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在高原进行体育训练,这样做有什么优点呢?
- 2、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应对高原反应?
- 3、什么是运动技能形成中的高原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 4、学校体育学中+高原期产生的原因?
- 5、在高原训练的目的,你认为会是什么?
- 6、高原环境对人体体育运动有何影响?
在高原进行体育训练,这样做有什么优点呢?
大家都知道的一件事情就是在高原地区,因为那里海拔比较高会出现明显的缺氧的问题。如果不是当地人的话在那里待一会就会因为缺氧而导致昏厥现象。甚至严重的情况会出现住院输氧的现象,甚至会严重威胁到你的生命安全。所以身体素质不好的朋友还是不建议去高原上旅游和活动,因为你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才是第一位的。而且大家都知道世界上的短长跑运动员们一般都来自非洲的高原地区。由于那里独特的地理环境,当地人自古以来都要与野兽们一起奔跑,所以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各方面条件都是要 优于其他国家的运动员的。
比如牙买加的博尔特就是这样的一位运动员,他拥有着非常强悍的爆发力和血液含氧量,让他可以超出人类的极限进行冲刺和奔跑。他就像非洲大草原上的一只猎豹一般敏捷和快速。
所以有很多的运动员就有了想去高原地区进行体育训练的想法。那么在高原上训练对此有什么优点呢?首先是你在克服高原反应的情况下进行运动训练,可以大大的锻炼你的心肺能力。而且高原地区特别适合跑步类的运动项目,因为在那里锻炼难度非常大,甚至可以让你比平时在平原地区训练的效果要好数倍不止。因为你在那里训练结束后回来可以让你在平原地区奔跑不会感觉到氧气不足的情况。因为你的肺活量变得特别大,可以让你的肺部能够储存大量的氧气,而减少你的更换氧气的速度和频率。所以可极大程度上帮助跑的更轻松,更持久。而不会因为跑一会就出现缺氧的情况。
而且高原地区的跑起来会吃力很多,紫外线的照射也很强烈。你在艰难困苦的恶劣生存条件下训练后,你的训练效果一定会得到精进的,因为训练就是要找恶劣的自然条件,才能够让你得到淬炼。
所以在高原上进行体育训练的优点就是可以让你得到更好的运动效果,从而让你能够变得更加的强大。
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应对高原反应?
建议初到高原反应不宜运动
1、停止锻炼进藏前不要刻意锻炼身体,如果平时一直坚持锻炼身体,在赴藏前半个月也应停下来。因为通过锻炼后的身体耗氧量增大,增加心脏负担,反而容易引起高原反应。
2、预防感冒如果患了感冒,出发前一定要积极治愈,以避免因感冒而引发肺水肿和脑水肿。进藏前要确保身体处于健康状况,尽量避免过度疲惫、感冒。
3、要带好防寒物十月起拉萨周围的地方就已经开始飘雪,虽然林芝地区海拔较低,但仍要预防气温的变化引发身体不适。
4、准备好基本药品如感冒药、止痛粉、解热镇痛的药、消炎药、治疗腹泻的药、抗过敏的药以及晕车药等。常备药品(老姜红糖、速效救心丸、葡萄糖口服液、奥默蓝养片)
什么是运动技能形成中的高原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解释】
目前,经常出现优秀运动员在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中,在专项提高训练中达到较高的水平后,会出现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的现象,这在运动训练学中被称为“高原现象”。“高原现象”的出现是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必然规律,因此,在训练中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处理好这种现象所带来的问题,争创更好的成绩。
原因分析
【产生原因】
①身体素质较差。
运动员的生理状况不佳、身体素质较差,如产生疲劳、疾病等现象也会造成练习成绩暂时停顿。身体素质的提高是掌握新技术动作的基础。目前的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较差或不全面,一般是灵敏、协调和柔韧比较好,而力量和耐力相对较弱。但很多教师或教练急功近利、盲目冒进、揠苗助长,这样培育出来的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更容易出现“高原现象”,但又不能合理解决所带来的问题,从而断送了运动员的运动生涯。
②认知能力出现徘徊不前现象
影响运动技能提高的因素包括一定理论的认知能力,目前我国很多地级市的体育学习对轻少年、儿童的办学模式就是“重武轻文”,只注重运动训练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在此模式下的运动员往往会出现只知道怎么样做动作而不知道为什么要那样做的现象。
③运动员心理上的差异导致运动兴趣的减弱
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遇到挫折不能正确对待外界的舆论,因而导致成绩停滞不前。出现“高原现象”的时候还经常伴随着运动员或学生运动兴趣减弱,信心不足,注意力涣散,积极性和自觉性下降等。另外,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学生的心理动机过高,容易产生兴奋扩散,出现错误动作,造成学生在多次失败后的自信心降低,最终导致心理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很经常出现情绪低落等悲观、失望的现象。长时间下来运动员或学生对运动训练的主动性和投入程度就会下降,必将影响新的运动技能的形成。因此,要注意调节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以避免出现“高原现象”或者尽早康复。
学校体育学中+高原期产生的原因?
