重复”,有些教师在技术教学中采用了一带而过、蜻蜓点水的做法,试图以此来强调“打破以单纯传授运动技能的教学体系”,这种避重就轻、走走过场的现象一旦蔓延开来,就失去了体育教学的实际意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等因素就失去了依托,也就无法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领域中运动技能的水平目标。临床表现:课上游戏占了绝大部分时间,技术的教学只是蜻蜓点水、走走过场;一节课中总是让学生“讨论”、“探究”,技能的教学时间少得可怜;课的运动负荷偏小,甚至没有运动负荷。病因:①未能正确认识技能教学的“载体”、与“平台”作用;②对教材缺乏科学的分类,对教材的理解不深,将应该“仔细教”的教材混同于“粗教”或“体验”类教材。对策:科学的将教材分类,根据教材的不同性质与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合理的安排教学时数与教学方法;应该对那些对学生发展作用大、趣味性强、学生喜闻乐见又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教材,加大教学比重与时数,更应有层次地、有重点地强化运动技能教学。病症六:不切实际的运用“课件”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在有条件的学校体育教学也运用了“课件”进行互动式的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有些学校不具备运用“课件”的条件,教师为了追求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的形式,上课时一会儿让学生在教室里看课件,一会儿又让学生到操场上练习,反复折腾,搞得一节课零零散散,时效性很差。体育“课件”是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技能,如果牵强附会的运用“课件”,就会适得其反,不如不用。临床表现:1.一节课中反复在操场与教室之间穿梭,时间浪费严重。2.原本可以通过教师直观的示范动作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让学生观看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动作录像。病因:1.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方法的运用缺乏针对性;2.未考虑到本校的教学条件,追求的是表面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对策:1.根据教学任务合理安排教学方法,根据学校条件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2.加强教师示范的准确性,掌握好示范的时机。病症七:放弃要求的“多样评价方法”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过去的“绝对评价”、“一刀切”的评价方法会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压力,也欠公允,已经不再适应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了,我们的评价方法也应由绝对评价向相对评价转变;由只重结果评价向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转变;由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而有的教师在评价时却放宽了要求或者说没有了要求,人人都可得高分。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没有目标、没有任何压力与动力,也不知道自己该在哪些方面提高,形成体育课技能没掌握、体能没提高,自己不需努力就可得到较好成绩的错误导向。临床表现:1.测试标准过低,随便比划两下就能过关;2.多元评价时,教师并未指出学生的不足与需要改进之处,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病因:片面的理解评价的意义,未能处理好评价与教学的关系。对策:1.正确理解评价的目的和意义,要通过教学评价让学生找到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激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2.制定出科学的、具体的、符合实际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3.评价时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出其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希望,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出运动处方,让学生更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并根据教师的建议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体能与运动技能水平。在评价时教师要特别注意:1.结果评价是精确的评价,是评价的主体;过程评价是相对模糊的评价,是即时的评价,是评价的辅助;2.教师是评价的第一主题,其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其他的评价是辅助、是参考。3.体能和运动技能是评价的主体。应占到整个评价的60-80%。还有几种倾向是需要警惕的,不能任其发展:1.健康知识与理论过多地占用了体育课的时间,忽视了体育课的本质特征和独特作用。2.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被严重削弱。3.体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与教学科研能力有待提高。4.体育课堂教学变得比以前松散,主要反映在课堂常规松散、课的结构松散、运动负荷的要求松散、考核与评价松散。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有些倾向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注意,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应把握住健康的发展方向,以免误入歧途。

如何加强学校体育及艺术工作

一、增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各地各校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依法治教、依法办学,摆正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体、音、美教师教研组,各地各校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并进行体卫艺三方面的业务培训。学校校长要认真履行学生体质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加强对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统一规划和领导,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认真研究解决学校体育艺术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学生接受体育、艺术教育和参加活动的权利,把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着力构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评价机制,积极实施新的体育艺术课程标准

各地各校要开足、开齐体育、艺术课时,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开发地方体育文化资源,丰富校本课程形成地方特色。要充分发挥示范性学校在高水平高质量实施课程标准中的引领作用。体育、艺术课要选择能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综合素质的教学内容,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组织教学,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强化体育、艺术基本知识、技能、审美能力及表演技能的教学。体育课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坚持身体素质课课练,加强体能练习,培养学生自锻能力、创新能力,锤炼强健体魄,保持体育、艺术学科实践性的特色。切实贯彻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并列入课表形成制度,定期督查并公布实施情况。要积极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广泛开展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艺术活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习惯,活跃学生课余文体生活,确保全体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和谐发展。

三、着力构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师资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各地各校要按规定配备合格的专业教师,满足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艺术教师培训,组织体育、艺术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特级教师讲学团赴学校讲学,培训一线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多渠道全面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要专门设计培训项目与内容,定期培训中小学体育、艺术教师,提高教师素质和执教能力。经过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体育、艺术教师不得上岗任教。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艺术教研组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教学管理,定期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更新教学理念,加强新课程学习研究,深化课程改革,拓展校本课程,不断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要关心体育、艺术教师生活和工作,尊重他们的劳动,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在职称考核、评优晋级和职务聘用聘任等方面和其他学科同等对待,激发广大体育艺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四、着力构建多渠道的经费投入机制,大力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场馆和器材设施建设

