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什么时候体育节?
中国体育节是每年的8月8日。 将8月8日设为“中国体育节”,是重庆网友“博8341”在2008年8月12日提出的,提出后引起强烈反响。在2008年“两会”上,政协委员茅玉麟提出,为纪念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促进全民体育健身运动
体育节的标语
下面的都是,你从里面选吧。。。
扬帆把舵,奋勇拼搏,看我一班,气势磅礴!
再推荐几个:
生命因运动精彩,体育让梦想成真
地到尽头天为界,竞技场上我为峰
高二一班,永不言败
一班的人 一班的魂 永远的冠军 不屈的精神
花开不败,I can fly.
运动会口号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团结拼搏、争创佳绩
飞跃梦想、超越刘翔
挑战自我、突破极限
奋发拼搏、勇于开拓
展现自我、争创新高
奥运精神、永驻我心
强身健体、立志成材
顽强拼搏、超越极限
挥动激情、放飞梦想
青春无悔、激情无限
顽强拼搏、勇夺第一
挑战自我、突破极限
奋发拼搏、勇于开拓
遵规守纪、团结互敬
拼搏奋进、永远进步
历届全运会的主题口号
第一届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
第二届敢于胜利 善于斗争
第三届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第四届锻炼身体 锻炼意志 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第五届提高水平 为国争光
第六届冲出亚洲 走向世界
第七届以亚运精神办七运 以七运风采争奥运
第八届提高体育运动水平 振奋中华民族精神
第九届铸运辉煌 展中华风采
第十届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第十一届和谐中国 全民全运
第十二届全民健身 共享全运
第十三届全运惠民 健康中国
第十四届全民全运同心同行
体育节会徽及创作理念?
一:1.会徽是集中反映理念的视觉符号。上海世博会会徽是通过全球征集、专家评审而产生的。 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3. 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南北、东西轴线交汇处的核心地段,东接云台路,南邻南环路,北靠北环路,西依上南路,轨道8号线在基地西南角地下穿过。中国馆由国家馆、地区馆和港澳台馆三个部分组成。国家馆高63米,架空层高33米,架空平台高9米,上部最大边长为138米乘以138米,下部四个立柱外边距离70.2米,建筑面积约为2.7万平方米。地区馆高13米,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地区馆和港澳台馆将为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提供展览场所,展示中国多民族的风采及城市变迁。中国馆将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形象,让世界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两个展馆可以同时宽松地容纳7000名观众。2.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名字叫“海宝(HAIBAO)”,意即“四海之宝”。“海宝”的名字朗朗上 口,也和他身体的色彩呼应,符合中国民俗的吉祥称谓原则。“海宝”的名字与吉祥物的形象密不可分,寓意吉祥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4.上海世博会理念是沟通与融合、创新与进步、成就与体验、传承与未来、和谐与发展。 〔世博会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球沟通的平台,跨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是世博会一如既往的使命。世博会鼓励人类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世博会亘古不变的灵魂,有创新才有进步。 世博会为人类展示其最新的科技成就提供了一个舞台,人们在各种互动和体验中感受世博会的独特魅力。 世博会是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传承历史、探索未来为世博会注入了无穷的动力。 世博会开启了体现多元世界和谐共存之窗,和谐社会的缔造、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世博会永恒的主题。〕5.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6.河南是中华文化之源,是城市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河南的开封曾经是北宋盛极一时的汴梁城,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和兴衰,可以让世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得到全面的、有历史深度的诠释。 二:太阳能是使用量最大的绿色能源,中国馆、世博中心、主题馆等建筑都在屋顶、玻璃幕墙上安装了太阳能电池组系统,并与建筑本身完美地融为一体。“阳光世博”充分展示了我国太阳能利用技术水平,推动了我国“太阳能经济”发展。 三: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于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并于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对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以及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诸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四.全民健身全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少,全体人民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人民身体强健。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全民健身日1月13日下午,国家体育总局在京举行“全民健身日”新闻发布会。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副局长冯建中、群体司司长盛志国、政法司司长张剑以及在京各主要新闻媒体。 在会上首先由张剑司长宣读了国务院关于批准设立“全民健身日”的批复。在批复中国务院同意自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
关于体育节的资料 快啊,尽量在今天回答.....
