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体育的三块基石是什么?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欧洲近代体育形成了三块基石,这就是德国体操、瑞典体操和英国的户外竞技运动。
在德国,著名体育家顾茨姆斯在一所学校任教时,设置了各种体操器械,教学生练习单杠悬垂、越过跳跃器、上平衡台、爬软梯以及翻滚等各项体操动作。顾茨姆斯把当时称之为体操的各种体育运动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成11类,构成了德国体操的初步体系。他被称为“德国体操之父”。后来,另一位名叫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杨的体育家,继承和发展了顾茨姆斯的体操体系,形成了著称一时的杨氏体操。他把单杠悬垂发展为多种动作的单杠运动,并创造了双杠,改进了木马、跳跃器、吊杠和吊绳等体操器械。同时,他还领导修建体操场,组织“体操协会”,举办运动会。德国体操后来流传到许多国家,对近代体育的发展起了较大促进作用。
19世纪初,瑞典的学者也纷纷致力于体操的研究,并初具成效。1803年,一位名叫林德福尔斯的学者以“体操的艺术”为题写了一篇论文,将当时流行的体操分为“自然体操”和“人为体操”两类,又将人为体操分为军事体操、教育体操和医疗体操三类,这就是瑞典体操的初步体系。后来,林德福尔斯的同乡和同学伯尔·享利克·林总结了国内外体操经验,继承和发展了林德福尔斯的体操理论,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林氏体操。林氏把体操分为教育体操、兵士体操、医疗体操和健美体操四类,从而确立了瑞典体操体系。瑞典还于1814年创办了“皇家中央体育学院”。19世纪中叶后,瑞典体操流传到欧、美、亚三洲的许多国家。瑞典体操在世界近代体育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其科学性之强、流传之广、影响之大都胜过了德国体操。
19世纪当欧洲大陆风行体操之时,英伦三岛上却盛行着丰富多彩的户外运动。英国是个美丽的岛国,气候较温和,具有开展各种水陆运动的传统。随着资产阶级教育的发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便在英国的近代学校中活跃起来。
英国的户外运动项目很多,如射箭、高尔夫球、划船、障碍跑、跳栏跑、跳高、跳远、橄榄球、水球、旅游、登山、滑雪、滑冰、掷铁球、网球等等。这些户外运动多半有组织,有规则,并带有竞赛特点,已经发展到了比较高的规范化程度,对世界许多国家的体育运动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体育的重要特征是什么?简要说明这种特征形成的历史背景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除了宗教这一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外,奥林匹克运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文化现象。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6年。但在此以前,古奥运会可能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点在奥林匹克而得名。传说古代奥运会是由众神之王宙斯所创始的。第1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到公元394年共举行了293届。运动会每隔1417天即4年举行一届。后来人们将这一周期称为奥林匹克周期。随着近代体育的兴起,希腊人民希望恢复古代奥运会。在1859――1889年,希腊曾举办过4届奥运会,做了初步尝试。自1883年开始,法国人顾拜旦致力于古代奥运会的复兴。经他与若干代人的努力,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于1894年6月23日成立。顾拜旦制订的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强调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业余性,规定在奥运会上只授予优胜者荣誉奖,不得以任何形式发给运动员金钱或其他物质奖励。1893年4月6――15日,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基本上是每四年举行一次,这一周期被称为“奥林匹亚德”。按此周期算,则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间共应举办293届;但实际上召开的次数要少得多。不过,古代奥运会有规定,一个奥林匹亚德为一届,不管举行与否次数照算。
古奥运会初期,竞赛项目不多,所以前22届时间仅一天。后来随着比赛项目的增加,又延长为两天。从第37届增加少年比赛项目后,时间又延长到5天。其中第一天是开幕式,举行献祭和宣誓仪式,第二、三四天是比赛的具体内容,第五天是闭幕式,进行发奖和敬神活动。
古代奥运起源
古希腊是一个神话王国,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和曲折离奇的民间传说,为古奥运会的起源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传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祭祀宙斯而定期举行的体育竞技活动。另一种传说与宙斯的儿子赫拉克勒斯有关。赫拉克勒斯因力大无比获“大力神”的美称。他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不到半天功夫便扫干净了国王堆满牛粪的牛棚,但国王不想履行赠送300头牛的许诺,赫拉克勒一气之下赶走了国王。为了庆祝胜利,他在奥林匹克举行了运动会。
关于古奥运会起源流传最广的是佩洛普斯娶亲的故事。古希腊伊利斯国王为了给自己的女儿挑选一个文武双全的驸马,提出应选者必须和自己比赛战车。比赛中,先后有13个青年丧生于国王的长矛之下,而第14个青年正是宙斯的孙子和公主的心上人佩洛普斯。在爱情的鼓舞下,他勇敢地接受了国王的挑战,终于以智取胜。为了庆贺这一胜利,佩洛普斯与公主在奥林匹亚的宙斯庙前举行盛大的婚礼,会上安排了战车、角斗等项比赛,这就是最初的古奥运会,佩洛普斯成了古奥运会传说中的创始人。