争取政府加大投入经费,同时还要争取社会、企业、慈善机构等的支持。各地各校要加大经费投入,每学年不得少于公用经费80%用于加快场馆设施建设和器材配备。各中小学要按照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要求配齐器材设施;农村小学要开发和选用学校资源,遵循“因地制宜、适用耐用、美观安全”的原则,装备好体育、艺术器材设施,满足体育、艺术教学和课外文体活动的需要。中小学特别是小学配备体育、艺术器材和场地建设。要在教室周边设置便于学生课间锻炼且安全实用的健身器材,吸引更多学生参加锻炼,满足学生健身需求。要强化管理,制定相应的使用维修与管理制度,定期维修与安全检查,提高场地器材设施的使用效益。

五、着力构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补充机制,积极开展学生课余训练

在组织好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艺术教学的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余体艺训练,培养优秀体艺后备人才。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选择1—2个体育艺术项目,组建课外兴趣小组和校级代表队,组织有特长的学生坚持常年系统训练,培养优秀体育艺术后备人才,形成学校体育传统与艺术特色。学校每年组织1-2次以田径运动为主的综合性运动会及艺术展演活动或体育艺术节,要改革学校运动会传统竞赛的模式,突出健身、娱乐功能,每学期举办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寒暑假期间,各地可视实际,组织中小学生体育艺术及拓展项目夏(冬)令营活动,满足学生校内外体育文化生活的需求。各地各校要建立健全学生体育竞赛和艺术展演制度,做好优势项目布局;改善训练条件和生活条件,激励学生刻苦训练,不断提高体育与艺术的技能水平。

六、着力构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领导组织机制,切实加强对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管理力度

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各地各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依法依规,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教育部颁发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等政策法规,明确分管领导,落实管理机构和职责,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制订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发展规划目标,落实保障措施,保障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条件;完善体育、艺术教学、课外文体活动与训练、场馆设施和器材等各项管理制度,深化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列入教育局评估督导、评先评优的内容,市教育局将定期对各地各校贯彻落实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政策法规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坚决制止随意减少、挤占体育、艺术教学及活动时间,杜绝不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按计划组织课外活动等现象;定期召开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总结交流、研讨大会;要有计划地组织优质体育、艺术课展示和教学比赛,促进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我国体育体制改革主要内容:

一、转型升级,体育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打响了中国体育深化改革的“第一枪”。《意见》的出台彻底激活了中国体育产业市场的潜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激活赛事转播权市场等措施,释放了体育在经济领域的巨大能量

五年来,随着中国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竞技体育“一家独大”的格局正在被打破,体育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带动了群众体育的繁荣和发展,让百姓感受到了体育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红利。

二、共建共享 群众体育走上发展快车道

如今,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助力建设健康中国的理念深入人心,“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格局正在逐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成形。

目前,全国体育场地总数已超过170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总人数已接近4亿,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接近90%,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三、不破不立,足改吹响体制改革冲锋号

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国家层面明确了足球改革的战略意义,其高度和力度前所未有,标志着中国体育改革真正步入了深水区。

足球改革吹响了中国体育改革走向深水区、攻坚期的冲锋号,为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和参考。

四、转变思路,发掘竞技体育多元化功能

十八大以来,中国竞技体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2014年仁川亚运会,中国队连续第九次高居金牌榜首;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队连续5届奥运会跻身金牌榜前三;田径、游泳等项目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竞技体育改革不仅要在赛事、赛制上有所突破,还要将进一步发掘竞技体育的社会功能,让高水平比赛激发群众运动热情。与此同时,更加开放的办赛态度让更多群众亲身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也为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思路。

扩展资料:

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措施:

一、体育社团是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以篮球等条件相对成熟的运动项目为例,真正做到社会化,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将竞赛权等关键性权力转移至职业联盟手中,是向市场和社会释放更多体育资源的必然举措。

体育社团扮演它本身应该具备的角色,在加大力度的改革要求下,以体育社团为突破口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释放的信号更强烈些

二、让优秀运动员发挥其专业优势

要进一步发挥优秀运动员熟悉体育事业、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素养的优势,这既延长了他们的运动生命,更为体育事业自身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三、培养体育管理人才是长线任务

培养体育管理人才是长线任务,从运动员到教练员,再到体育组织管理者,体育主管部门应该有意识、有组织地挑选合适人才进行这样的职业规划。依靠项目魅力和运动员影响力开展活动,才能让体育社团真正在基层生根,中国体育事业将会开启更加广阔的天地。

参考资料来源:砥砺奋进 破风前行——十八大以来中国体育改革成就综述

  • 评论列表:
  •  嘻友胭话
     发布于 2022-07-07 02:22:37  回复该评论
  • 会释放更多体育资源的必然举措。体育社团扮演它本身应该具备的角色,在加大力度的改革要求下,以体育社团为突破口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释放的信号更强烈些二、让优秀运动员发挥其专业优势要进一步发挥优秀运动员熟悉体育事业、具备较
  •  笙沉嵶邸
     发布于 2022-07-07 00:33:05  回复该评论
  • 并提高动作技术,当然还会使学生得品质的锻炼和情操的陶冶。但要使学生的技能、体质和健康水平马上得到提高,是不可能的。体育的精神贵在一个“恒”,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不懈的追求,才能真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