奥林匹克体育节是美国全国性的体育节日,是以奥运项目的高水平竞赛为主要特征,由美国奥委会具体承办,迄今已经举行了13届。1995年7月21日,第14届奥林匹克体育节在美国的科罗拉多斯普林斯正式开幕,8月1日结束。参赛运动员3000多人,37个体育项目,另有5个伤残人体育项目,这是美国奥委会组织的最大的全国性体育竞赛。
今年的体育节分散在美国的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布拉德和丹佛三个地点举行。由于1978年首届美国奥林克体育节也是在科罗拉多举行的,所以舆论界都在议论:美国奥林克体育节在不断改革和完善的同时,也在寻根。
体育节组委会主席杰克·麦克唐纳声称:1995年美国奥林匹克体育节在科罗拉多和落基山脉地区向人们展现了美国最优秀的业余运动员的精彩表演。我们期待观众能超过以往任何一届。
7月21日在丹佛体育场举行隆重的开幕式,光是烟花就用了10万美元,在落基山地区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闭幕式在丹佛的依里奇公园娱乐中心举行,整个比赛有12项在布尔德举行;15项比赛在科罗拉多斯普林斯举行;11项比赛在丹佛举行。
美国奥林匹克体育节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轮流举行,意在促进各城市修建体育设施,特别是为那些不为大家所熟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使观众能欣赏到在美国露面不多的奥运会项目如:击剑、柔道、手球、乒乓球等。
体育节几乎成为美国体育的见证,1978年,美国奥委会主席罗伯特·凯恩在1900名运动员面前宣告了这个节日的诞生。由于美国对职业运动员更为关注,所以只有在奥林匹克体育节上一大批优秀的业余运动员才有机会成为媒介注意的焦点。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有许多美国体育超级巨星在这个节日上诞生,产生过激动人心的伟大时刻。
1979年体育节,上演了一场"冰上奇迹",来自美国各个高校的80名冰球好手各显其能,争夺美国冰球队的队服,美国优秀的体操明星康纳斯的出色表演使他获得了3块金牌,3块银牌和1块铜牌。
1983年体育节最辉煌的一刻是卡尔文·史密斯和阿什福德分别打破男女百米世界纪录,洛加尼斯在跳水比赛中得了第5和第6枚金牌。
1992年体育节在圣路易举行,那时离巴塞罗那奥运会为期不远,吸引了众多观众,人数达43万多人,门票收入达280万美元。人们欣赏到了杰西·乔伊纳的精彩表演,12岁的单人滑冰运动员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幼的冠军;篮球明星阿伦打破了奥尼尔的得分纪录;朱莉和格斯科维斯兄妹联手夺得8枚短跑道速滑金牌。
体育节上曾经出现过许多美国体育传奇人物,包括:布莱尔,格里菲斯·乔伊纳,卡尔·刘易斯,阿什福德,斯科特·汉密尔顿,吉米·格拉克,迈克尔·乔丹,查尔斯·巴克利,托伦特·迪马斯,桑德斯,托伦斯,米勒。不少参加体育节的运动员已经是大名鼎鼎的了,而更多的则是首次参加大赛的默默无闻的新手,象美国的雷顿就是在体育节上崭露头角的。
从1978年开始,参加体育节的美国运动员在6届夏季和冬季奥运会中共赢得344枚奥运会奖牌。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美国体育代表团共夺得187枚奖牌,其中的106枚是那些曾参加过奥林匹克体育节的运动员得到的。在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上,经历过体育节的运动员获得了11枚奖牌,而整个美国队只获得了13枚奖牌,他们当中甚至还包括轰动一时的布莱尔和克里根。
1985年鉴于体育节的影响日益增大,美国奥委会决定把原来名称"美国体育节"改为"美国奥林匹克体育节",名称改变的目的是让公众更好地理解体育节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促进作用,提高体育节的声誉。
现在离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不到一年的时间,本届体育节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反映出奥运会的特点。3000多名运动员分别代表北部、南部、东部和西部,就象奥运会上的运动员代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回想1978年首届体育节,那时仅有1900名运动员参加25个项目的比赛,比赛时间只有4天。如今,这项赛事已经引起了新闻媒介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初,只有80名记者进行采访,今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人数已超过1500人。著名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Prime Sports广播网对本届体育节的比赛和表演进行了全天24小时报道。
