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问一部动画片名,关于几个女生在宇宙某基地训练体育项目。
- 2、宇航员在太空中是怎样锻炼的?
- 3、世界大学生的运动会的知识有哪些?
- 4、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完成任务后为何音讯全无?她如今过得怎样?
- 5、林宇宙宙是谁
- 6、太空生活资料
问一部动画片名,关于几个女生在宇宙某基地训练体育项目。
大运动会
女主角叫神崎明
电影简介】
西历3996年,人类在许可的惑星上建造了人工卫星,目标是培养第二代的优秀人材。在这叫做大学卫星的卫星中聚集了最强的年轻人,这是以超越界限及锻炼身体为目标,表现出人类的热情。跟着,这热情在每年一度的大会中爆发,这就是大运动会。 在大运动会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便可获得人类的最高称号“宇宙抚子”。这是在战士有生以来最想拥有的,代表了强而美丽的称号。这就是大运动会,还有为得到“宇宙抚子”称号而热情战斗的故事。
神崎明的妈妈曾经就是宇宙抚子,所以阿明也以成为宇宙抚子为目标努力训练。在朋友的鼓励下,阿明克服了种种苦难,将所有的才能发挥了出来,终于达成了心愿。
最早接触大运动会是PC上由SLG制作的游戏,可惜我培养的阿明只得了第二名,没看到结局动画。一怒之下又玩了一遍,这一次是真正去卫星了。后来有机会看动画,虽然少了那份参与感,可动画里人物的内心世界变化就不是游戏能表现的了,还是看动画过瘾啊。也有机会看了TV版,阿明的妈妈竟然会复活同她决一胜负,实在是出人意料的构思。
宇航员在太空中是怎样锻炼的?
茫茫太空中进行宇宙航行的宇航员,是不是需要进行体育锻炼呢?在进行宇宙航行的初期,每次宇宙航行的时间只有几天,宇航员着陆后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情况。然而,随着宇航时间的不断增长,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
首先发现的问题是,当宇航员在太空中航行一个星期后返回地球的时候,宇航员出现了“起立性低血压症”,而且身体都比较虚弱。甚至连飞船的舱口也出不了,需要人扶着他们出舱。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宇航员长期停留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中,身体产生脱钙,从而使骨骼变得疏松,肌肉也软弱无力。
那么,怎么才能克服这种现象呢?科学家们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在宇航员食物中增加钙、磷、钾和维生素D,以及在太空中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
但是,宇宙航行的环境与地面大不相同,不仅飞船的舱内空间很有限,载重量也不可能过大,一些体育的设施无法装置。同时,人体在太空中出现失重现象而飘浮在空间,双脚都很难落在舱底。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能进行体育锻炼呢?
体育科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和实践,已经找到了在太空中进行身体锻炼的项目及方法。这些项目和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类型:
利用弹簧进行身体锻炼。比如让宇航员坐在椅子上,将身体固定好以后,用手和脚反复推、拉一种特制的弹簧器材;也可以用双手、双脚或者一手、一脚分别拉弹簧器材的两头;还可以用具有较好弹性的橡皮带将四肢固定后,两臂分别或同时向下、向左、向右拉橡皮带;或者用双脚、单脚往上拉橡皮带等。以此种种方法来锻炼宇航员的四肢骨骼和肌肉的力量。同时,医学家们还为宇航员设计了一种具有弹性的服装。宇航员穿上这种特制的服装后,全身都可以受到弹力的作用。只要一活动身体,就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还可以利用人体肌肉的颉抗作用来进行身体锻炼。如用双手五指交叉,进行对拉、拉推或者互拉;还可以双手拉脚而脚用力往前伸等。有人还为宇航员们编了一套由这些动作组成的体操。这种不需任何器材和不受空间限制的锻炼方法,也同样起到锻炼四肢和身体的作用。
利用双手推、拉或者打击悬挂在舱内的重物,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由于宇航员在太空中采取并坚持以上几种锻炼身体的运动项目和方法,从而使他们的体质和骨骼及肌肉的力量不断增强。即使在太空中航行二三百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身体也不会变得虚弱,返回地球后再不会出现“起立性低血压症”和其他症状了。
世界大学生的运动会的知识有哪些?
