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更好地上好体育课的方法有哪些
一、体育课堂教学中设置疑问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法较多,如"悬念式设疑",在课的一开始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而且自己通过亲身体验把问题解决。如在上短跑课时,蹲踞式起跑动作预备时为什么后腿不能蹬直?50米跑你是否清楚自己跑多少步才能跑完?步幅与跑的速度快慢有什么关系?等等一系列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比只单独强调学生怎样做效果更好得多。
二、教学方法要兴趣化,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的走、前脚掌着地的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又如在游戏换物赛跑中,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对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一次提出不犯规为胜,第二次加上谁的队伍排得好为胜,第三次再加上谁跑得快为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来吸引学生完成游戏任务。同样在跳绳、拍皮球活动中,当学生拿到绳子或球时,多么想自由地活动。教师可以在完成规定的任务后,给学生1-2分钟时间去发挥各自的才能(各种各样的跳法或拍法)。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内容。
三、体育活动课的选择性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落实素质教育。逐步推广落实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根据这一文件精神,我校在高年级从1998年秋季开始实行了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改革。主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和比例做了较大程度的调整。有三分之一的课程改为"体育活动课"。在体育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加大学生喜欢的娱乐体育活动和教学竞赛课程安排,突出"体育活动课"的活动为主的教学特点。是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满足,从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在身体素质、跳绳、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的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通过活动课进行大量的运动实践,使学生了解了一些体育竞赛知识和规则。学生也在活动中体会到体育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身心,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拚搏的精神。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一些新的手段和方法,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为更好地完成体育课堂的教学任务,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小学体育课应该怎么上
当别人推着孩子“鸡血”那些长大后根本用不着的课程时,更有远见的家长愿意花重金送孩子玩运动。尽管他们心里有数,大部分孩子都不会成为专业运动员,但是他们知道,从体育运动中学到的东西,够孩子受用一生。
让孩子积极上好体育课并不代表你希望他未来能凭体育特长获得奖学金,或者成为专业的运动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管是童年还是青春期,体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运动能帮助孩子建立与他人的联系,让他们学会珍惜和成年人之间的关系,获得自信心,以及为自己设立目标、完成目标。
现在有很多家长会让他们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参加运动队,梦想着他们有一天能成为体育明星。他们在心里悄悄地盼望孩子能在大学获得全额奖学金,有朝一日能参加奥运会,或者成为一名专业的运动员。
而事实是,能实现这些梦想的人不到总人口的1%。 所以,对于剩下的99%的人,他们的孩子可能很擅长运动、处于平均水平,或者对运动完全不感兴趣,我们应该心里有数,他们最终都不会成为从事这些运动的专业运动员。
然而研究却表明,从体育运动中学得的其他东西,是孩子能够受用一生的。
新课改下如何上好体育课
在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下,体育课教些什么,该怎样教?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只有课程标准,没有现成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参考书,对于我们体育老师来说是一个考验,也一个挑战。一堂好课的标准在于教师如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如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学而不疲,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这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因此,作为课改中的教师要加强教学和研究,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选择、更新了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并结合本学校的特点,在体育课教学上大胆做一些新的尝试。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 一、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创设探索的空间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让想象插上翅膀,让学生驰骋于想象的空间,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创新的空间。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励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是新课改下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1、教会学生思考与探索的方法 从问题入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让学生去思考探究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是我惯用的教学手法。如学习立定跳远时,为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立定跳远的技巧,我依次提出问题,青蛙、小兔、袋鼠、分别是怎样跳的呢?给同学们去思考去尝试。然后再让他们进行比较分析,看看哪一种动物跳得远一些,为什么跳得远?手臂向前向上的摆动是不是可以帮助身体向前向上跳跃呢?让学生通过这些疑点不断去尝试练习、去思考和比较,对立定跳远的技术要领和学习方法,将得到进一步了解和初步的掌握。所以说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获得探索成功的喜悦感和满足感。 2、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倾斜。给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和表现机会,凡是学生能观察的就让学生观察,凡是学生能动手操作的就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人人动脑、动手、敢问、敢说,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通过体脑并用,自主探索,自主学练,认真总结,主动获取知识。例如在鱼跃前滚翻教学中,设计了如下问题:鱼跃前滚翻与立定跳远的起跳动作有什么区别?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去体验,去领悟,去排难释疑,从而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选择性、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学生的独立人格,这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最基本的态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考,亲身实践。 