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北京体育大学的历史沿革
1952年,教育部遵照国家政务院关于“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学校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指示精神,决定创办中央体育学院。同年7月,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成立中央体育学院筹备处。徐英超教授任筹备处主任。直属教育部领导,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业务指导。
1952年11月,国家体委成立,中央体育学院筹备处在国家体委领导下开展工作。
1953年8月,高等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体委联合通知,确定“以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为基础在北京成立中央体育学院”。
1953年9月,中央派钟师统同志任院长。学校归国家体委直接领导。 1966年6月11日,北京新市委派国家体委工作组进驻该院。并成立“北京体育学院革命委员会”。自此,学院进入了动乱时期。
1967年3月,造反派夺取该院党、政、财、文大权宣布成立“院革命委员会”。自此,该院全面陷入瘫痪,教学、训练、科研和招生等工作均告中断。
1968年8月,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该院,实行领导。总指挥:张昭勋(军宣队)。
1969年11月调整革委会成员、主任:魏新民(军宣队)。
1970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下达通知,责成该院举办青训大队,为国家培养优秀青年运动员。
1971年,招收学员398名。这批学员中有曹慧英、杨希。1972年,招收两年工农兵学员,设72级办公室。1972年2月28日,国家体委军管会撤销,该院归国家体委和北京市双重领导。
1973年6月,经北京市委批准,成立中共北京体育学院核心组,恢复党对学校的领导。核心组第一组长:钟师统;第二组长:赵斌。
1973年,行政机构有院办公室、政工组、教改组、后勤组、72级办公室、体育系、运动系、短训班、外训班、射箭队。
1974年12月16日,国务院同意将原来由国家体委领导的北京体育学院,改由国家体委和北京市双重领导。分工是:北京市负责领导教育改革和党政工作;国家体委负责领导干部调配、专业设置、招生、毕业生分配、科学研究、财政经费、基建、设备和器材供应等工作。 197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批转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统一领导,分散管理的决定的报告》,该院又列为全国重点学校,隶属教育部和国家体委领导,以国家体委为主。
1985年9月,调整院级领导班子,实行院长负责制。学院由此建立院长全面负责,党委保证监督,群众民主管理的领导体制。群众民主管理主要由教职工代表大会体现。
自1986年起,大部分教研室归各系领导。
1992年,国家体委党组和北京市委决定该院领导体制改为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即党委集体领导,院长全面负责。
1993年12月北京体育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993年12月11日,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
1994年1月,国家体委党组正式任命该校领导班子成员。
1995年1月9日,学校对部分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将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高教研究室合并为校长办公室,对外挂三块牌子;党委组织部与统战部合并为党委组织部,对外挂两块牌子;成立学生工作处,将教务处、人事处的职能部门有关学生工作的职能划归学生工作处;老干部管理处更名为离退休人员处。
1995年9月,根据国家体委体人字(1995)356号文件,撤销“国家体委干部培训中心”将其职能划归北京体育大学;成立“国家体委干部培训中心”,由北京体育大学管理。撤销北京体育大学管理系,成立“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院与培训中心为一套机构,对外挂两块牌子。
1996年1月,成立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培训中心。该中心与武术系为一套机构,一套领导班子,对外挂两块牌子。
1996年4月,成立北京体育大学附属中等武术学校。
1996年5月,在原训练竞赛科的基础上,成立训练竞赛处。
1997年,生物科学系更名为人体运动科学系。
2004年底,学校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对部分机构和职能进行了调整,中层干部聘任工作启动,并于2005年初完成聘任工作。
2004年启动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学科建设和教研室建设工作;增设本科英语、表演专业;成立“项目部”标志着设在该校的备战北京2008年奥运会部分项目的国家队训练、科研、生活等设施建设全面启动。
2004年该校师生校友共计161人入选雅典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9枚。
北京体育大学是985院校还是211院校?
