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的设计理念
“中国脊”扬威北大“中国脊”,这是北大体育馆宏伟的建筑造型设计理念。它代表了民族之脊,北大之脊,国球之脊,建筑之脊,象征了中国人百折不挠的精神、中国现代教育、中国体育运动和传统建筑的灵魂。用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大屋脊与代表现代建筑的奥运会体育馆大空间的巧妙结合,实现了中国建筑的又一创新。
整个场馆结构最复杂的要数位于顶部的圆体钢屋盖结构了。屋盖是由旋转屋脊与中央透明球体组成的大跨度钢结构屋盖,远远望去,酷似一个正在旋转的乒乓球,这也正寓意了北大体育馆奥运赛事的使用功能。该屋面的中央球壳是矢高为7米、跨度为24米的球面,如何使屋盖的结构造型与建筑造型协调统一,成为整个工程结构设计中的难点。
面对这个难题,工程部门首次在国内的建筑设计中采用了NURBS技术完成该屋面的形态设计。同时还创造性地采用了自平衡的预应力桁架壳体,形成中央球壳的支撑结构。屋盖结构由下刚性环、中央刚性环、中央球壳、辐射桁架、水平与竖向支撑体系、檐口支撑体系、拉索支撑体系等七部分组成。整个屋盖工程将科技奥运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据设计人员介绍,这个场馆的屋顶是除国家游泳中心和国家体育场外结构最复杂的工程,钢件都是在空中完成屋顶的对接、散拼。所用钢材全部为无缝钢管,在形体处理中,充分体现了体育建筑内部功能与外形的联系,由旋转屋脊与中央透明球体组成的屋盖体现出体育建筑力的神韵,并与下部体块之间形成实与虚的对比。整个屋盖完全体现了通过结构表达建筑语言的思想。
鸟巢体育馆属于什么仿生创新法
北京鸟巢体育馆的仿生学设计鸟是春天的使者、人类的朋友,它不但有鲜艳的羽毛,婉转的歌声,还有 被誉为“天然艺术品”的巢。
鸟巢体育馆属于结构仿生创新法。
2008北京奥运会都有那些创新?
北京是一个缺水城市,利用创新手段节约用水,不仅是绿色奥运理念的体现,还将有效缓解北京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奥运场馆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是科技人员创新的一套科学利用系统。 据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丁建明介绍:该系统采用雨洪利用、中水回用、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等技术,可对奥运场馆污水和中水进行科学处理和重复利用, 使奥运场馆区平均雨水综合利用率超过80%,奥运场馆中水回用、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率达到100%。不仅做到污水“零排放”,还令中水、污水“资源化”。 电 大量采用绿色环保技术发电节能,是奥运场馆建设中利用科技创新手段的又一个特色。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等绿色能源技术的应用,使奥运场馆绿色能源供应比例达到了26%以上,是绿色奥运理念的具体实践。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杨伟光告诉记者:在奥运村微能耗建筑整体设计中,利用了太阳能光电、光热、地热、污水热能、风能、绿色照明、楼宇自控等20多项先进技术,大大降低了能耗,其采暖指标仅为北京市规定采暖指标的四分之一,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贡献率为65.7%,实现节能83% 。 而众多场馆建设中,太阳能利用效果更为可佳。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已在国家体育馆等7个奥运场馆中得到应用,总装机容量 600 多千瓦,年发电量58万千瓦时,可满足北京市近万人口一年的生活消费用电。相当于节约标煤17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70吨。 据悉,北京奥运场馆是世界上利用太阳能发电量最多的建筑群之一。 风 专业化、人性化设计,这是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中科技创新的第三个特色。承担2008年奥运会羽毛球、艺术体操比赛项目的北工大体育馆,是一个对空间环境设计要求很高的场馆。比如,羽毛球比赛中的挥球,艺术体操比赛中的抛彩带、抛彩球等动作对风速都有着严格的限制。而在北京最炎热的八月,在场内观众多达7500人的情况下,实现对场馆内风速和温度的严格控制,势必将造成室温的提升。 在场馆建设中,工程设计人员大胆创新,对体育馆采用了分层空调和席下送风的气流组织设计。通过对比赛厅的气流、气温的仿真模拟研究,实行了气流分区合理管理。于是,既减少了大空间的能源消耗,又可把比赛大厅内距地9米内的气流速度严格控制在每秒0.2米以内,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有效解决了观赛环境的舒适性要求与比赛对风速温度严格限制之间的矛盾。 奥运场馆的建设,把科技创新和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有机地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据初步统计,已经受理及已经批下来的专利,已达50项左右。这些从结构设计到新型材料,从施工工艺到质量检测标准等各方面形成的一批自主创新的成果,将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