二、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参与。 体育课要紧绕课程标准、教法灵活多变、气氛生动活泼来设置。为满足学生的个性追求,让每一节课上得有声有色,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学习是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练、练中长知识。这一理念,围绕这一理念,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法。例如:情境教学法。即为一堂课创设一个情境,让每位学生都融入到课的游戏情境中去,使学生感觉到他们是在游戏而不是在上课。新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以问题带动兴趣,以兴趣解决问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为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了以下几点做法。 1、通过教与学的改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教学方式的改变。新课程标准并不是把传统的都去掉,而是把发展学生放在第一位,在这一新理念的体育教学下,关注每一名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学习需要。作为体育教师,必须紧紧围绕新课改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这一主线来开展各种师生互动。为此,我们要尽量做好五要三不这一教学环节。五要即:要尽量提高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率;要尽量激发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要尽量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教材外那无边无际的运动空间;要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锻炼的空间;要尽量宽容、对待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合理的挫折、失败。三不即:不轻易否定学生;不挖苦、斥责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的快乐,这就是新课改下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与归宿。 (2)、学习方式的改变。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差异等来构建不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评和互评去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例如,《篮球原地及行进间运球》一课,教师的设计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同伴的合作、共同探讨等方式去尝试,学生在尝试过程中,通过自己感悟、同伴的交流去逐步掌握《原地及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真正掌握原地拍球,应拍球的什么位置,球才能不断弹起;向前、向后运球,手拍球又是什么部位,才能实现前进、后退运球的技能。这种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学生活动的思维不仅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而且使学生产生了继续学习的愿望。同时,学生与同伴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学会了理解他人,学会了与人共处、协调与他人的关系,从而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 生喜欢体育课的情感。 2、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动力。在设计活动时,要坚持趣味性原则尤其重要。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趣味,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例如斗鸡游戏活动,把游戏设计成学生喜欢的揉道的情景,学生们活动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否则枯燥的斗鸡活动会令学生们感到乏味。又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让学生模仿兔子跳和蛙跳的动作进行练习,迎合学生的心理爱好,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逐渐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造力的目的。 3、多用合理的语言与肢体动作给力予学生。 当学生们在活动中表现得出色时,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赞许、微笑、点头、竖大拇指,这是对学生表示出一种有声和无声的赏识和赞扬,一两句简单的好或很棒、我很喜欢,都会使学生心理上和自己的努力上得到满足。对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要经常对他们说:你能行、老师相信你是能成功的等语言进行激励。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分层次培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考虑不同能力学生的不同需要和体能的差异。对课的设计,我们要改变过去传统教学那种一刀切的做法,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对发展水平不同、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对那些体育基础和运动能力较好的学生,我们要适当提高学习难度,让他们玩得有乐趣,对那些动作发展较差的学生则降低动作学习要求,只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跳台阶活动中,我们可以提供几种不同高度的台阶,让学生自由选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高度进行练习,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增加高度。教师只是起到引导、鼓励、保护学生的作用。 四、做好教学评价和课后反思 体育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采取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与学生互评等方式进行。评价中,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能力发展为主要评价目标。通过教学评价,不仅有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了具体、准确的教学信息。更能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主动的参与,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评价和锻炼学生 相互合作的能力,是每位教师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而课后反思,同样对每位体育教师今后的教学也是非常必要。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得说过: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所以说,教学反思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表明:很多体育教师在课的准备和设计方面较为重视,但在课堂教学后的反思和总结方面就做得很不够,这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及时反思教学过程的成败和得失,是积累教学经验、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具有可行性、合理性和创造性,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我在新课改下的新的体会和尝试,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抓住教改这一契机,探索出更多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新方法,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