北京体育大学是211大学,但不是985大学。目前教育部门不再接受211和985大学申报,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北京体育大学(Beijing Sport University)由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首批”世界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进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的高等体育院校。学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简称北体大。学校筹建于1952年,1953年举行开学典礼,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
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占地面积约7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共拥有室内外训练场馆近100个;设有25个二级教学单位、22个党政职能部门、2个群团组织单位、3个科研平台单位、9个教辅及其他单位;开办41个本科专业;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3000余名,其中本科生9600余名,研究生3000余名;学校已与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的157所国(境)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为106个国家培养了留学生15000余名。
教学建设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科建设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53年,它是中国国内最早培养体育专业研究生的最高学府,是全国体育系统中第一所博士学位和第一批硕士学位的授予院校,也是最早被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为可向海外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学校。国家体育总局2002年12月正式批准北京体育大学成立研究生院。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优秀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优势学科及专业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体育学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合作交流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自建校以来,学校已与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的147所国(境)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为106个国家培养了留学生15000余名。先后授予克罗地亚前总理、克罗地亚奥委会主席兹拉特科·马泰沙(Zlatko Matesa)博士学位;授予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Jacques Rogge)等8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学位;授予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Thomas Bach),国际滑雪联合会主席吉安·弗兰克·卡斯帕(Gian Franco Kasper),世界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凯斯尼斯(Kate Caithness)等8人“名誉教授”称号,授予国际奥委会高级顾问吉尔伯特·马吕斯·费利(Gilbert Marius Felli)“客座教授”称号,并聘为奥林匹克运动学部“名誉部长”。
师资队伍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034名,其中专任教师720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20名,在中国中国国内外各类体育组织任职人员230余人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3个。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硕士生导师240多名,博士生导师近90名。
学术科研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拥有教育部运动与体质健康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能训练与身体机能恢复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159项,其中包括“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1项、主动健康与老龄化应对重点专项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获奖276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
全国共有211大学有112所和116所的区分,因为有4所院校分别拥有两个校区,地方会分别统计;39所985大学,其中北京有26所211大学,8所985大学。
北京211大学名单: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985大学名单: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985、211工程介绍
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985和211的区别
定义不同
985大学即参加“985工程“的大学,即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11大学即参与“211工程”的大学,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实施时间不同
1999年,“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1995年11月,211工程正式启动。
涵盖大学不同
985大学都是211大学,但211大学不一定是985大学。
建设内容不同
“985工程”建设任务为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
“211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部分。
北京体育大学是几本?
北京体育大学是一本学校,北京体育大学(Beijing Sport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简称北体大,由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学校规模:
学校占地面积约7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共拥有室内外训练场馆近100个,设有25个二级教学单位、22个党政职能部门、2个群团组织单位、3个科研平台单位、9个教辅及其他单位,开办41个本科专业。
学校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3000余名,其中本科生9600余名,研究生3000余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怎么样啊?
作为一名过完第一个学期的大一新生,终于可以回答啦,以下的内容仅供学科生(运人)参考。
北体有术科生学科生之分:纯文化考上来的是学科;有运动技能的是术科。本人是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的。上高三的时候就想来北体的这个专业,最主要的是对这门课非常感兴趣,然后分数线也没那么高,所以最终很顺利地来到了这里
对于学校条件呢,北体还是很有槽点的。在这里,有的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图书馆,一个拥挤的教学楼,一个高峰期找不着座位的食堂。而且,图书馆和教学楼都是在晚上十点左右关门,所以很多人说北体没有什么学习氛围也并非恶意,因为事实确实如此啊..希望学校在扩招的同时也努力保证一下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质量吧.. 我相信很多体大的学子都能列举出很多值得吐槽的地方。
但是,毕竟,这又不是隔壁清北,在北京这样的条件也不错了,北体作为一所211大学,中国体育最高等学府,学校优秀的学生非常多,讲真,我身边不乏很多高考失利才来到这里的,既来之则安之,觉得不合适就回去复读嘛, 我来到这里的时候,确实也没有报多大期望,我只想着能尽力就好。但是体大却给了我惊喜。在这里你真的会发现体大的氛围就是与别的学校不一样,大家都是处处散发着活力、走路带风的年轻人。
学校体育资源丰富,就是在体育方面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都很厉害,你能想象到关于体育的一切这里都有,但也不是没人能敌,比如说清华在某些硬件和学术方面胜过我们。但是清华太难考啦,能考上清华也不会来问北体了…有的时候我们可能或开玩笑或认真地去按照隔壁清北的标准严格要求我们的体大,也是说明了我们对体大未来的美好期望吧,至少我们体大并非无药可救,也希望北体的管理者们也能认识到这一点,继续造福每个体大学子…
学校里老师很好。不涉及老师人品,好老师坏老师哪里都有。我说的是因为很多学术性大学,老师本身也要做研究,所以经常会有老师沉迷自己的课题,教学一团糟这种,但我读的院系因为学术空间实在有限,老师对教学抓得就很严,学生下限会比较高一点,挂科很少。
说实话,教育资源永远是稀缺资源,有能力抢到更好的资源当然不用来这里将就,能力有限只能达到这里也没必要抱怨,多大的胃口吃多少饭,虽然学校管理偶尔会做很让人无语的决策,但是确实这个学校享受到了国内在体育教育方面最顶尖的资源。另外,作为一个跳板,这个学校从某种方面来说还是很合格的,在这里“卧薪尝胆”四年,也有很多从这里走出去的优秀人才,如果你想利用211的优势还有要来帝都上学的话 北体真的是相对而言最容易的了。
北京体育大学怎么样?
