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一堂体育课的七个要求
一堂日常体育课的基本要求
(一):开始有队列
队列练习的有效组织是体育教师基本技能之一,作为一名专业的体育教师,应不“忘本”,适当适时地在日常体育课教学中组织队列队形的练习,但组织是合格标准的前提,队列练习也应当有新意的变化,增加趣味性。例如:齐步走。一尘不变的老师会选择全班一起齐步走;而善于变化的老师会选择变队形的齐步走练习。
(二):准备兼体能
对于合格的体育课,准备部分的评价标准是有持续4-5分钟以上身体练习;对于优良的体育课的评价标准是有趣味、与主教材关联密切等。余老师还建议我们可以将课课练的内容融入到准备活动中,体能也相应得到了发展。
(三):教材三个一
所谓教材三个一,是指一个单一技术、一个以此技术为核心的组合、一个游戏。一堂合格的体育课必须要有一个技术作为载体。例如单一技术为前滚翻,以前滚翻为核心的组合可以分为三种组合方式(①同一技术的叠加,如连续前滚翻2次或3次,可以连续的、也可停顿的;②两个不同技术的组合,如前滚翻+燕式平衡等;③技术+素质,如前滚翻+原地高抬腿跑等)。在我们一线教师中,有的教师往往是为了游戏而游戏,例如前滚翻+接力,学生在单一动作练习时,团身很紧,但在游戏中,学生为了追求速度,破坏了前滚翻原有的动作结构。
(四):复习成环形
所谓复习成环形,简单地可以理解为教学要有连续性、要有手段、要有方法。复习是学生技术巩固提高的最有效手段,有针对性的复习,可以强化学生的技术动作,反之,则是做无用功。
(五):放松内容化
所谓放松内容化,是指放松内容要有变化,不能千篇一律。余老师建议我们每学期每位体育老师设计2-3个有针对性的放松活动,每个放松活动要持续在3分钟以上。例如:球类课,设计一个关于球类的放松活动。
(六):少讲需多练
体育课堂教学一直建议我们要做到精讲多练,要做到精讲并不容易,但我们可以想方设法地少讲,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达到多练的目的。如何多练呢?练习密度的设计很重要。例如:《篮球:行进间运球》同一节课,两位教师的组织形式完全相同,但练习密度却截然不同。第一位老师在组织学生练习行进间运球时,第一组运球,后三组原地不动;第二位老师在组织学生学生练习行进间运球时,第一组运球,后三组原地运球。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只要稍作改变,学生的运动量大幅度增加。如果遇到学校球少怎么办?我们可以在第一组练习运球时,后三组在原地做一些素质练习,也可以达到增加学生体能的目的。
(七):安全组织佳
作为一节合格的体育课,安全提示性语言一定要体现在我们的教案中。安全提示性语言的体现,不仅是书面的形式,而且是体育教师自我保护的依据。那安全提示如何写呢?例如:①没有经过老师同意,不得擅自练习;②前一位学生没有完成练习,后一位学生不能练习;③技术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如铅球:投掷手的同侧不得站人等)
一堂合格甚至优良的日常体育课,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要考虑全面,关注每一细节,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高中体育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第一条 教学指导思想正确。能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从实际出发,正确地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促进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健康深入的发展。
第二条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进行检查和评价。
第三条 教学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教材处理得当,主要教材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较强的教与学因素。
第四条 教学设计科学,教学分段合理,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晰;运动负荷适宜,对各项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能做出科学的具体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利用,经济、实用、有效,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第五条 能够充分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正确、有效地运用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使教和学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能够正确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其他评价方法,给学生以及时、真实、明确的学习反馈信息。教与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
第六条 能够正确地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既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解决好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体育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又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第七条 能够以运动技术教学与身体锻炼为载体,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把几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
第八条 能够较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基本功。如口令清晰、洪亮;示范正确、优美;讲解简明、易懂;保护帮助合理、到位;指导练习与纠正动作错误有效、得法;队形调动便捷、合理;课堂常规贯彻认真、得当;安全措施得力、有效;突发事件处理及时、正确等。
体育课程目标具体包括哪几个方面?
1. 增强体质,掌握和应用基本的运动(和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增强体质是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在运动中的能力。它包括与健康有关的身体素质和与运动有关的身体素质。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分等。与运动相关的体能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敏捷、柔韧性等。掌握和应用基本运动的目标(和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主要是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掌握健身方法,为终身参与体育运动提供方法。
2.培养运动兴趣爱好,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兴趣爱好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或体育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动机是学生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如果学生有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力,就会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学习。因此,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学生的需求,是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形成最终体育教育意识的关键。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出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体育课程在实现基本体育目标的基础上,应注重其社会功能的开发和心理、社会目标的追求。社会越发展,这种追求就越鲜明、越强烈、越重要。体育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具有一些显着的特点。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这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机会和过程。体育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出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这一目标的重要性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加强。
4、提高对个人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一目标重视学生正确认识运动与健康的关系,以及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目的,使学生不仅关心个人健康,还关心群体健康和相关的体育活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人们将更加关心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体育运动是改善健康的良好有效手段和过程。它将成为小康社会人们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5、弘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体育精神的核心是个体在体育活动中的无畏、勇于拼搏、勇于胜利、团结奋进等品质。体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不仅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作为育人的内容和手段,可以激发和激发学生的体育精神,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此外,体育课程目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目标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而更加完善,并随着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随着教师和学生在体育课程活动中经验的产生和积累,他们将转变或产生新的具体体育课程目标。这个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确立的课程目标,只要体现出增进健康的理念,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要,是体育课程的效果,就可以成为体育课程目标的一部分。
简述体育课的课堂常规和要求
1、 对老师有礼貌。上课铃响,体委整队,静候上课。要求;快、静、齐 。因故迟到
要喊报告。下课时按老师要求整队,听老师下达口令后才下课。
2、 不迟到,不早退。如有特殊情况要有班主任或医生证明。提前向教师请假并按老师的要求参加适当的活动、见习或全休。
3、 上体育课要穿轻便的服装和鞋子,尽量穿运动服、运动鞋。严禁携带小刀、钥匙、
胸针、钩针等硬物。
补充重点对运功服、运动鞋的要求必须要做到。
4、 注意安全。严格按老师教授的方法练习,未经允许不随意动器材,不做与课无关的动作,同学间要互相鼓励,做好保护、帮助,听从体委和组长的指挥。
重点强调对安全的注意,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5、 爱护公共财物。课前按老师要求布置好场地器材,练习是要爱护使用器材,课后要认真清点归还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