由于举办体育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少城市都希望能获得举办权,目前美国共有4个城市正在全力竞争,申办1997年和1999年体育节, 这四个城市是西雅图、里查蒙德、达拉斯和凤凰城。
如何设计体育节徽标
一、中国传统视觉元素与现代徽标设计
徽标设计作为现代视觉传达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将具体的事物、事件、场景和抽象的精神、理念通过特殊的图形表达出来。使人们在看到logo的同时,自然而然产生联想,从而产生对品牌的认同感。在整个企业形象的传递过程中,因其出现频率高,应用广泛,易于被人们认知和记忆。纵观现代设计史,许多著名的有创意的徽标设计无不在简洁、明了的形式美中蕴含着一个企业、团体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的内质。对一个企业和团体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现代徽标设计中,中国的造型艺术承袭了中国传统美术观。它有别于西方强调形象性、生动性的审美趣味,多不重“写实”重“传神”,在意境上追求“大巧著拙”的浪漫飘逸境界。它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它是绘形的,又是入神的;它是确定的,又是未定的。作品的意趣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的审美效果。近年来,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合于现代徽标设计,备受设计师们青睐。
申奥徽标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范:五星,五环,象形的中国结,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太极拳结合,使得标识如行云流水般生动和谐。作品在体现现代设计观念的同时,也折射出了本民族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历史文化特征。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徽标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
1、汉字在现代徽标中的应用:
古老的汉字跨越数千年时空,至今仍充盈着旺盛生命力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汉字是在象形文字基础上经过漫长演变而成的方块字。通过象形、会意等六种构成手段来传达特定的表意性。加之“图形化” “符号化”的表现特质,可以说是徽标的最原始形式。同时,甲骨文、篆、隶、楷等各书体不同的表征也为现代徽标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元素。
2010年世博会会徽,就是以汉字“世”为基础设计的,其中暗含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象征着“你、我、他”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汉字书法的“世”字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篆刻的“京”字可说是异曲同工,交相辉映。黑龙江电视台的台标用行书写就的“龙”字,狂舞欢腾的龙身极具阳刚之美,也彰示了龙的传人从 “或跃在渊”到“飞龙在天”的奕奕神彩。可以说汉字作为非常有效的设计元素与徽标以造型及内涵取胜是一脉相承的。
2、篆刻逐渐成为现代徽标的设计元素
篆刻是中国所独有的一个艺术门类。其朱文、封泥等不同的外在形式和历代印学家丰富多变的风格,使得篆刻艺术于方寸之间营造出万千气象。印是一种权力,也是一份职责,既是郑重的约定,又是对诚信的承诺。因此,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肖形印)作为徽标的主体图案,这在整个奥林匹克会徽设计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以古老的印信寓意着有数千年诚信传统的华夏古国的庄严承诺 “世界给我以信任,我给世界以辉煌!”
