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和“体验式”旅游渐成主流,体育特色小镇怎么做
在体育特色小镇探索开发过程中,以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整合、就业人口及休闲化消费的聚集、配套设施及服务的基础为依托,前瞻产业研究院结合相关项目经验总结出体育特色小镇的综合开发结构与运营模式。
特色小镇项目建设以体育产业链的整合为主,利用各种资源,突破原有的项目推进和开发时序,将后期导入前期,在进行策划规划设计的同时,引入后期的建造、成熟项目、营销、管理、服务、投融资等资源,提升相关项目的有效落地。在建设过程中,体育小镇的关键在于体育产业的培育,可以根据体育产业的相关特性进行延伸。
1、增加体育旅游产品供给。为此,旅游行业、企业应着重改善供给,提供更多热门体育旅游产品,同时要有创新精神,让旅游和体育实现更高程度融合,以增加旅游本身的刺激性、趣味性、观赏性、参与性、体验性。
2、打通体育与资本的链条。体育产业与资本市场必须打通,资本的介入、从业者的创新思维是让中国体育旅游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特色小镇的投融资规划就是重中之重。
3、体育特色小镇的运营模式。体育特色小镇应实现以企业主体,政府服务,政府负责小镇的定位、规划、基础设施和审批服务,引进民营企业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运营模式。
如何看待体育小镇?体育小镇的前景如何
数据显示,仅在2016年,国内进入建设阶段的体育小镇已经超过100个,2017年,这个热度持续升温。在这些小镇的规划蓝图中,自行车、马拉松、钓鱼、登山、冰雪等户外项目成为热门主题。
然而,体育是一个大范畴,再好的IP再好的群众基础也不足以单独支撑体育小镇,政府和地产商的角色就开始日益重要起来。2016年底,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20年,将在全国建成100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建成100家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等,体育旅游总消费规模突破1万亿元。几乎同时,浙江省政府发文推动培育特色小镇重大机遇、力争培育3—5个以体育产业为主要载体的特色小镇。
体育小镇在中国的发展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国内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但体育小镇在国外有丰富的案例可供参考。从美国圆石滩、法国勒芒的汽车运动小镇到新西兰皇后镇的户外运动胜地,再到法国沙木尼小镇的滑雪天堂,有太多成功经验可以汲取,但同时,也要总结前人的“教训”,别走弯路。
体育小镇等众多特色小镇,从商业地产角度来看,更多的是属于文旅地产。目前国家正值大力推动PPP模式项目,中央力推,地方热捧,资本助力。这种依靠公私合作来开发和管理项目的模式,一下子成为了一级土地开发和一二级土地市场联动的助推器。
体育项目,尤其是足球、高尔夫、马拉松等一些使用场地面积大的项目,成了圈下大块儿土地的绝佳武器!再加上体育天然拥有的健康、阳光、积极的标签和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体育小镇的火爆自然形成。对于很多企业和体育小镇的打造者而言,看中的本来就不是体育,而是土地。体育小镇怎么做不用,有体育小镇比较重要!
关键还是在“合理规划”、“落地实施”这两点上,找个好的规划机构做整理设计听重要的,如前瞻研究院之类的,具体能否成功还是要衡量到具体的资源上。
国务院发文支持体育产业用地 “体育小镇”成新风口?
为加快迈向体育强国,一系列政策“礼包”持续落地,包括明确体育产业项目的必要用地,建立运动休闲小镇的样本等,都可能成为投资的新风口。
体育小镇成发展新动能
今日下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考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体育用地需求,建立社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配建标准和评价制度。研究完善建设用地标准,在国家土地政策允许范围内,保障重要公益性体育设施和体育产业设施、项目必要用地,并依法依规办理用地手续。保障重要公益性体育设施和体育产业设施、项目必要用地。
将体育场地建设与各类建设相结合,加大体育场所与生活场景的融合,让“体育”渗透到生活、商业、娱乐的各个方面,扩大体育消费,借此壮大体育产业。对此,《纲要》指出,加强城市绿道、健身步道、自行车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健身公园、社区文体广场以及足球、冰雪运动等场地设施建设,与住宅、商业、文化、娱乐等建设项目综合开发和改造相结合,合理利用城市空置场所、地下空间、公园绿地、建筑屋顶、权属单位物业附属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纲要》还提出,要紧密结合美丽宜居乡村、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鼓励创建休闲健身区、功能区和田园景区,探索发展乡村健身休闲产业和建设运动休闲特色乡村。稳步推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开展定期测评,实行动态调整,打造10个具有示范意义的小镇样板。
“要使得体育产业的发展获得用地支持,这对于已经布局文旅产业和体育产业的企业来说意义是很大的。”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点评称。
实际上,国家政策层面早已显现出对体育产业的支持意图。早在2014年10月,国务院46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首次将体育产业发展定位为国家战略,并强调了体育的经济功能,这一政策吹响了体育产业迅猛发展的号角。
2017年5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下发《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到2020年,在全国扶持建设一批体育特征鲜明、文化气息浓厚、产业集聚融合、生态环境良好、惠及人民健康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2017年8月10日,全国96个体育小镇试点项目获批。