世界大学生的运动会的知识如下:
1、2020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于2020年8月16日~8月27日在中国青岛举行,有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等等。
2、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始办于1959年,其前身为国际大学生运动会,素有“小奥运会”之称。 截止至2009年3月,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已举办过25届。
3、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正式规定的比赛项目一般有田径、游泳、跳水、水球、体操、击剑、网球、篮球和排球等9项,但东道国有权再增加1项。
4、参加大学生运动会的方法和条件是:只限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不超过两年的大学生(年龄限制为17-28岁)参加,由国家派出最优秀的运动员参加角逐,并不一定非要是体育生,但是选拔由参赛国来决定。
5、2011年8月23日第26届大运会圆满落幕,中国夺75金创造新纪录。
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完成任务后为何音讯全无?她如今过得怎样?
每个仰望星空的孩子都有一个航天梦,这话不假。
对于神秘浩瀚的宇宙,人类从古至今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入宇宙已经不再是妄想。
小时候仰望天空的刘洋也怀揣梦想,可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和蓝天结缘,并且成为中国首位女性航天员。
故事要从小女孩的公交售票员梦开始说起。
与梦想同行的小女孩
1978年10月6日,河南郑州的一个普通家庭里迎来了一个新生命,伴随着婴儿的啼哭声,刘洋出生了。
刘洋的爸爸是一位助理工程师,妈妈是一位质检员,小小的刘洋由外婆带大。
爸爸一丝不苟,妈妈质朴勤劳,外婆端庄贤淑,在这样的家庭氛围影响下,刘洋自小就懂得认真做事的道理。
刘洋不仅性格好,在学校里更是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小学毕业后品学兼优的刘洋被保送进郑州三中,中考前夕又被市重点高中十一中提前录取。
刘洋从小就认真踏实,她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名公交车售票员,这个梦想伴随着刘洋的整个童年时光,经常和小伙伴拿着自制车票玩售票员游戏。
随着年龄渐长,梦想也跟着多了起来,比如哺育桃李的老师,比如声张正义的律师,来到紧张的高三,刘洋又一门心思只想拿到重点高等学府的录取通知书。
不管梦想怎么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刘洋还是那个认真勤奋的女孩。
然而人生在她高三的那年为她开启了一扇不一样的门。
要强更要争气
高考前夕,一所航空学校来到刘洋所就读的学校招生,学校的条件刘洋都符合,唯独一条刘洋过不去,那就是“只招男生”。
这四个字在刘洋看来十分刺眼,她甚至感到很是憋气,心里不平的念着:“有什么了不起,如果有招女生的话我一定可以!”
冥冥中刘洋仿佛注定就要和天空结缘一样,时隔不久,空军开始招收第七批女学员的消息被刘洋得知,她想都没想刘洋就报了名。
就这样一路过关斩将,加上不服输的性格让刘洋成了那年郑州市唯一一名被录取的女飞行员。
要知道飞行员对体能的要求是极高的,当年和刘洋一同被录取的有很大一部分是体育生,有的还是国家三级运动员。
没有运动经验的刘洋是典型的“后进生”,每天高强度的长跑训练对于她来说是难以逾越的关卡。
每次都是别人已经早早完成冲刺休息聊天的时候,刘洋却还在挣扎着、喘息着,艰难地一步步往前挪着沉重的脚步。
坚持,坚持,再坚持一下!骨子里的倔强让她不断的告诉自己,无论多慢,不管多晚,刘洋都不会停止冲向目标的脚步,更不允许自己放弃。
刘洋的起点无疑是落后于同学的,几乎每次都是最后一名的她告诫自己要比别人加倍的努力才行。
就这样,在刘洋的刻苦努力下,她渐渐地追上了别人的脚步,慢慢的她开始赶超。
然后,她终于翱翔于天空!
从抗震救灾,到空投伞降,再到实兵演习……一次次的飞翔,一次次危险边缘的行走,一次次经历生死考验,一次次升华着勇气和力量。刘洋努力飞出了人生的壮美航线。
一句话点燃一个梦
在一次课上教员给她们讲起世界上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女性——捷列什科娃的故事,讲完故事后教员深深感慨的说到:“中国是嫦娥的故乡,太空不能没有中国女性的身影!”