会徽印信中的篆字 “京”,代表青春焕发的古都北京,正以她开放的胸襟和吸纳万方、融汇古今的文化凝聚力,欢迎世界各族人民的到来。印信的阴文又将字形幻化为一个飞奔撞线、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员形象,整个造型体现了力与美的高度结合,神在象外,象在言外,言在意外。在运动中传达出人类体魄和精神的双重之美,是体育精神的完美诠释。
3、传统图形与现代徽标设计
从新石器时代西安半坡的《人面彩陶鱼纹盆》到汉代栩栩如生的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从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样到造型简约的秦汉瓦当,这些图形,形态各异,古趣拙朴。是中华民族在各个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形象诠释,同时也如实反映出了人们在不同时期的审美旨趣。许多为世界认同又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都从传统图形中获得了灵感。
香港凤凰卫视的台标就成功地借鉴了中国传统的凤凰纹样,并采用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的结构形式,一凤一凰振翅高飞,铿锵和鸣,将媒体的特点,以及品牌立意高远,领唱同侪的王者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至,用两只飞翔盘旋的凤凰形象代表中美两种不同文化的互补和交融,体现了融汇东西、荟萃南北的文化观念,具有明显的华夏文明的烙印。
中国联通的徽标是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的现代演绎。“盘长”源于佛教的“八吉祥”,本为“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徽标采用迂回往复的线条象征信息时代高度发达的现代通信网络。整个徽标易于识记且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情结,鲜明的形象所带来的高认知度,为联通用户的扩展和业务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徽标设计的影响
早在穴居和渔猎为生的远古时代,我们的先民就“仰则观以天文,俯则察以地理”,“远观诸物,近取诸身”,对宇宙和生命意识进行了溟溟的思索。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等各流派都纷纷阐释他们对世界、人生、伦理道法的见解,经时代的淘洗和积淀形成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基石。最具代表性的 “太极图”,其形式和理念就常常为设计师们所借鉴,如深圳主体公园“水上乐园”的徽标就是以“太极图”为基础设计的,并在“太极图”框架里加入了上下翻卷、生生不息的水纹造型,体现出“水上乐园”中主题“水”的形态千变万化的特点。它在强调动感、和谐的形式美的同时,蕴涵着变化统一、收放自如的哲学理念,传递着道家学说的“动静观”和“时空观”。
中国银行的徽标,造型简洁却寓意深远,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中“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并在造型上借用了汉字演化的构成手法和古代钱币的形状,中心的方孔以中线贯穿象征流通和联系,外圆则代表中国银行面向世界的国际化态势。集中体现了银行的行业特征和深厚的文化情结。
以上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在徽标设计中的应用,往往是多元并存的。如中国银行、2008奥运会、中国邮政等徽标都是书法与篆刻,具象与意象,形式与理念的有机结合。这种多元互补的设计构想不但增强了文化厚重感,而且有助于设计理念的延伸和视觉感染力的增强。
二、把中国文化融入现代徽标设计的重要意义
徽标是品牌形象的象征符号,浓缩着企业和团体的特征、信誉和文化。代表着品牌的价值。优秀的徽标不仅仅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而且,由于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本身也具有了不菲的身价。
如凤凰卫视的徽标,经专业机构评估价值达到了228.32亿元。耐克,其大部分产品都是由别的厂商贴牌生产的,却可以赚取数倍于生产厂家的钱,确切说它卖的是耐克的商标。并不是所有的徽标都能价抵万金,毕竟徽标的价值与企业的决策、经营诸多因素息息相关。而没有个性、创意和深层文化内蕴的徽标被忽视和湮没将会是必然的命运。因此,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实力的竞争,实际上也是品牌之间的竞争。
新一轮的经济崛起和文化复兴将在东方,许多有见地的思想家和设计大师曾这样说。5000年的文化底蕴,使"中国"这个大品牌有着永恒、智慧、神秘、工艺精湛以及无与伦比的创造力。这一系列富有诱惑力的价值,在“现代”的中国发展中却有渐渐磨灭的倾向。这足以警醒大谈国际化的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血脉。
如何以现代审美的全新视点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就象靳埭强先生所说“我们不一定要画上京剧脸谱,穿上龙袍,才能让人认出是中国人。”要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延其 “意”传其“神”,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徽标设计中得到更新和拓展。更可以借助徽标本身所特有的持久性和广泛影响力,促进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