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广州体育学院的专业很有特色,你知道有哪些专业呢?
- 2、广州体育学院是一本吗?
- 3、广州体育学院的专业,你有哪些了解?
- 4、广州体育学院代码是多少?
- 5、广州体育学院是一本吗?
- 6、广州体育学院是几本院校?
广州体育学院的专业很有特色,你知道有哪些专业呢?
广州体育学院是一所有历史底蕴的学府,是华南地区唯一的体育本科的学府,该校目前有12个学院,共有18个本科专业,本文主要介绍体育方面的专业。
体育教育学院
体育教育学院是广州体育学院办学历史比较长的一个学院,从之前的体育教育系到现在的体育教育学院,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强化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厚基础、宽口径、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为学校体育教育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是一个前途比较稳定的一个学院,是体育生的一个好的选择。
体育传媒学院
体育传媒学院是一个有特色的学院,是将体育和传媒相结合,主要有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三个本科专业,同时设有体育新闻传播学、新闻与传播两个硕士学位,不仅仅限于培养体育方面的专业人才,注重培养体育在传播方面的人才,为体育赛事服务,发展体育传媒产业,对体育新闻、体育传媒方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多多考虑。
运动与健康学院
该学院主要设置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具有比较长的历史,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就业率比较高,就业方面比较广,可以在运动训练基地、社区康复中心、健康行业以及各个学校从事康复治疗、健身指导、体质健康方面的工作,师资力量也比较雄厚,总的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专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多加留意。
广州体育学院对体育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专业方面专业能力比较强的情况下,体育生们可要加强文化课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课成绩,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
广州体育学院是一本吗?
广州体育学院是一本大学,广州体育学院(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创建于1956年。1960年,学校从广州二沙岛迁至现址。1963年,华南师范学院(现为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系并入学校。1969年,学校并入华南师范学院。1975年,学校复办,恢复校名广州体育学院。
师资力量:
学校有专任教师400余名,其中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20余人,占比近八成,副高及以上职称170余人,占比超四成;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以上内容参:百度百科--广州体育学院
广州体育学院的专业,你有哪些了解?
小编身边有很多朋友其实都打算去学习体育专业,其实小编觉得体育专业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而且现在国家政策也非常强调发展体育事业,所以以后这个专业一定有非常好的就业前景。广州体育学院的专业,你有哪些了解呢?
一、广州体育学院的简介
其实国内比较有名气的体育学校也是非常多的,小编也在网络上搜索了广州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1956年七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建立了,而且广州体育学院是华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高等学府,而且是国内比较早的专门从事体育教育的学校,这所学校由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也是国家体育总局的很多运动的岗位培训单位,并且还是有一级裁判员的审批权,所以从这里大家就能够看出来广州体育学院的背景还是很好的。
二、广州体育学院的专业
小编在上面也给大家具体介绍了这所学校,其实这个学校的实力还是非常好的,如果大家想要选择这个学校的话,大家肯定是需要了解这个学校的专业的,其实这个学校的特色专业非常多,这所学校拥有广东省特色专业特殊教育,并且还拥有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包括新闻学和运动训练以及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休闲体育是广东省的重点专业,而且广州体育学院还有三个非常有名的名牌,专业包括运动人体科学和体育教育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
三、结语
在网络上,大家对于广州体育学院的评价其实是非常高的,小编也觉得广州体育学院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学校,而且也培养出了非常多优秀的人才,如果大家想要选择这个学校的话也可以考虑。
广州体育学院代码是多少?