这句话犹如原子弹般击中刘洋,当年“只招男生”那四个字又在眼前浮现,但是这次她再没有那时的愤慨,脑海里只有一个疑问,什么时候浩瀚的宇宙中才能看到中国女性的身影呢?
至此刘洋完全被点燃,神秘的航天事业在向她招手。
2009年我国开始招收第二批航天员,得知消息的刘洋果断就报名了,通过了层层考核的她顺利入选。
从天空飞向太空的女中豪杰
作为飞行员的刘洋深知飞天没有坦途,从1997年到2010年,刘洋在空军整整飞了13年,从天空到太空刘洋可以说经历了一场炼狱般的脱胎换骨。
生活中至此只有两件事,学习训练,训练学习。
执行任务前的两年多时间,刘洋不仅要进行从体质到心理再到航天专业技术等100多个科目的艰苦训练,还要学完相当于大学本科整整四年的课程,每一项都是对生理和心理的极限挑战。
很多的训练环境更是可以用残酷来形容,当飞行员时转椅只需要坐2分钟,可是当了航天员,优秀的标准提升到了15分钟。
第一次接受训练的那种难以言表的眩晕感和恶心感让刘洋冷汗直流,可是她紧紧握住手中的塑料袋,强制自己不可以吐。
喊停当然是可以的,但是首批航天员前辈大哥们没有一个中途放弃,刘洋那股劲又上来,男人可以的,女人也不赖,她绝不允许自己妥协!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洋如愿通过考核,成为入选神州九任务的女性航天员,圆了嫦娥故乡的太空梦。
成为中国第一位女性航天员!
巾帼英雄回归生活
完成13天的太空飞行后,着陆在祖国大地的怀抱,刘洋禁不住热泪盈眶,这次星际之旅让刘洋对“祖国”“家园”有了更深刻的解读。
回来后的刘洋除了积极恢复身体,还是依旧日复一日的训练。
所谓英雄不是咬牙逞一时之勇,而是历得了凡人经历不了的险,吃得下凡人吃不了的苦,功成名就之时依然能在生活的柴米油盐中云淡风轻。
越来越多的女性力量崛起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希望能够在越来越多的“男性专属”领域看到杰出女性的身影。
林宇宙宙是谁
林宇宙宙,来自于浙江杭州,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不仅颜值在线,还是一位高学历的人。他的微博简介是征服宇宙,真的是非常霸气的个性签名,看来这位小哥哥的抱负还真是远大。他之所以能够吸引大家的关注和讨论,最重要的是有一双大长腿。
身材虽然不是很强壮,但是这种精瘦精瘦的薄肌男孩更受大家欢迎吧。不像那些健美教练的肌肉纬度太大,线条太夸张,看起来感觉怪怪的,虽然胸肌不是很饱满,但是那若隐若现的六块腹肌却很抢眼,再加上这一双无处安放的大长腿,更是显得整个人阳光俊朗,精神气十足。
除了热爱运动以外,他也喜欢旅行。古人曾说:能够增长阅历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读书,一种是旅行。看来这位小哥哥对于旅行深有体会,从清迈到普吉岛,从日本大阪到鼓浪屿,落日余晖下的大海,汹涌澎湃的湖水向他奔腾而来。人与大海相映成辉,真是美不可言。
生活中的他也会分享一些简单的穿搭技巧。不管是体育系的运动男孩,还是简简单单的休闲时装,都是那么的清新淡雅,时尚有型,简单又随意。
太空生活资料
太空是个充满魅力的神奇世界,在太空的生活更是个充满魅力、令人好奇的神奇话题。
太空环境与地球环境大不相同,那里没有空气,没有重力,充满危险的太空辐射。当然在封闭的空间站或航天飞机舱内,有足够的空气供你呼吸,良好的航天器屏蔽材料可以有效地挡住太空辐射,只是“失重”会给生活带来一些麻烦。
如果用地球上的方式去太空生活,那肯定会闹出很多大笑话。比如吃饭,你端着一碗米饭,那饭会一粒粒飘满你的座舱,你张着嘴可能一粒也吃不着;而你闭上嘴时,饭粒却可能飘进你的鼻孔呛你个半死。你想躺在床上睡个舒服觉,可是你会发现太空中找不到上下的界限,“躺”和“站”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那么宇航员们是如何在太空中吃饭与睡眠的呢?