奥运会的起源,实际上与古希腊的社会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前9-8世纪,希腊氏族社会逐步瓦解,城邦制的奴隶社会逐渐形成,建立了200多个城邦。城邦各自为政,无统一君主,城邦之间战争不断。为了应付战争,各城邦都积极训练士兵。斯巴达城邦儿童从7岁起就由国家抚养,并从事体育、军事训练,过着军事生活。战争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强壮身体,而体育是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战争促进了希腊体育运动的开展,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也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连续不断的战事使人民感到厌恶,普遍渴望能有一个赖以休养生息的和平环境。后来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签订了“神圣休战月”条约。于是,为准备兵源的军事训练和体育竞技,逐渐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
古代奥运记事
古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起,到公元394年止,经历了1168年,共举行了293届。按其起源、盛衰,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1)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88年,这一时期各城邦之间虽有纷争,但希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较发达,是运动会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公元前490年,希腊雅典在马拉松河谷大败波斯军之后,民情奋发,国威大振,兴建了许多运动设施、庙宇等,参赛者遍及希腊各个城邦,奥运会盛极一时,成为希腊最盛大的节日。
(2)公元前388年至公元前146年,开始衰落。由于斯巴达和雅典长期的伯罗奔尼撤战争(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希腊国力大减,马其顿逐渐吞并了希腊。马其顿君王菲利普还亲制自参加了赛马。随后亚历山大帝虽自己不喜爱体育活动,仍积极支持,并视奥运会为古希腊的最高体育活动开幕式,为其增添设施。不过,这一时期古奥运会精神已大为减色,并开始出现职业运动员。
(3)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4年,古奥运会由衰落走向毁灭。罗马帝国统治希腊后,起初虽仍举行运动会,但奥林匹亚已不是唯一竞赛地了。如公元前80年第175届奥运会,罗马经济规律就把优秀竞技者召集在罗马比赛,而奥林匹亚只举行了少年赛。这时职业运动员已开始大量出现,奥运会成了职业选手的比赛,希腊人对之失去了兴趣。公元2世纪后,基督教统治了包括希腊在内的整个欧洲,倡导禁欲主义,主张灵肉分开,反对体育运动,使欧洲处于一个黑暗时代,奥运会也随之更趋衰落,直至名存实亡。公元393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认为古奥运会有违基督教教旨,是异教徒活动,翌年宣布废止古奥运会。公元895年,拜占廷人与歌德人的阿尔菲斯河发生激战,使奥林匹亚各项设施毁失殆尽。公元426年狄奥多西二世烧毁了奥林匹亚建筑物的残余部分。公元522、511年接连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使奥林匹亚遭到了彻底毁灭。就这样顺延了1000余年的古奥运会不复存在了,繁荣的奥林匹亚变成了一片废墟。
古代奥运遗产
古奥运会虽然消亡了,但给人类社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古奥运会创造的竞技运动组织模式与奥林匹克理想和精神,对现代体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奥林匹克精神更为后人所尊崇和借鉴。古代“奥林匹克精神”主要内容为:
(1)和平与友谊的精神。古奥运会反映了人民渴望和平的意愿;在"神圣休战"期间各城邦人民可以自由交往、经商旅行,反映了人民对友谊的崇尚。
(2)尊崇公正、平等、竞争的精神。运动员赛前宣誓:“不以不正当的手段取胜!”既是一种社会对人的理想化的规范,也反映了人们对公正、平等、竞争的渴望与崇敬。
(3)追求人体健美的精神。古奥运会不仅是体能的比赛,也是健美的比赛,它体现了古希腊人的对人体健美的追求。
(4)表现“征服意示”的以取胜为快的追求奋进精神。古奥运会是古希腊人展示自我、表现自身价值的一种形式,运动员来到赛场,就是要胜过别人,成为冠军。这是一种鼓舞人奋进向上、不断探索和社会进步的可贵动力。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时期的近代体育主张及其作用和地位?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一部分官僚、军阀为求“自强”、“求富”,提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建立新式海军和陆军,设立学堂,派遣留学等,史称洋务运动。其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运动是中国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过程中的产物,但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中国出现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也吸引了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戊戌变法:又名百日维新, 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
辛亥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并且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辛亥革命是其中最伟大的一次革命,它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主张变法,推翻旧制,推动社会发展。
作用:促进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政治上,都打击腐朽的政治体制,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解体。
文化上,冲击了腐朽的封建思想、文化等领域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经济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政治、经济。