政策暖风一再吹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体育小镇可加强城市有机更新,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因此,发展体育小镇,已成各地政府推动经济发展重点考虑的政策选项和手段之一。
以江苏为例,2016年9月,江苏省发布《关于开展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到2020年江苏共培育20个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在此基础上,同年11月,仪征市枣林湾生态园、淮安市淮安区施河镇、昆山市锦溪镇等江苏省首批八个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公布。
体育小镇尚处在初级阶段
瞄准体育小镇布局,不少房企已经抢吃这块“香饽饽”。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中国恒大、万达集团、绿地集团、万科、雅居乐等20余家房企都已经在体育产业上有所布局,恒大、万科、碧桂园、雅居乐、奥山集团抢滩体育特色小镇。
严跃进表示:“体育小镇是一个新导向,目前市场的体量比较少,未来发展潜力大。后续运营中可以将体育赛事、体育教育、运动休闲结合起来,使得体育小镇的内容更加丰富,形成产业链条,打造出小镇样本。”
但是,目前,体育小镇处于新兴的概念,还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江苏省体育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力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体育特色小镇浪潮汹涌,热潮背后,是各界对新型发展模式的渴求。首先,国家体育行业转型,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并作为支柱产业,其中,小镇是体育产业聚集的最佳载体。此外,城镇化必须脱离地产绑架,地方政府寻求新的产业抓手。而传统地产不可持续,投资开发企业需要新的产业方向和增长点。
不过,在刘力看来,由于体育小镇不同于其他特色小镇,因体育产业的特殊性,无法套用传统地产开发思路。目前,市场上普遍缺成熟经验,少参考模式,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因此,发展体育小镇,需要迈过四道门槛。
刘力指出,门槛之一在于资源聚集。体育小镇必须集聚体育资源,但目前优质体育资源几乎都在体制内,包括人才队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行业最优秀人才都在体制内,而民间可获得的优质体育资源有限。基于此,体育资源集聚的门槛实际上是制度门槛,必须靠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才能整合体制内资源。而体育小镇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缺乏资源协调整合机制,只有通过管理机制创新,整合上层资源,才能协调部门与土地,汇聚政策,为小镇建设开拓空间。
此外,发展体育小镇门槛之二在于环境条件。小镇环境条件必须满足运动与健康两方面需求。体育小镇应具备强身、休闲和疗养功能。运动健康、慢病疗养、运动矫正与运动康复都可以成为体育小镇的主要健康产业,因此需具备三方面环境条件:体育运动环境,健康环境,健康服务。运动健康市场巨大,在刘力看来,运动矫正与运动康复将成为体育健康小镇未来的重点方向。
刘力指出,第三大门槛在于消费支撑。体育小镇需要足够的消费人口支撑,体育小镇的挑战就是通过产业升级把人留住。“消费人口门槛,其实是产品创新门槛,创新体验是用户黏性的来源,体育小镇策略就是以供给侧(体育服务环境)的产品创新,从而激活市场需求。”
此外,刘力还指出,发展体育小镇的第四大门槛在于市场主体,目前,体育小镇的投资运营缺少有综合能力的市场主体,“市场上有投资建设能力的大企业,多没有体育产业经验,而体育产业多数业态都很难盈利,但运动项目拉动的旅游消费、培训与课外活动消费、文化产品消费、周边产品消费,远远大于体育运动本身消费。因此体育小镇必须跨界融合,共生发展。”
刘力认为,体育特色小镇,不是体育场馆群,不是奥运村,不应仅仅堆积体育设施与比赛项目。体育特色小镇一定要跨界融合,要做“体育+”,这才是未来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
建设体育特色小镇 须纠偏“地产模式”等三种模式
今年9月,国务院连续发布两个文件推动体育产业发展,要求全国打造十个体育特色小镇的示范样板。体育特色小镇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自国家2016年提出发展特色小镇以来,盲目跟风使得小镇建设陷入“千镇一面”的尴尬局面。如何破解同质化和缺乏产业支撑的难题?如何打造名副其实的特色小镇?当然要从“特色”二字入手,纠正各类偏差与无效模式。重点要纠偏三种模式——“地产模式”、“烧钱模式”和“硬件模式”。
体育特色小镇成产业小镇新风口
为了落实国家体育强国战略,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初步选定96个国家级体育小镇示范性试点。
2019年9月,国务院再次强化示范引领,打造发展载体,要求全国打造十个体育特色小镇的示范样板,并且打造一批体育产业创新示范试验区。
而且,这次国务院明确要求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出台包括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支持体育小镇等载体的建设。扶持力度之大,堪比之前对于科技产业的支持。所以,可以说体育特色小镇是新的产业小镇建设风口。
一些体育产业较为先进的省市走在了前列。江苏省是全国第一个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省份,自2016年起,江苏省体育局创新性地提出“体育健康特色小镇”的思路和做法,采取省地共建模式,目前已有21个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在建设中。
套用文旅地产模板,但房地产模式走不通
目前国内众多的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表面上看是进展缓慢、缺少产业、缺少投资、缺少建设指标和配套政策等,深层次还是架构设计问题和对产业理解深度的问题。尤其需要重点纠偏的是以下三种模式。