100多种太空食品
宇航员的食物丰富多彩,从最初的十几种已经发展到了100多种。宇航员每天一般吃4顿饭,一周之内的食谱不重复。有人以为宇航员的食品都是做成牙膏状的挤着吃,肯定很乏味,其实这是早期宇航员的状况,现在早已今非昔比了。宇航员可以在太空中吃到香肠馅饼、辣味烤鱼、土豆烧牛肉、奶油面包、豆豉肉汤、金枪鱼沙拉、饼干、巧克力、酸奶、果脯、果汁等各种各样的佳肴,美国宇航员甚至可以喝到他们爱喝的可口可乐。不过,宇航员吃饭并不能随心所欲。他们必须按地面营养师为他们配制好的食谱用餐。美国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吃饭时,先把标有第几天第几顿字样的塑料袋从食品柜中取出。每个塑料袋里装有7种食品,供一名宇航员食用。太空食品均为脱水食品,临吃前可把食物放入一个碗形的容器中,再用注射器将一定数量的水注进容器,然后再放进烤箱里加热。一顿饭不超过半小时就可以“做”好。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太空餐桌是特制的。它具有磁性,能吸住刀、叉、勺、碗、盘等餐具,桌上装有水冷却器和加热器。吃饭时,宇航员必须先把脚固定在地板上,把身体固定在座椅上,以免飘动。面对摆在餐桌上的饭菜,你千万不要着急,一定要注意端碗、夹饭、张嘴、咀嚼一连串动作的协调。端碗要轻柔,动作太猛,饭会从碗里飘出去;夹饭、夹菜要果断,夹就要夹准、夹住,最好不要在碗里乱拨拉,以免饭菜飘走,使用叉子效果最好;饭菜夹住后,张嘴要快,闭嘴也要快,因为即使是放到嘴里的食物,不闭嘴它也会“飞”走;咀嚼时节奏要放慢,细嚼慢咽利于消化,还可以减少体内废气的产生和排泄,避免宇航员生活环境的污染。
有些人最喜欢在吃饭时聊天神侃,而在太空吃饭最忌讳的就是边吃边说。边吃边说会使嘴里嚼碎的食物碎末飞出嘴外,飘在餐厅或生活舱里,宇航员稍不注意吸进鼻腔就容易呛到肺里发生危险。
特制的“王太太炒羊肉”
尽管太空食品供应充足,花样齐全,营养丰富,但宇航员却普遍抱怨在天上吃饭吃不出味道。科学家分析,原因可能不在食品本身,而是太空环境引起宇航员的味觉失调。如失重使鼻腔充血,导致味觉神经钝化,唾液分泌发生变化影响味觉,或者因为看不到食物的颜色、闻不到食物的气味而影响味觉。美籍华人宇航员王赣骏乘航天飞机上天时,为了使他能有个好胃口,他的太太做了他平时爱吃的炒羊肉。这道食品被命名为“王太太炒羊肉”。
糊涂觉与奇异睡姿
宇航员在太空中睡觉的的确确是“糊涂觉”,其表现一是黑白不分,二是睡姿奇异。
黑白不分,是说宇航员在天上绕地球航行,太空日出日落由航天器绕地球一圈的时间而定。有时24小时内日出日落交替许多次,宇航员无法遵循地球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只好机械地按钟点安排工作和睡觉。
睡姿奇异,是说宇航员在太空失重环境中找不到“躺”的感觉。在地球重力环境,人们习惯于把地心引力的方向定为“下”,把“天”的方向定为“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脚踩大地,头顶蓝天”。可是到了失重的环境里,人们失去了“上”“下”的参照坐标,脚踩不到地,四周全是天,你根本分不清上、下,因此,睡觉也就没有了“平躺”一说。由于无论站着、躺着,还是趴着都可以入睡,所以宇航员睡觉可以飘在太空舱里睡,挂在墙上睡,绑在床上睡,也可以吊在梁上睡,靠在桌边睡。