地位:洋务运动单纯学习西方器物,结果失败,戊戌变法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目的为挽救清 朝统治,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结果失败,辛亥革命是一场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统 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失败还是成功众说纷纭,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革命运动,使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近代体育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14至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的思想运动,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灿烂的思想文化、科学艺术之花绽开之时,也孕育了近代体育的蓓蕾。一些先进的思想家、教育家纷纷提出把德育、智育和体育结合起来的教育方针。
15世纪初叶的意大利,有一座建立在潺潺流水旁、翠绿草原上的校园,这就是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维多里诺创办的宫廷学校——“快乐之家”。比起当时那些高墙深宅内,阴森幽暗、死气沉沉的教会学校来,这里阳光明丽,空气清新,宽敞的校舍与优美的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这所学校在注重发展智育的同时,规定学生必须参加户外运动。维多里诺亲自带领学生从事骑马、跑、跳、击剑、游泳、射箭和球类运动等各项体育运动。此外,他还改善学生饮食营养,加强卫生设施,以全面增进学生的健康。维多里诺被后人誉为“第一个新式学校教师”。
继维多里诺之后,1517年,有一个年轻的神甫马丁·路德发起了宗教改革运动。在他推行的教育方式中,体育占有一定的地位。他在致政府官员的信中写道:“古人已慎重考虑与妥为安排,认为人们应该练习体操,这样才不致使人养成尚浮华、不贞洁、好吃、放纵与赌博的习惯。所以有两种康乐使我最感愉快,那就是音乐与体操。前一种将内心所有的牵挂与忧郁驱除干净,后者使身体产生弹性并能保持健康。”路德在此不仅注意到了体操可以增强体质,而且看到了它对培养道德品质的作用。
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后期,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的观点,主张学校要设置宽广的运动场,采用游戏和其他体育运动来增进学生的健康。他首创了体育教学的班级授课制,即流传至今的分班上体育课制度。现在各国学校普遍实行的课间自由活动,课间操制度,也是从他那里继承和发展而来的。
此外,17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兼教育家洛克、18世纪法国著名学者卢梭也都是近代体育的积极倡导者。洛克明确地把教育分为体育、德育和智育三个部分,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卢梭也指出:“教育的最大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剂”,做到“身心两健”。
随着近代体育新篇章的揭开,体育以它崭新的面貌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近代体育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过程和欧洲工业革命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我觉得应该也就欧洲工业革命之后,然后就确立了在世界范围内的市场体系,为近代体育的一个传播奠定了基础,如果说没有这个工业革命,那么欧洲就无法在世界范围之内传播近代体育,毕竟就没有可能能够把它的影响带到世界各地。
中国体育发展的近代史
前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历经长期挫败,面对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掠夺的严重危机,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忧患意识深入人心。当时一批政治改革家推动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积极探求中国积弱不振的根源与如何救亡图存的有效途径。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中国近代体育开始产生和发展。中国近代体育只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100多年里,西方体育开始传入中国,并逐渐得到普及与发展;在这100多年里,中国传统体育在不安定的环境中艰难地奋进;中国体育在这两大不同体育体系的相互排斥与相互吸收中走过了它的近代发展历程———留给人们的是一部恢弘而艰辛的近代体育发展史。毫无疑问,体育不仅仅指向个体,它更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意义,包涵着特定时代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和理想追求。中国的近代体育所包含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体育自身,我们要把近代中国体育放到一个更为开阔的、更为深远的历史背景中加以研究。对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而言,体育更是承载了国人对于民族复兴之渴望,体育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甚至是国家强盛和振兴的象征。因而,我们不能仅将注意力放在1904年《癸卯学制》以后学校体育制度沿革、体育政策法令的颁布以及个别教育家的体育思想等具
近代体育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这其中有什么故事呢?
是在14世纪的时候开始被重视的。在近代体育的发展过程当中,出现了三次思想运动,也是由于这三次思想运动,加强了人们对于体育的重视,加强了人们对于体育的发展,这三次思想运动就是,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