运动“高原现象”
运动“高原现象”名词解释: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的现象,多发生在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中专项提高训练阶段与最佳竞技训练阶段之间。
导致高原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1)伴随运动员生长发育的渐次成熟,遗传效应的减弱或停止;2)由于机体多年面对同一训练方法、手段的习惯性刺激而出现的应激阈值的提高;3)竞技动机的减弱;4)运动伤病对系统训练的干扰。
高原现象发生后,应针对其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激发运动员的训练热情,改进训练方法,治疗运动伤病,以继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在高原训练的目的,你认为会是什么?
高原的低氧环境能产生更多红细胞,促进人体提高竞技能力。
在高原训练就是利用气压低的条件,来提高血液的输氧能力。当运动员返回低海拔地区时,就会感到特别轻松,比赛成绩提高明显。还可以增加运动员的肺活量,增强心肺功能,也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耐受力。
对人类以及绝大多数动物而言,氧气是那么的重要。科学家们的这项研究,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便在于研究了人类以及大多数动物感知和应答氧气浓度变化的分子机制。华子春教授介绍,人类无论在正常的生理状态、还是在疾病的病理状态都对氧气有感知和适应能力。
举个例子,大赛前运动员通过高原训练可以提高红细胞和携氧能力、从而提高运动水平。这是因为高原训练中,运动员的身体能够感知高原的低氧、通过训练和适应,诱导产生更多的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而产生更多的红细胞,从而提高竞技能力。但是返回平原后,运动员的机体又会逐渐将这种适应性的变化回归到正常水平。今年诺奖的三位得主完美地、科学地解释了上述高原训练过程。
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大气压、氧分压较低,气候干燥 ,含氧量低,在高原的特定环境 下进行训练 ,运动员要承受环境缺氧和运动缺氧的双重刺激,配合运动训练来增加机体的缺氧程度,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及适应
高原训练可以增加身体血氧含量,提高运动员心供血能力,使心脏泵血功能加强。刺激呼吸系统,调节机能增强,呼吸肌力量增加,提高机体在低氧状态下肺通气功能。
因此高原训练成为竞技体育训练的一种辅助训练方法,许多优秀运动员通过高原训练法创造出的优异成绩证明了高原训练是有效果的。
高原环境对人体体育运动有何影响?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1]。国内外训练工作者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注意到,生活在高原地区的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耐久力。因此高原训练得到国内外体育界的普遍重视[2],同时高原训练的方法也不断改进,并采取了一些新的训练手段及模拟训练方法(如:高住低练训练法、间歇性低氧训练、低压氧仓训练、呼吸低氧混合气体、模拟高原训练场馆、可调氧分压式睡仓等)。参与高原训练的项目已由原来的一些主要耐力运动项目,如中长跑[3]、竞走[4]、自行车[5]等,发展到几乎所有的奥运会项目。因此,高原训练仍是目前体育科研中的一大研究热点。
1 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
高原训练对机体产生的生理反应是极其复杂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的适应规律。一般认为,人在高原低氧条件下,红细胞生成增多,呼吸循环功能增强是机体在该条件下进行的生理性代偿的基本方式,而循环功能的增强是这种代偿反应最重要的表现,机体通过神经反射和高层次神经中枢的调节、控制作用使心输出量和循环血容量增加,补偿细胞内降低了的氧含量,从而提高耐受缺氧的能力,适应恶劣的低氧环境,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6]。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分析,高原训练对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高原训练可改善心脏功能及提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有利于氧的传送;同时,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增加及骨骼肌毛细血管数量和形态的改善,有利于氧的释放和弥散,从而导致机体的V[,o[,2]max]增加。另外,高原训练可使骨骼肌线粒体氧化酶活性升高,导致机体利用氧的能力及氧化磷酸化能力增加。以上综合作用使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得到提高[1]。
