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2015郑开马拉松起止点
- 2、中国象棋的由来
- 3、全国学联新的114家团体单位名单
- 4、中国象棋谁发明的?
2015郑开马拉松起止点
2015年郑开马拉松(全程、半程)起点为郑州郑开大道白沙服务区,终点为开封午朝门广场(全程马拉松终点);
2015年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在郑开大道和郑东新区举行。副省长张广智、省体育局局长张文深、副市长刘东等出席起跑仪式。
非洲选手在这次郑开马拉松比赛中成为最大赢家。肯尼亚选手在整个比赛中获得了前三名男子和女子冠军。埃塞俄比亚的两名选手在整个比赛中赢得了两三个女子冠军。
这次马拉松吸引了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4.9万名选手参赛,参赛规模和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扩展资料:
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由中国田径协会、河南省体育局、郑州市政府、开封市政府共同主办,此前已举办8届,参赛人数由第一届的5600多人发展到目前的47000人。2013年,该项赛事被中国田径协会评为“银牌赛事”。
2015年,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以“跑·得劲”为主题,赛事由中国田径协会、河南省体育局、郑州市人民政府、开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吸引了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49000名选手参赛,参赛人数为全国第一,赛事规模再创新高。
赛事包括男女全程马拉松、男女半程马拉松和全国5公里小马拉松(包括情侣马拉松、亲子马拉松和团体马拉松)。
整个项目和中途项目均在正开大道举行,起点为正开大道白沙服务区,终点为开封市五朝门广场。5公里小马拉松项目在开封小宋城广场与金明广场之间举行,郑州在郑东新区CBD商务内环举行。
经过激烈角逐,来自肯尼亚的选手朱利叶斯·基里莫·梅塞以2小时14分17秒的成绩夺得男子全程马拉松冠军,女子全程马拉松冠军同样被来自肯尼亚的选手伊丽莎白·切科南·卢莫科尔以2小时35分49秒夺得。
男子半程马拉松冠军被来自郑州的“90后”小将金雨豪夺得,成绩是1小时12分13秒;女子半程马拉松冠军是来自河北石家庄的选手王佳丽,成绩为1小时17分42秒。
参考资料来源:
河南省人民政府网-2015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隆重举行‘
百度百科-2015郑开马拉松
中国象棋的由来
象棋曾被称为“象戏”。根据出土文物与文献,恰图兰卡在波斯库思老一世时发展成沙特兰兹,经丝路传入中国成北周象戏、在唐代成为宝应象棋,最后中国人在宋代改造成的中国象棋。有苏联学者发表文章,试图批驳印度起源说。1972年南斯拉夫历史学家比吉夫的专著《象棋-宇宙的象征》断定象棋首先出公元569年的中国(象戏),然后才逐渐传播开来。
但后来证实比吉夫此说错误,因为印度文献记载与出土实物三世纪前就有最早的象棋游戏恰图兰卡。晏殊的《类要》记载象棋是在三国魏黄初年间传入中国。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国际仍以印度起源说为主。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
古代《易》原有《象经》,或以《卦下易经》当之,惜已不传;但在清人的《易》著中,至今仍可见其传承的轨迹。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曾制《象经》(象棋经),文学家庾信曾赋《象棋经赋》及《进象棋经赋》。说明当时象棋已经在社会各界产生了普遍的影响。
扩展资料:
中国象棋起源于中国。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国科学文化史》中明确提出,国际象棋也是中国人的创造。他详尽地分析了中国古代游戏——六博与天文、象术、数学的关系,他说:“只有在中国,阴阳理论的盛行促使象棋雏形的产生,带有天文性质的占卜术得以发明,继而发展成带有军事含义的一种游戏。”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楚辞·招魂》中就对其形制以及玩乐方法作过专门记载:“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营并进,道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意思是说,用玉石(即蓖)做成的相当于骰子。
(即蔽)大小的象棋,每方共有6颗;比赛的方法是分曹并进。(指必须两人或两组对局联赛),相互进攻,逼迫对方于死路;最后是赢者“牟”(指成倍)取胜利。击败了敌兵(春秋时兵制,以5人为伍),而发出了胜利的欢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象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象棋
全国学联新的114家团体单位名单
田德民:
第十五届全国学联主席:田德民,直隶(今河北)曲阳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曲阳县青年抗日救国会副主任,中共曲阳县委宣传部部长,察哈尔省委青委青工部部长,张家口市委青委书记、青年团张家口市委书记。195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计划系。后任全国学联第十五届主席,共青团中央学校工作部副部长,第一机械工业部副司长、司长,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代所长。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胡启立:
第十六届、第十七届全国学联主席:胡启立,1929年10月生,陕西榆林人,194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北京大学机械系毕业,大学文化。 1956年至1966年任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时年27岁,正担任北大党委常委、团委书记。文革中受迫害直到1972年,之后,历任宁夏某县县委副书记、地委副书记、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主任,1982年入政治局,任中办主任,直至政治局常委,1998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现已退休。