广州体育学院代码是10585,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广州体育学院(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截至2021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432亩。
广州体育学院创建于1956年。1960年,学校从广州二沙岛迁至现址。1963年,华南师范学院(现为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系并入学校。1969年,学校并入华南师范学院。1975年,学校复办,恢复校名广州体育学院。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5月,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有19个本科专业。
2022年2月,学校新增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专任教师400余名,其中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20余人,占比近八成,副高及以上职称170余人,占比超四成;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和省级优秀教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人选”、“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和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广东省重点学科3个。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学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新闻传播学、运动医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休闲体育学、运动医学、运动康复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新闻与传播硕士、体育硕士
广东省重点学科:体育学、舞蹈表演、新闻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3个,广东省重点专业1个,广东省特色专业1个;有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5个省部级教学训练基地,3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114个本科校外实习基地。
特色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休闲体育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新闻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新闻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
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广东省重点专业:休闲体育,特殊教育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高校重点研究平台6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承担一大批国家级研究项目、省部级研究项目以及委托研究项目,获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项奥运会科技攻关与服务一等奖、多项省部级科技优秀成果奖和一大批科学发明专利。2018年,学校获批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其中1项为重点项目),2项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9月,学校图书馆面积达20552平方米,有馆藏纸质图书数量71万多册,生均纸质图书81.87册;中外文报刊2300多种(其中专业原版外文期刊180多种),其中体育及相关专业期刊约占全部期刊总数的70%;购买了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期刊、超星电子图书、读秀知识库、国道外文专题数据库等电子资源;自建了本校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体育资源共享平台、中国体育年鉴数据库等特色资源;编辑出版《体育信息通报》(电子版);有电子图书数量达144万册。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5月,学校分别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泰国等20多国家和地区3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西密西根大学、泰国曼谷吞武里大学构建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体系,与英国阿伯泰大学合作开展本科2+2学分互认双学位项目。
广州体育学院是一本吗?
目前根据教育部门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广州体育学院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体育本科高等学府。有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等专业。
简介:
广州体育学院(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始建于1956年7月,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体育本科高等学府,也是建国以来国内较早专门从事体育教育的院校之一,隶属于广东省人民政府。是一所具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含体育学全部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医学门类的运动医学硕士点的在大学。是国家体育总局若干运动项目的高、中、初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单位,具有一级裁判员、一级运动员审批权。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占地面积432亩,下设有12个二级学院,开设有18个本科专业,拥有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全日制各类学生约8000人,有教职工550人。学校图书馆面积达2.06万平方米、藏书52.5万余册。
院系概况
截至2020年12月,广州体育学院下设12个二级学院,开设有18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
师资队伍
截至2020年12月,学院拥有专任教师415名,其中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24人,占比近八成,副高及以上职称172人,占比超四成。拥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和省级优秀教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人选”、“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和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学科体系
学院拥有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新闻传播学、运动医学等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新闻与传播硕士、体育硕士等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体育学一级学科、舞蹈表演、新闻学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新闻学等18个本科专业,其中,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新闻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专业是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3个专业是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休闲体育专业是广东省重点专业;特殊教育是广东省特色专业。
广州体育学院是几本院校?
广州体育学院简介
广州体育学院始建于1956年7月,是华南地区惟一的体育本科高等学府,也是建国以来国内较早专门从事体育教育的院校之一,隶属于广东省人民政府。是一所具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含体育学全部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医学门类的运动医学硕士点的在大学。是国家体育总局若干运动项目的高、中、初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单位,具有一级裁判员、一级运动员审批权。
学校自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5年成为广东省首批体育学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0年获得港澳硕士研究生招生权,2006年获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并与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和单项中心联合培养研究生,2007年招收国外硕士留学生,2009年成为广东省新增博士授权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与美国西密西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广州体育学院简介
广州体育学院始建于1956年7月,是华南地区惟一的体育本科高等学府,也是建国以来国内较早专门从事体育教育的院校之一,隶属于广东省人民政府。是一所具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含体育学全部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医学门类的运动医学硕士点的在大学。是国家体育总局若干运动项目的高、中、初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单位,具有一级裁判员、一级运动员审批权。
学校自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5年成为广东省首批体育学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0年获得港澳硕士研究生招生权,2006年获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并与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和单项中心联合培养研究生,2007年招收国外硕士留学生,2009年成为广东省新增博士授权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与美国西密西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专任教师400余名,其中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20余人,占比近八成,副高及以上职称170余人,占比超四成;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和省级优秀教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人选”、“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和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5月,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有19个本科专业,2022年2月,学校新增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广东省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3个,广东省重点专业1个,广东省特色专业1个;有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休闲体育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运动生物化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新闻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新闻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
广东省重点专业:休闲体育
广东省特色专业:特殊教育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运动生物化学、南拳、运动生理学、体育经纪导论、田径
学术科研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高校重点研究平台6个。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承担一大批国家级研究项目、省部级研究项目以及委托研究项目,获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项奥运会科技攻关与服务一等奖、多项省部级科技优秀成果奖和一大批科学发明专利。2018年,学校获批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其中1项为重点项目),2项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5月,学校分别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泰国等20多国家和地区3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西密西根大学、泰国曼谷吞武里大学构建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体系,与英国阿伯泰大学合作开展本科2+2学分互认双学位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