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有哪些措施?
- 2、上海一初中开11门体育课,具体都有哪些课程?
- 3、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趋势?
- 4、上海一初中为何会开11门体育课?
- 5、如何看待我国取消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这一政策?
- 6、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有哪些措施?
因为以往我们的体育课程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忽视了体育教学的目标。即使是有目标,教学也偏离了目标。我们这一次的体育课程改革,其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这就强调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体现了健康的重要意义,也就是说,我们的体育教学是为学生健康服务的。所以,把原来的体育课程加进了三个字,现在叫体育与健康课程。
要说明的一点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不等于原来的健康教育课程。这从内容上可以看出来,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是有关健康的内容,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的整体健康为主要目标的。这个定义很清楚,我们的体育课程今后还是以身体活动或身体练习的方式,为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但不是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与原来的体育课程的内容合二为一的课程。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仅仅是一个主要目标。而不是一个主要内容,当然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肯定有一些健康的内容。
上海一初中开11门体育课,具体都有哪些课程?
攀岩、滑冰、击剑、咏春拳、射击、排球等。
上海格致初级中学连续几年的调查显示,自从开启这些体育课后,学生体质健康数据连年上升,最新的2019年度学生满意度调查,体育课喜欢程度高达98.46%。
格致初中副校长黄岳平表示,为了能落实全校学生参与这11门专项课,学校专门制定了一张“高精度”的体育新课表。
改革以来,格致初中从项目体验到专业兴趣到特长发展,再到发掘学生潜质、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学生的成长途径有了多种选择,体育教学课堂也呈现现出教学形式多样化、学生个性发展多样化的特点。
扩展资料
上海格致初级中学自2015年起实施体育多样化项目课程改革,开设11门体育兴趣课,有攀岩、滑冰、咏春拳等,深受学生们喜爱。
副校长介绍,改革目的是为发掘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潜质,甚至有学生从射击零基础进入市青队。
2015年6月,该校调查显示,只有89%的学生喜欢体育;而2017年体育课的喜欢程度迅速攀升到97.5%,2019年度学生满意度更是蹿升到98.46%;
而从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来看,2018年度:优秀率12.43%,优秀率同比上升12.4%,2019年度优秀率已经达到21.36%,同比上升高达71.84%。
参考资料来源:千龙网-上海一初中开11门体育课,攀岩、滑冰、咏春拳,啥都有
参考资料来源:闽南网-上海一初中开11门体育课 你想学的我全都有
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趋势?
体育体制改革的趋势如下:
1、精简放权,实现体育的层次化管理
过去相对集中的管理方式将逐渐向分散的方式发展,政府部门领导,强调人民群众自己协调管理体育资源,组建体育组织,发展体育运动。将体育的发展孕育于体育市场,让市场机构发挥主导作用。
在不同的管理层次上分工明确,中央政府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提升国家高水平运动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在管理与财力方面向竞技体育倾斜。而地方政府的注意力则完全集中在大众体育的推动上,实现了体育的层次化管理。
2、体育管理制度更加人性化,民主化
中央政府侧重宏观管理和政策投入,各地部门全力执行中央决策,社区体育社团承担事务性工作,政府与体育社团协会相互合作、相互协调与支持的结合性体育管理体制。
政府的侧重点在政策法规与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对体育的进行过程进行监督与控制、在不同的体育组织之间进行沟通与联络,体育的执行任务以及事务性工作则完全由体育社团承担,形成了一个统分结合、各尽所能的高效率的体育管理体制。
3、以规矩定规范,将法制建设融入体育管理体制中
要保证体育事业的正常,健康开展,就要建立市场经济下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调节与引导市场正常运行的经济政策。合理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预防与惩处不良的行为,规范不当的行为。
4、改革“举国体制”,以实现和谐体育为终极目标
举国体制是在我国产生的,立足于我国早期的国情,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仍将长期存在。这就要求它必须具有最大的社会包容性,不管是大众化的体育运动还是高超的竞技运动,都能在其体制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
扩展资料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体育也进入了新的时代。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体育正踏着改革的步伐,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小众走向大众。
全民健身成为国家战略,体育产业迎来发展机遇,竞技体育转变发展方式,“大体育”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大体育”包涵了中国体育的方方面面,包涵了新时代中国体育改革的“四梁八柱”主体架构。
中国体育改革的“四梁八柱”主体架构应是:“四根主梁”——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
“八根支柱”——以体育强国建设为目标;以增强人民体质为核心;以健康中国实施为主线;以全民健身战略为根本;以学生身心健康为重点;以奥运争光计划为引领;以职业体育推进为抓手;以足球改革发展为龙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体育改革
上海一初中为何会开11门体育课?