1946年至1951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机械系学习。1951年至1956年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团委书记。1956年至1966年任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驻捷克布拉格国际学生联合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1966年至1972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后下放“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至1977年任中共宁夏自治区西吉县委副书记,固原地委副书记,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主任。1977年至1978年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1978年至1980年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席。1980年至1982年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市长。1982年至1987年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其间任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987年至1989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1989年至1991年任中共十三届中央委员。1991年至1993年任机械电子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93年至1997年任电子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1997年至1998年3月任电子工业部部长。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中共第十二至十四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五大代表;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伍绍祖:
第十八届、第十九届全国学联主席:伍绍祖,湖南省耒阳县(今耒阳市)人,1939年4月8日出生于西安。1957年至1965年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习,理论物理专业本科毕业、研究生肄业。
1965—1972;1979—1981(1981辞职,由清华学子林炎志—现吉林省委副书记继任)任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第一次担任全国学联主席时,年仅26岁,正在清华大学读研。1972年,调任王震同志处秘书,结束了在团中央的工作;1979年初,为恢复被林彪、“四人帮”破坏的青、学联工作,复还团中央任全国青联副主席、全国学联主席。在国防科工委的工作中,从普通参谋当起,经过副科长、副局长、副主任直到担任国防科工委政委、党委书记。1982年起,历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体委主任、体育总局局长,现任中直工委常务副书记。
195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任全国学联主席、全国青联第四届常委、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干部。1969年至1972年在河南的共青团中央机关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调到国务院办公室任王震秘书。1975年至1982年历任国防科委司令部二局参谋、科技部二局副科长、副局长。1979年1月12日借调到共青团中央,任全国青联第五届副主席、全国学联主席。1982年7月起,历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兼纪委书记;还任新时代公司副董事长、董事长。1988年10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12月底任国家体委主任、党组书记。199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国家体委改为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华体育总会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任体育总局局长、体育总会会长,并兼任党组书记,现任中直工委常务副书记。
袁纯清
第十九届全国学联副主席:袁纯清出生在湖南,13岁时,进入汉寿县第一中学学习。“文革”开始后,学校停课,袁纯清被迫回乡务农。1971年10月至1977年2月间,袁纯清先后在家乡汉寿县和常德地区的公安局工作。1977年2月,即将25岁的袁纯清作为最后一批工农兵学员,进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在北大学习期间,袁纯清曾担任共青团北京大学副书记,北大学生会主席,全国学联副主席等职务。袁纯清在毕业后即进入共青团中央工作。[
刘能元
第二十届全国学联主席 :刘能元, 江西于都人。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1983年后任全国学联第二十届主席、全国青联第六届副主席。1981年至1988年在北京大学经济系上学,曾任北大学生会主席、全国学联主席、全国青联副主席。1983年—1990年任全国学联主席,后任中国证监会呼和浩特证券监管特派员办事处主任、中国政监会上市部副主任,2002年至今任天津证监局局长。
宋军
第二十届全国学联副主席:宋 军,男,1961年出生,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1983年8月当选第二十届全国学联副主席。(现任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岳
第二十一届全国学联主席:杨岳, 男,1968年生,辽宁鞍山人,副教授.1990年—1995年7月任全国全国学联主席,大四时,以清华大学校学生会主席身份任全国学联主席,仅22岁。1993年5月当选共青团第13届中央常委。1997年任清华大学团委书记。第十四届北京市“五四奖章”获得者。1998年6月当选共青团第14届中央委员。2000年年初调任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副书记。2001年12月团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增选为书记处书记。2004年1月兼任全国青联副主席。2005年12月任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2006年1月至今接替赵勇任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
毛晓峰
第二十一届全国学联副主席:毛晓峰,1972年生,1986年入湖南大学,1989任湖大学生会主席。然后留校读研。是全国学联副主席省学联主席。1992年全国学联执行主席(即在团中央驻会),1994年去湖南锻炼(县委副书记)。24岁回团中央任副处长。
张菁
第二十二届全国学联主席 :张菁:1973年生,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本科毕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1995年(时年22岁)—2000年任第22届全国学联主席,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工作.