1.1 高原训练对红细胞的影响机制
1.1.1 高原训练使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性反应
由于高原自然环境相对缺氧,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性反应。首先缺氧较早的反应是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刺激骨髓造血组织释放大量的红细胞,使血红蛋白值增加,以便携带和运送更多的氧气到体内各组织,适应机体的需氧量,所以,高原训练期间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是血红蛋白。我国中长跑、游泳、自行车、滑冰等项目多年来高原训练的实践表明,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晨脉下降,血红蛋白增多,乳酸曲线右移值逐周递减,笔者跟随甘肃中长跑、自行车队高原训练期间对运动员主要生理指标的探测也证明了这一点。血红蛋白值的增加,并不是呈直线的,而是呈螺旋状的,总的趋势上升,但随着强度的加大而间或下降[7]。
1.1.2 高原训练影响红细胞的因素
研究表明,高原可导致机体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关于高原训练期间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并不一致[8]。冯连世[9]等通过系统观察高原训练期间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血清EPO、RBC、Hb、网织红细胞(RC)及血球压(HCT)的变化规律,探讨高原训练对红细胞生成的作用,为科学地进行高原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1.1.2.1 高原训练缺氧与EPO EPO是一种调节红系祖细胞生成的激素,其血清浓度随血氧含量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以维持机体在低氧或高氧环境中正常的生理功能,但当它的血氧浓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引起红细胞增多或红细胞生成不足。研究表明,只要血氧浓度下降持续4小时以上,就会刺激体内EPO合成的数量增加,继之血液中EPO浓度增加,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细胞压积增高[10]。当机体处于缺氧状态下,血中EPO浓度会急剧上升,甚至超过正常基线1000倍以上,但这种变化只在缺氧时间超过4小时以上时才会发生。
1.1.2.2 高原环境与红细胞生成 红细胞生成增加,通过网织红细胞(RC)数量的增加,血清铁和铁蛋白的减少得以表现[11]。与单纯地在高原上不参加训练的安静组相比,高原训练似乎更能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研究发现,在中等海拔训练和久居高原上不参加训练的安静组之间,前者的RC明显增加。这表明缺氧和运动这两种刺激是分别起作用的,红细胞生成的促进因素不仅只与缺氧程度有关。另外,在升到海拔4000m高度的过程中Hb浓度会直线上升,当EPO的活性和血氧饱和度降到低于60%时,Hb浓度又显著降低[12]。
1.1.3 高原训练与2,3-二磷酸甘油酸
高原训练可增加红细胞的生成,从而提高红细胞的更新率,使幼稚红细胞的数量稳定,由于幼稚红细胞更易变形,运氧到工作肌的效率比老细胞更高,所以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就会提高,这可部分地归因于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浓度在幼稚红细胞中较高,它使收缩肌存在部分氧压时,血红蛋白对氧的吸引力下降,提高了血红蛋白释放氧的能力,从而使肌体获得更多的氧。高原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红细胞中2,3-DPG水平,以弥补红细胞的破坏对运动能力所产生的负面影响[9]。
