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体育教育专业可以考的研究生专业有哪些?院校有哪些?
- 2、福建体育研究生有哪些学校
- 3、体育生在考研时,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
- 4、招收体育管理专业研究生的院校有哪些?
- 5、中国矿业大学体育硕士几年
- 6、体育考研哪些学校比较好考呢?
体育教育专业可以考的研究生专业有哪些?院校有哪些?
一、体育教育专业可以考的研究生专业有体育教育,警察体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保健康复、运动生理生化、运动解剖与生物力学方向),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应用心理学(运动心理方向),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方向)等。
二、体育教育专业考研可以报考的院校有:
1、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最早的体育高等学府,建于1952年11月,原名华东体育学院,由原南京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的体育系科合并而成;1956年更名为上海体育学院;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序列。学院原直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6月国务院决定上海体育学院划转地方,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
上海体育学院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学校和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试点院校学校,是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分会和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运动健康科学分会挂靠单位,是国内体育高等院校中最早获得硕士学位(1981年)和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的单位之一,是“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国家中长跑青少年队落户学校,拥有国内唯一的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
2、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体育学院是一所以教育学为主,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协调发展的、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公立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成立于1958年8月,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学校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开展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单位”,2013年7月,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3、广州体育学院
广州体育学院始建于1956年7月,是华南地区惟一的体育本科高等学府,也是建国以来国内较早专门从事体育教育的院校之一,隶属于广东省人民政府。是一所具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含体育学全部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医学门类的运动医学硕士点的在大学。是国家体育总局若干运动项目的高、中、初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单位,具有一级裁判员、一级运动员审批权。
4、武汉体育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WUHAN SPORTS UNIVERSITY [1] )简称“武汉体院”,位于湖北省会武汉,占地面积1398亩,是新中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1953年组建于江西南昌,1955年迁至湖北省武汉市,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原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体育院校,2001年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成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共建院校。
5、成都体育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简称“成体”,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武侯祠,是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也是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援外教练员培训基地。
成都体育学院始建于1942年,前身系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全建制转为西南体育学院,1956年更为成都体育学院,1961年重庆体育学院并入。学校原隶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划转地方,实行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成都体育学院
百度百科-上海体育学院
百度百科-天津体育学院
百度百科-广州体育学院
百度百科-武汉体育学院
福建体育研究生有哪些学校
福建师范大学,泉州师范学院,闽南师范大学等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38种专业学位中的一种, 2005年成立并开始招生;共有4个培养领域,分别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全国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外,共有63所院校开展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全日制攻读、在职攻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2种形式。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已有体育学硕士科学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不同类型、各有侧重的学位类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办法、教育内容、培养模式、质量标准等都更突出职业要求,更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更强调面向行业,为体育系统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实践性人才。
体育生在考研时,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
一般来说,顶尖大学师资力量好,科研成果好,就业前景好,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就业都更占优势,但同时考研竞争也会更加激烈。而排名靠后的人专业实力一般,竞争力相对较低,更容易进入。
1.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1953年,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和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是国家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全国首批“双一流”建设大学。
它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办学基础雄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隶属于国家体育总局。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占地面积7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它有近100个室内和室外训练场地。一级体育学科整体水平在前三轮国家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在第四轮国家学科评估中排名。
2.首都体育学院
首都体育学院位于海淀大学园区,西临中关村科技园,东临著名的“蓟马”景区。学院始建于1956年,原名“北京体校”,1960年改为“北京体育师范学院”,2000年更名为“首都体育学院”。学院成立50年来,各项事业成绩斐然。
目前,学院在办学规模、办学水平、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科研成果、设施等综合办学实力上均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2004年,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技信息研究院、科技部、中国青年报联合编制的《中国大学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中,我们的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同类大学中排名第二,其中“学校资源”和“教学水平”在全国同类大学中排名第一。
3.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成立于1952年,由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金陵女子大学体育院系合并而成。原名华东体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体育高等院校。2002年,原上海体育学院、上海体育科技学院、上海体育科学学院合并组建新的上海体育学院。
大学体育被评为上海的教育高地。运动理论、运动解剖学(包括运动生物力学)、武术、足球、体操、重竞技是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和项目。学院还有一个体育博士后研究站。同时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在职体育硕士”、“体育专业硕士”招生培养单位,覆盖教育、文学、管理、科学等领域。
4.武汉体育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是新中国首批独立的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1953年在江西南昌成立,1955年迁至湖北武汉,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2001年以前,学校直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9月改为国家体育总局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事业单位。
学校有卓岛全校区(本部)和乾隆岛校区(分校)两个校区,总面积1398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学校拥有各类室内外运动场馆、教学楼和实验楼,先进完备的教学、培训和科研设施,数字图书馆和千兆校园网,图书馆藏书97万余册。
招收体育管理专业研究生的院校有哪些?
040300 体育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N
标注Y者为2006 新增学位授权点, 标注Z者为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
一级学科博士点
北京体育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Y
华南师范大学 Y
上海体育学院
一级学科硕士点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成都体育学院 Y
东北师范大学 Y
福建师范大学 Y
广州体育学院 Y
河北师范大学 Y
河南大学 Y
河南师范大学 Y
湖南师范大学 Y
华东师范大学 Y
华南师范大学 y
华中师范大学 Y
吉林体育学院 Y
江西师范大学 Y
解放军体育进修学院 Y
辽宁师范大学 Y
南京师范大学 Y
曲阜师范大学 Y
山东师范大学 Y
山东体育学院 Y
山西大学 Y
陕西师范大学 Y
上海体育学院
沈阳体育学院 Y
首都体育学院
四川大学 Y
苏州大学 Y
天津体育学院 Y
武汉体育学院 Y
西安体育学院 Y
西北师范大学 Y
新疆师范大学 Y
扬州大学 Y
云南师范大学 Y
浙江大学 Y
重庆大学 Y
中国矿业大学体育硕士几年
两年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体育研究生专硕两年。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二年。采用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38种专业学位中的一种,2005年成立并开始招生;共有4个培养领域。
体育考研哪些学校比较好考呢?
宁波大学、鲁东大学、渤海大学比较好考。
渤海大学(BOHAI University),简称“渤大”,位于渤海之滨的历史文化名城辽宁省锦州市,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综合性大学。由锦州师范学院与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于2000年4月5日合并组建而成,学校暂定名为锦州师范学院。2003年4月,锦州师范学院更名为渤海大学。
学校拥有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经、法、教、文、史、理、工、管、艺等学科门类。
2021年,渤海大学在 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925名。
辽宁省农村教育区域统筹与均衡发展研究基地:渤海大学农村教育研究中心。
省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光电功能材料检测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功能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微电子工艺控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食品质量安全与功能性食品研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计算机网络智能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