一是“地产模式”。最突出的问题是缺少顶层设计和产业规划,往往套用文旅地产模板,以空间规划和营销策划代替产业规划。只是把体育作为特色标签,主要的投资回报模式指望房地产,而多数小镇选址偏远,房地产模式走不通;同时,所选择的体育项目又无法形成健康产业生态。
二是“烧钱模式”。大量体育特色小镇对体育产业缺少研究,把传统体育、竞技体育、体育场馆、赛事活动等体育元素作为小镇的产业支撑,把打造体育事业的模式套用到体育产业领域。传统的田径、三大球、羽乒等项目,如果缺少产品和服务的衍生创新,难以拉动体育旅游和消费,叫好不叫座,与特色小镇的客群定位错位,造成投资难以兑现。
三是“硬件模式”。还有不少体育小镇,缺少顶级体育资源,缺少龙头项目,无法形成产业拉动。虽然建设了大量场地、绿道、营地等基础设施,硬件很不错,就是没人流、没消费。引进的赛事等活动又往往影响力一般,投入很大,不可持续。从根本看,还是缺少重量级的产业头部资源。
以“体育+”模式,走跨界融合道路
体育特色小镇要素的核心是产业融合。由于体育产业难以依靠自身实现盈利,因此体育小镇必须进行跨界融合,采取“体育+”模式,共生发展。体育作为一个端口,通过产业吸引社会企业,以文化为特色,以产品为盈利点,催生巨大的品牌效应,其对旅游、家庭、培训与课外活动、文化产品、周边产品等方面的消费不容小觑。
江苏开创性提出七个“体育+”理念,具体模式包括:“体育+旅游”,“体育+赛事”,“体育+休闲”,“体育+制造”,“体育+培训”,“体育+健康”,“体育+互联网”。跨界方式与程度可分三个层次:类型组合、业态组合、产业组合。仅就体育项目内容细分,还可有不同类型的专业方向与特色主题。体育产业链条既要充实拓展自身相关的配套环节,也要深度嫁接其他产业。
特色小镇发展体育产业,必须抓住体育改革的契机,通过小镇管理体制创新、组织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创新,有效融合承接体育体制改革释放的优质资源。各地情况不同,创新路径不同,融合资源的模式也不同,需结合具体特色小镇的资源条件,探索创新结合模式。
国务院明确要求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要以创新引领。体育改革的突破口选在了体育特色小镇,而小镇的建设必须得到地方主政领导支持,土地、建设指标、税收等资源都不在体育部门,没有其他各部门的配合,没有创新性政策的支持,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不可能成功。这系列举措就是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
国务院继46号文发布5年之后,密集重磅发文,力推体育消费和体育产业的发展。重点解决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瓶颈问题,体育特色小镇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将成就一批先行先试的示范样板。
刘力(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研究基地江苏省体育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编辑 王海亮 校对 郭利
融创扒陆体育小镇在阿勒楚喀生态园落实了吗?
落实了。融创捌陆体育小镇项目是由融创集团和哈尔滨捌陆投资公司共同投资建设,项目建设位置在料甸街道辖区,长江路东、马回屯南、康家屯北、哈牡客运铁路以西区域,距离主城区20分钟车程。总占地面积约3.6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为20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00-300亿元。规划建设各类体育场馆、农耕体验馆、农业观光、温泉体验中心、配套商业及住宅等。
体育小镇名词解释?
体育小镇是我国推动现代化城镇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集运动休闲、文化、健康、旅游、养老、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空间区域、全民健身发展平台和体育产业基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相较于普通特色小镇的核心是引入了特色运动休闲项目,与体育产业相融合,打造具有地域特点的体育文化中心。
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满足群众日益高涨的运动休闲需求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贫困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抓手, 也是促进基层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推动全面小康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探索。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能够搭建体育运动新平台、树立体育特色新品牌、引领运动休闲新风尚,增加适应群众需求的运动休闲产品和服务供给;有利于培育体育产业市场、吸引长效投资,促进镇域运动休闲、旅游、健康等现代服务业良性互动发展,推动产业集聚并形成辐射带动效应,为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能;能够有效促进以乡镇为重点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促进乡镇全民健身事业和健康事业实现深度融合与协调发展。
重庆市璧山县龙兴体育小镇规划项目特色亮点有哪些?
重庆市璧山县龙兴体育小镇规划特色亮点如下:
1、以体育健身为核心,以休闲娱乐为辅助的休闲旅游综合体;
2、小镇规划建设了多个体育场所,包括室内游泳池、网球场、健身会馆、羽毛球场、足球场等;
3、未来还将配套建设商业区、极限体育公园、酒店公寓、山地体育公园及德辉两江体育馆等多个主题建筑群。
4、作为小镇标志性建筑的体育馆采用全玻璃设计,建筑内部由三边围合成庭院,一层主要是体育配套用房和乒乓球、台球等对层高、采光要求低的场馆,二层为最常用的羽毛球综合大厅、游泳馆以及花园庭院,三层、四层为健身俱乐部与室内天光网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