陈凯云
第二十二届全国学联副主席:陈凯云,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1996级硕士研究生。1995年当选第二十二届全国学联副主席.
申跃:
第二十三届全国学联主席:申跃,女,满族,1978年生,中共党员,。2000年7月当选为全国学联主席、全国青联副主席。1996年鞍山市第一中学毕业,1996年经免试推荐入清华大学学习,大学期间曾任班级团支部书记、艺术团舞蹈队团支书、系团委副书记、校团委组织部副部长等,现已直读博士生。任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
牟大鹏
第二十三届全国学联副主席:牟大鹏,1997年9月考入吉林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入学伊始,牟大鹏就是校园里的“新闻人物”。在大学生中间,牟大鹏绝对“突出”——一米九几的个子!挺拔魁伟,矫健敏捷,是篮球场上的明星,曾代表学校参加“吉林省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还是校辩论队的主力队员,机智儒雅,辩才滔滔。在1999年10月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赛”中他和三名队友一起为吉林大学捧回了冠军奖杯。他历任班长、商学院学生会主席等。2000年当选第二十三届全国学联副主席.
姜风鸣
第二十三届全国学联副主席:姜风鸣,男,内蒙古呼伦贝尔人,1975年出生,汉族.重庆大学学生会主席, 2000年7月当选第二十三届全国学联副主席。
张卫华
第二十三届全国学联副主席:张卫华,四川大学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专业1998级硕士研究生. 四川大学研究生会主席, 2000年当选第二十三届全国学联副主席。
刘凯
第二十四届全国学联主席 :刘凯,男,河南省焦作市人,1983年出生,汉族。1999年考入焦作市第一中学,2002年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刘凯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优异,追求进步,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共青团员、省三好学生、焦作市三好学生、市优秀共青团员和新长征突击手等称号;2000年参加河南省拳击比赛获亚军,2001年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参加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获省三等奖,参加河南省计算机竞赛获一等奖,并在高中阶段即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刘凯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担任校团委委员、校学生会主席和班团支部书记等职务,曾任《新空间》杂志社河南记者站站长、《中外少年》杂志特约记者,组织同学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多方面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到北京大学就读后,刘凯继续发挥自己在高中阶段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很快在众多优秀学子中脱颖而出。2005年初,刚上大三的刘凯,参加北京大学校学生会主席竞选活动,以很大的优势当选为北京大学第二十八届学生会主席。2005年至今任全国学联主席
荆伟
第二十四届全国学联副主席:荆伟,同济大学土木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同济大学研究生会主席、上海市学联副主席。土木工程学院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研究生。2005年8月当选为全国学联副主席。
程海涛
第二十四届全国学联副主席:程海涛,男,汉族,河南开封人,1983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获管理学学士,郑州大学在读研究生。2006年8月,作为全国学联二十四届二次会议代表,参加了全国学联二十四届主席团二次会议,并当选为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副主席。
齐兴达
第二十五届全国学联主席:齐兴达,男,1987年生,蒙古族,中共党员,辽宁阜新人,2006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已获得免试攻读直博生资格。曾担任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现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骨干志愿者。大学期间曾任汽63班班长、汽车系学生会主席,2009年12月当选为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本次全国学联大会上,齐兴达是大会主席团成员。
杨正沛
第二十五届全国学联副主席:杨正沛,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09级博士研究生,2010年8月当选第二十五届全国学联副主席。
中国象棋谁发明的?
现今通行的象棋,相传为唐代牛僧孺所制。刻圆木或牙、骨为棋子三十二枚,红黑各半。两人对弈,红方以帅统仕、相及俥、傌、炮各二,兵五;黑方以将统士、象及车、马、炮各二,卒五。弈时双方轮流行棋,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
象棋的棋子设置受到古代两军作战形式的影响,周朝时军队的基本编制“伍”是由5名步兵组成的,作战兵器也由弓、殳、矛、戈、戟5种为一组配合使用。这就是棋阵双方各有5个小卒的缘由。
扩展资料
象棋,亦作“象碁”、中国象棋(英文名Chinese chess),中国传统棋类益智游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时期已有记载。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主要流行于华人及汉字文化圈的国家,象棋是中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
此外,高材质的象棋也具有收藏价值,如:高档木材、玉石等为材料的象棋。更有文人墨客为象棋谱写了诗篇,使象棋更具有一种文化色彩。
2006年5月20日,象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