1.2 高原训练与线粒体
1.2.1 低氧对线粒体的影响
低氧及在Ca[2+]存在的条件下,可激活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于次黄嘌呤的反应,分子氧单电子还原为超氧自由基,并引发线粒体膜过氧化反应而损害呼吸氧化磷酸化[13]。研究指出[14],长期高原缺氧导致骨骼肌横断面和线粒体明显下降。通过适宜的高原训练,促进了氧运输系统的改善,增加毛细血管分布和线粒体的数量和体积,提高了氧化酶的活性等[9]。
1.2.2 高原训练与苹果酸脱氧酶(MDH)
MDH是机体有氧代谢途径中的催化酶之一,它是线粒体基质的标志酶。实验表明,有训练者MDH活性的提高与SDH(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提高是一致的,均表示有氧氧化能力的提高,所以选用MDH作为有氧氧化途径中酶的代表,以反映机体有氧氧化能力。研究指出[15],模拟不同海拔高度进行1周耐力训练后,平原效应期间,大鼠腓肠肌有氧代谢能力的变化趋为:第1周MDH活性下降,第2周显著回升。其中,2000m组MDH活性变化较稳定,且第2周MDH活性提高,并显著高于平原训练的对照组,表明高原训练有利于提高线粒体的活性。
1.3 高原训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1.3.1 高原训练对心脏的影响
心电图 对高原训练运动员心电图的研究[5]发现,高原训练期间及返回平原后运动员左右心室电图压均较比上高原前显著增加,可能是缺氧环境下训练负荷使心室容积负荷增加,是心脏代偿适应的结果。另外,经高原训练后,运动员普遍呈窦性心动过缓,这种倾向更为明显[4]。
心率 李桦等对中日竞走运动员在高原训练的运动员进行一系列生理测试,结果表明:高原训练后期心率明显低于高原训练前期。运动中的最高心率在高原及平原均达到通常公认的极限下负荷(180次/分)的心率水平[4]。
血清CK、LDH及其同工酶 高原训练期间,血清LDH[,1]/LDH[,2]及CK-MB值升高,而CK-MM值却有所下降,说明高原训练对骨骼肌和心肌的刺激方式有所不同。高原训练可增加心脏的负担,但可减轻骨骼肌的损伤程度[16]。
1.3.2 高原训练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低氧与肺血管结构重建 肺血管结构重建是指肺血管壁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因低氧、高血流剪切力和炎症等损伤因子发生的血管结构改变。肺血管壁的内皮细胞(EC)、平滑肌细胞(SMC)和成纤维细胞(FIB)的增殖、分化和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多与堆积等变化是肺血管结构成分对缺氧刺激的反应。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合成增多、降解减少是肺动脉壁增厚和顺应性降低的代偿性反应[17]。
肺通气功能 刘海平[18]等通过对9名世居高原的运动员从高原下平原训练期间肺通气功能的测试发现,在平原第9天左右,肺功能处于良好状态,在通常指标的变化图上,出现了一个较高的峰值,表明肺通气功能有所加强。
最大摄氧量 对高原的效应许多学者众说纷纭,如Buskir E R[19]等认为低氧训练可增加平原时最大吸氧量(V[,o[,2]max]),但Saltin B[20]等研究表明,自行车运动员在海拔2300米高原训练后V[,o[,2]max]却下降。缪素坤等[5]研究发现,高原训练两周后,V[,o[,2]max]绝对值和相对值较平原分别下降,返回平原2周后,V[,o[,2]max]较平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最大功率明显提高。
缓冲系统 运动员初到高原,缓冲系统偏酸。到了后期脱离了偏酸状态,说明通过高原训练缓冲系统的能力有所提高[4]。
1.4 高原训练对血乳酸的影响
高原训练后期与前期相比,乳酸代谢明显改善,血乳酸—速度曲线右移[4]。还表现在以相同强度运动时,高原的乳酸值明显高于平原,以及高原训练后乳酸浓度下降,逐渐接近平原安静值。推测原因可能是:(1)乳酸的生成延迟;(2)乳酸的消除能力增强;(3)缓冲系统功能提高[4]。
2 小结
高原训练的效果受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训练时间长短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有关高原训练的研究结果,会有许多分歧和争议。在机体对高原训练的生理适应研究中,EPO的变化规律及其适应机制、红细胞升高的机理、蛋白质的代谢特点及激素的变化与调节,高原训练的营养与恢复等问题,仍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