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90分钟体育课各部分的时间安排
90分钟体育课有排球、篮球、游泳、长拳、剑术、体操等,也会进行学校统考内容不定,长、短跑、跳远等根据各任课老师的安排时间如下:
1、开始整队集合需要5-8分钟时间
2、准备部分慢跑、一般性练习或游戏需要8-15分钟时间
3、基本部分讲解和学习体育教学内容需要25-35分钟
4、结束部分放松练习、收拾器材、点评总结等需要5-8分钟
在90分钟的时间内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的变化,掌握学生的心理、生理活动动态,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积极参与中完成整堂课的教学是值得每位体育教师思考的问题。
扩展资料:
90分钟大学体育课对大学生心理干预作用的实验对比研究:
1、不同类型体育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作用存在显著性差异,瑜伽运动在缓解心理压力等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说明东方传统体育运动在减压上具备一定优势。因此任课教师可根据所
授运动项目的特点,适当借鉴瑜伽等东方传统体育运动的一些独特教学方式和方法。如适当增加调息或呼吸法的练习,以充实完善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2、瑜伽运动较其他有氧运动在大学生的心理减压效果上有更显著的作用。如果将运动减压路径分为身(生理)、心(心理)、灵(精神)三个层面,那么瑜伽作为一项能够促进练习者身心灵同步改善的运动
显然其效果更为全面。从心理(情绪)和精神(认知)层面来看,研究结果显示,瑜伽在专注力(认知)提升上与其他有氧运动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情绪改善上与其他有氧运动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
推论瑜伽运动的减压机制可能是,瑜伽运动不仅改善了大学生的情绪(心理),还提升了大学生的专注力,改变了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精神),进而使练习者的压力水平降低得更为显著。
3、应激水平提高的大学生在一次大学体育课后的第二天会更有活力,乐于助人有更多的幸福感,即更积极的情绪状态及表现。说明90分钟大学体育课的练习不仅能够改善大学生的即时心理状态,还能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及生活中的心理状态产生良好的可持续的调节作用。因此大学体育课的教学
效果除了要看课上学生的即时反应和感受,还需了解到其课后的延续效应,评价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效果的标准还需进行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4、有氧运动可以刺激大学生适宜地调节机体应激水平,而应激水平提升越高的大学生心理韧性增强、有更积极的情绪、减轻自身压力的幅度越大说明90分钟的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即可通过练习者
身体的持续运动,带来对其心理状态正向调节的作用。科学证明人体的智能层次同人体的生长发育控制核心两者重合在大脑为中心的神经系统中。体育活动与身心紧密相关,是由"身"至"心"的过程,因
此,体育教学可以从教学对象的身体入手,去影响其心智方面的改造,解决心理层面的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节高中体育课上课时间是多少
一般说来40分钟就够了。但由于训练项目,对象体质的各方面的因素不同,可以作适当调整。训练的目标都是一致的。
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及其特点 中小学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和总任务是一致的,包括: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国家规定小学体育教师一周多少课时
国家还没有统一规定小学教师一周上课的节数体育教师工作计划。不同的地区,根据各地的情况有不同的规定。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体育与健康)课占总课时10-11%的比例,1-2年级体育课相当于每周4课时,3-6年级体育课和7-9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相当于每周3课时。
各地在制订体育课程实施计划时,应明确小学体育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周课时要求,确保开足体育课。
北京体育课的规定
根据《北京市加强中小学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二十条措施》
增加体育课时,保证课外锻炼时间。开足开齐体育课,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小学每周至少5节体育课,初中每周4-5节,高中每周3-5节,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体育课。学校每天要安排至少25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不少于45分钟的课外锻炼。学校“三点半”课后服务要更多地用于学生自主开展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在校内外各参加1小时以上体育锻炼。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通知
以上内容参考:教育部-请问小学体育老师的课时量最低和最高到底是多少?
以上内容参考: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加强中小学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二十条措施
体育课一周几节是标准?
体育课课时规定: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教育(含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每周2课时。普通高等学校1~2年级每周为2课时。
省教育厅等4部门联合制定并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各校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要求以兴趣为引导,注重因材施教和快乐参与,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 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
扩展资料:
北京基础教育阶段鼓励每天开体育课
1月18日,北京市教委正式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行动方案》和《北京市加强中小学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二十条措施》。文件明确要求“严格执行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硬性要求”和“注重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和校外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的基础上,在《中小学体育二十条》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
北京基础教育阶段鼓励每天开体育课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鼓励基础教育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小学每周开设5节体育课,初中每周开设4-5节体育课,高中每周开设3-5节体育课,不能以任何方式挤占体育课。
每天,学校要安排至少25分钟的课间体育活动。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不少于45分钟的课外锻炼,多利用“三点半”的课后服务,让学生自主开展体育活动。有硬性要求保证中小学生每天在校至少锻炼一小时,课间和午休时间不计入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时间。
小学生每周体育标准是多少课时?