体育课可以让学生掌握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学校应当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实施体育课教学活动。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各年级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课程计划
体育课的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有助于全面安排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克服教学中的片面性和盲目性,便于及时地检查和总结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制定计划的基本要求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贯彻全面锻炼身体的原则,注意教材之间的纵横关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季节气候、场地、器材等条件来安排教材。
如何看待我国取消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这一政策?
主要是为了教育的公平,同时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不是为了高考加分而去热爱体育,而是为了体育本身,是自己兴趣爱好而选择的体育。这样引导年轻人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所谓生命在于运动,只有是真正热爱体育运动的人,才会感受到体育精神的真谛。
我国取消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这一政策是从2015年开始的。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一次的改革明确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一方面是针对体育特长生和艺术特长生加分屡次被揭露存在违规和虚假操作的现象做出的整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十二年寒窗苦读的学子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但是话说回来,要是你在体育方面足够优秀,是运动的好苗子,然后再中学表现出色,这样的运动人才依靠体育和艺术特长加分甚至保送,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关键在于资格认定的手续问题,因为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且这个标准也不是说能弄出来就弄出来的,更多一点还是考虑到审核过程的极易弄虚作假的的问题,所以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也算是对其他学子的一种公平吧。
事实证明,这一政策的实施,对我国挖掘体育人才没什么影响,相反,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真正热爱体育的人,都会有着其他途径被国家选上,因为他们是真正的运动健儿。
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我国体育体制改革主要内容:
一、转型升级,体育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打响了中国体育深化改革的“第一枪”。《意见》的出台彻底激活了中国体育产业市场的潜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激活赛事转播权市场等措施,释放了体育在经济领域的巨大能量
五年来,随着中国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竞技体育“一家独大”的格局正在被打破,体育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带动了群众体育的繁荣和发展,让百姓感受到了体育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红利。
二、共建共享 群众体育走上发展快车道
如今,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助力建设健康中国的理念深入人心,“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格局正在逐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成形。
目前,全国体育场地总数已超过170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总人数已接近4亿,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接近90%,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三、不破不立,足改吹响体制改革冲锋号
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国家层面明确了足球改革的战略意义,其高度和力度前所未有,标志着中国体育改革真正步入了深水区。
足球改革吹响了中国体育改革走向深水区、攻坚期的冲锋号,为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和参考。
四、转变思路,发掘竞技体育多元化功能
十八大以来,中国竞技体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2014年仁川亚运会,中国队连续第九次高居金牌榜首;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队连续5届奥运会跻身金牌榜前三;田径、游泳等项目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竞技体育改革不仅要在赛事、赛制上有所突破,还要将进一步发掘竞技体育的社会功能,让高水平比赛激发群众运动热情。与此同时,更加开放的办赛态度让更多群众亲身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也为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思路。
扩展资料:
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措施:
一、体育社团是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以篮球等条件相对成熟的运动项目为例,真正做到社会化,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将竞赛权等关键性权力转移至职业联盟手中,是向市场和社会释放更多体育资源的必然举措。
体育社团扮演它本身应该具备的角色,在加大力度的改革要求下,以体育社团为突破口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释放的信号更强烈些
二、让优秀运动员发挥其专业优势
要进一步发挥优秀运动员熟悉体育事业、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素养的优势,这既延长了他们的运动生命,更为体育事业自身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三、培养体育管理人才是长线任务
培养体育管理人才是长线任务,从运动员到教练员,再到体育组织管理者,体育主管部门应该有意识、有组织地挑选合适人才进行这样的职业规划。依靠项目魅力和运动员影响力开展活动,才能让体育社团真正在基层生根,中国体育事业将会开启更加广阔的天地。
参考资料来源:砥砺奋进 破风前行——十八大以来中国体育改革成就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