不过大多数宇航员不习惯飘荡着睡。一旦从飘浮睡眠中醒来,他们会产生一种掉进万丈深渊的感觉。为了获得安全感,宇航员一般睡在固定的床上或固定在墙壁上的睡袋里,睡袋拉紧后能给人体施加一定的压力,使人消除那种飘飘欲坠的恐慌感。
千万别把手脚伸出被外
有人睡觉习惯把手或腿放在被子外面。这在地面上看来是很正常的现象,可是在太空环境里,却是很危险的。太空失重,睡眠中人的四肢会不受躯干支配而四处飘动。一名前苏联宇航员有一次把手臂放在睡袋外睡觉,醒来后突然发现有两只大手向他脸上飘来,吓了他一大跳。原来这飘动的两只大手正是他自己的手。吓一跳还是小事,如果宇航员睡着后,失控的“自由”之手、“自由”之脚万一无意中碰到了什么开关、什么仪器,那太空舱的安全、宇航员的生命岂不成了大问题?所以,在太空中睡觉,千万注意把手、脚放进睡袋里。
奇特的洗脸和刷牙
由于太空的失重环境,在地球上看似简单的洗脸、刷牙、刮胡子、理发以及洗涤,到了太空都变成了很复杂和麻烦的事。
宇航员洗脸刷牙比较奇特,为了防止水到处乱飘,一般用湿毛巾擦一擦脸就算是洗脸了;刷牙时,用手指蘸上牙膏来回蹭几下,然后再用湿毛巾把牙齿擦干净刷牙就算完成。如果像在地面上那样刷牙,牙膏泡会飞得满座舱都是。宇航员刮胡子一般使用电动剃须刀,使用时还必须十分小心胡子渣从剃须刀边漏出来。太空舱本来就十分狭小,环保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如果细小的胡渣飘在座舱里,清理起来会十分困难。
太空理发也很不容易,因此无论男女宇航员在上天之前都要把头发理得短些再短些。但是长时间的飞行,头发又会长长,怎么办?宇航员必须发扬团结精神互相帮助,一人理发,一人拿着吸尘器吸走剪下的头发。
“桑拿室”和“洗浴袋”
在太空中洗澡更为麻烦。宇航员要把脚套在一个固定的环里,不然飘浮的身体被水一冲会不停地翻跟头。失重状态下的水全是一粒粒的小水珠,很容易呛伤人,甚至呛死人,所以洗澡时,宇航员还要戴上呼吸罩和护目罩。洗完澡后,身上的污水不会自动流下来,需要开动水泵连同空气一起抽走。沾在帆布罩上的水也得用水泵抽走。洗一次澡,真正的洗澡时间只有15分钟,可清理污水和其他准备工作却需45分钟。
后来,科学家对太空浴室进行了一些改进。比如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浴室像是一间桑拿室。宇航员进去后经过一段升温,使身体出汗,然后用湿毛巾擦洗。由于不方便也不舒服,“桑拿室”又改成了一个像睡袋一样的装置。宇航员洗澡时,袋内有清水和浴液射出,搓洗完毕后,可以打开袋下的抽风机,把脏水抽走。美国航天飞机上的浴室是个浴罩,浴罩下部也安有抽风机。宇航员洗澡时打开淋浴龙头和抽风机,上面喷水下面抽水,会形成如同地面一样的淋浴效果。
太空专用洗发液
宇航员的洗发液是特制的。这种洗发液96%的成分是从植物中提取的。由于在太空中不可能有很多的水供给宇航员冲洗头发,所以宇航员使用的洗发液是免冲型的。它在失重的状态下能变为十分细小的颗粒。洗头时,它很容易带走头上的污垢。洗完后,用餐巾纸或毛巾一擦,洗发液就被清除得一干二净。用这种太空洗发液洗过的头发,完全不用发胶、摩丝和吹风机,既能显示头发的自然美又特别容易梳理。
据最新报道,俄罗斯和美国专家正在为两国宇航员准备最新洗漱用品,但是他们在女宇航员的化妆品上产生了分歧。俄罗斯专家认为在太空完全没有必要打扮,而美国专家却认为香水、润肤液、口红等都是不可缺少的。(《中国国防报》 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