1-2年级体育课相当于每周4课时,3-6年级体育课和7-9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相当于每周3课时。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体育与健康)课占总课时10-11%的比例,1-2年级体育课相当于每周4课时,3-6年级体育课和7-9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相当于每周3课时。各地在制订体育课程实施计划时,应明确小学体育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周课时要求,确保开足体育课。
扩展资料:
课程设置的原则:
1.一般性与选择性相结合:
在课程设置方案中,尊重智力残疾学生的教育需求,通过一般性课程来满足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通过选择性课程来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促进他们多方面的发展。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在课程组织形式上,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力求既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认识理解事物的普遍特点,较全面满足学生的一般性需求;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中。
3.生活适应与潜能开发相结合:
在课程功能上,强调学生积极生活态度的养成,注重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个人才能。
4.教育与康复相结合:
在课程特色上,针对学生智力残疾的成因,以及运动技能障碍、精细动作能力缺陷,言语和语言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课程注意吸收现代医学和康复技术的新成果,融入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和辅导、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5.传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相结合:
在课程开发上,继承我国特殊教育取得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内外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先进理论和成功实践,结合智力残疾学生教育教学实际,通过探索、总结、发展和创造,不断调整、修改和完善课程,使课程更适合智力残疾学生的需要和发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体育教育的课时分配
四年制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各类课程课内总学时为2600~2800,除公共课约720学时(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外,按1900~2100学时,110~125学分安排专业课程,每门课时可按下面的时数浮动±10%。
(一)必修课程(1126学时、63学分)
1. 主干课程
必修课程中主干课程总学时约846学时,总学分约47学分。各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可根据下列所提供的7个领域自主地开设和组合各领域的课程。
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参考学分
体育人文社会学126 7
运动人体科学162 9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 144 8
田径与户外运动126 7
球类与游戏 126 7
体操与健美运动90 5
民族传统体育72 4
2. 一般必修课程
各院系可从下列课程中选择开设一般必修课4~5门(球类课程除篮球、排球、足球外),约280学时,16学分,亦可根据实际情况以其他课程设置置换其中的1~2门课程或可自主开设1~2门具有特色的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参考学分
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导论 72 4
体育统计学54 3
运动训练学(Ⅰ) 54 3
体育科学导论 36 2
顶点课程 72 4
球类 36 2
艺术体操(Ⅰ) 36 2
地域性运动项目(Ⅰ) 36 2
(二)选修课程(880学时,53学分)
1. 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约530学时,31学分)
学生须选修第一方向课程270学时,15学分;第二、三、四、五方向选修课各院系可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和本校具体情况各选2~3门,总共约260学时,16学分。建议开设的方向选修课程如下:
(1)体育锻炼手段与方法
主项提高课(7门)
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参考学分
田径教学理论与实践 216 12
篮球教学理论与实践 216 12
排球教学理论与实践 216 12
足球教学理论与实践 216 12
体操教学理论与实践 216 12
武术教学理论与实践 216 12
艺术体操教学理论与实践 216 12
副项提高课(10门)
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参考学分
田径 54 3
篮球 54 3
软式排球 54 3
足球 54 3
体操 54 3
武术 54 3
艺术体操(Ⅱ) 54 3
地域性运动项目(Ⅱ) 54 3
健美操54 3
舞蹈 54 3
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 54 3
②体育教学训练方向(19门)
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参考学分
运动生理学32 2
运动心理学32 2
体育测量与评价 32 2
体育绘图 32 2
学校体育思想史 32 2
运动竞赛学32 2
体育游戏32 2
人体遗传学基础 16 1
运动选材学 32 2
运动训练学(Ⅱ) 32 2
体育教育学32 2
体育场地与设施 16 1
运动生物力学32 2
运动生物化学32 2
体育文献检索16 1
体育教学设计32 2
体育学习原理 16 1
体育哲学16 1
比较体育 32 2
(3)社会体育方向(17门)
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参考学分
社会体育概论 32 2
休闲体育32 2
传统健身理论与方法 32 2
健身锻炼方法与评定 32 2
运动环境与健康16 1
社区体育指导 32 2
体育管理学32 2
体育营销学 32 2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 16 1
职工体育组织与管理 32 2
体育经济学32 2
体育公关学 32 2
体育法学32 2
体育国际公共关系32 2
体育伦理学32 2
体育广告16 1
体育新闻16 1
(4)体育保健康复方向(15门)
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参考学分
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 32 2
体育保健学 32 2
学校卫生学 32 2
健康教育学 32 2
运动免疫学 16 1
运动创伤学 32 2
运动营养学 32 2
体育康复学32 2
康复心理学 32 2
残障体育 32 2
保健推拿 32 2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16 1
心理健康与咨询 16 1
运动处方理论与应用32 2
大学生心理卫生32 2
(5)民族传统体育方向(4门,各校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课程)
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参考学分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 32 2
民族传统体育基本技术 32 2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规程 16 1
民族传统体育养生 32 2
2.任意选修课
学生选修此类课程应不少于350学时,22学分。
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专业任意选修课程和跨专业任意选修课,建议开设的部分专业选修课程如下:
(1)学科选修(25门)
民间传统体育,体育法规与管理,体育人才学,体育摄影,体育市场营销,康乐设施经营与管理,现代商业体育,体育竞赛裁判,运动损伤与预防,推拿学,护理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练员实践,学校体育卫生,体育科学文献选读,专业外语,学校体育器材制作与维修,体育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体育美学,体育欣赏,应用写作,运动禁药,团体操创编理论与实践,体育舞蹈与音乐,体育学术讲座。
(2)术科选修(29门)
健美运动,地掷球,气排球,沙滩排球,橄榄球,保龄球,棒(垒)球,门球,毽球,手球,桌球,台球,医疗体操,太极拳,防身术,保健气功,拳击,散打,摔跤,跆拳道,击剑,轮滑,定向运动,技巧,举重,滑冰,登山,露营,野外生存。
(三)实践性环节: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实践)、教育实践(10~12周,见习1~2周、实习8~10周)、毕业论文、学术活动、就业指导、毕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