如果是体育特长生,并且以后也想着往体育这方面发展,以体育为事业,那么来北体绝对没错,但是如果说进北体学文科,或者其他的非体育方面的专业,我觉得还是不要来了,毕竟北体偏科也是很严重的,除了体育类专业,好像没有其他任何一专来还能拿的出手的。
北体是体育类学校中唯一的一个大学,也是咱们国家很多运动队的训练场,想要往体育方面发展的话,来这里绝对没错,北京帝都资源那肯定是最好的,但是也只有体育专业好而已,其他的如果高考分数可以选择,最好还是不要来这里了,选选其他同等分数的其他学校吧,就算是不在帝都也没有关系。
在说到学校食宿问题,学校去年才开始陆续的给宿舍楼装上空调,想起去年在大热天装空调的时候,学校居然有让男生女生分开睡教室、食堂还有图书馆的事情,想想可能全国首例吧。食堂呢一般伙食也一般,很多刚来吃上个把月,就基本都是泡面外卖为主了。
但不管如何,体育类学生的就业还是很好的,毕竟很多学校还是需要体育老师的。
北京体育大学校园内有哪些地标性建筑?
已经在北京体育大学读了两年书了的在读生,和大多数北京的大学对比,校园的地标建筑还是很不错的。让我带你们去看看吧。
第一站:综合馆
综合馆是学校最大的篮球比赛的场地,位于毛门边上,旁边有一个侧门可以进出北体,我在大一的时候在综合馆看了中澳的篮球比赛,综合馆也是学校举办新生开学典礼、体检的场所,很多学校的大型活动都是在这里举行的,是大学生活动中心。看台分为两层,旁边有一个附属馆是用来羽毛球培训,在拍单招的时候有机会进去了解了一下,综合馆的图片也印在我们校园卡的背景图上。
第二站:冠军之路
60多位来自北体的奥运冠军们在这条路上留上了自己的脚印,北体“冠军之路”是对体育精神最好的承袭。最近武大靖的脚印也将加入到冠军之路的队伍中来,冠军之路作为北体建筑物中间一个被植被、喷泉围绕的静谧小路。是很多北体学子早上晨读,与同学朋友之间进行英语角的好去处。这条路位于教师办公室和游泳馆、网综的中间,每次去往场馆上体育课的时候都会看到这条路,是北体为数不多可以让人安静下来的好地方。
第三站:英东田径场
英东田径场是北体最大的田径场,被东西两个田径场包围着,是霍英东先生为北体大捐赠的,很多周围的居民和学生每天晨跑的打卡点,每年的运动会都是爱这里举办的,作为有小亚运会之称的北体校运会在这个田径场一年又一年的发光发热延续下去。去年的流星雨,英东田径场也成为了北体学子一起打卡流星雨的必去点,凌晨两三点,好多人聚在英东田径场一起等待流星雨的到来。
第四站:国家训练基地
国家训练基地是为国家运动员进行日常训练的地方,也是所有设备设施最完善的场馆,不少奥运冠军在这里诞生,在北体两年也有幸看过里面的样子,墙上的标语很燃,周围的人都在很刻苦的训练。国家训练基地的周围每年都会开一圈月季,各种颜色的月季簇拥在一起,很多北体人都会在花前拍照发朋友圈。门口有两个巨大的喷泉,看起来很宏伟,与整体的建筑风格搭配一致,门口摆着一个举火炬的雕塑,寓意着奥运新星从这里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