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新时代下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样?
- 2、我国体育教学各个方面的改革发展经历了什么历程?
- 3、中国校园体育存在的问题要怎么解决?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
- 5、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几个发现阶段?
- 6、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形成和发展是什么样的?
新时代下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样?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提供的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未来的学校教育中,教育对象将成为自己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必须成为自己的人,他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自己的教育。个人与自身关系的这种根本性变化是科技革命教育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教学目标由教师决定,学生实施;组织教学方法由教师设计,学生理解和行动。教学过程的每一步都由学生按照他听从了老师的指示。纵观国内外各种现代教学模式,其发展趋势之一是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强调教学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现代教学的时代特征。这个时代的特点在国内外各种现代教学模式中得到了突出体现。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授任何课程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无需教学。如果学生进入这样一个领域:他们可以探索、辨别和体验自己,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技能。”
基于“学”的教学模式遵循这一假设。它可以从“教”变为“不教”,使学生实现“学”,成为“终身学习者”。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正式提出了“素质教育”的主张。其目的之一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主观上引导和逐步完善我国现有的教学体系和教学环境,真正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教育要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对教育功能的高度概括。“素质教育”这一更全面、更深刻的要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现在,为了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度综合化趋势,世界上许多国家针对教育脱离实际、专业分工过于单薄和狭窄的情况,从培养“专业人才”转变为培养“通才”,学生知识单一,素质不全面。当前,在我国普通体育教学模式的未来发展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引进现代科技成果,多种体育教学模式共同批判、竞争、学习和发展。
我国体育教学各个方面的改革发展经历了什么历程?
教学方法
学校的体育教学一直在照搬苏联的教学理论,强调知识的传授,过分注重技术细节,忽视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培养。教学方法以讲解示范为主,错误的动作纠正方法为辅,严谨而缺乏活力,挫伤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使大量学生对体育失去兴趣。改革开放后,许多学校进行了许多尝试,其中打破自然课堂、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的选修课占了很大比例。循环练习法曾被实施过,之后又学习了西方的发现法、程序教学法、成功的体育教学法、快乐体育等,但由于没有得到大多数教师的认可,它们逐渐消失。学校体育项目多样,技术动作复杂,因此,轻易否定教学方法或过分认同教学方法是错误的。关键是如何科学地使用它。
教学模式
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实践,世界各地的学校都总结出了并行、三阶段、分层和俱乐部等教学模式。其中一些教学模式非常受学生欢迎,但对场地设备和教师的要求很高。目前,分级、俱乐部等教学模式只能在场地设施相对完善的重点学校实现。
教学评估
建国初期,学校的教学评价过去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后来逐渐采用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诊断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某一教科书前的准备,以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获取反馈信息,及时改进教学工作;终结性评价是指对某一阶段的教学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教学的最终水平,作为下一阶段诊断性评价的依据。
综上所述,我国的教学改革是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过程。它摸着石头过河,走了很多弯路。从最初的模仿和引进国外思想,逐步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国情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改革之路。当然,在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培养目标定位偏差、体育教材编写缺乏时效性和实用性、教学模式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学方法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等。
中国校园体育存在的问题要怎么解决?
中国的校园体育相比于以往也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目前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很多校园都是缺少专业教练,很多学生虽然在上体育课,但是学得并不是十分专业。
中国校园体育存在的问题:
1.有些学校不重视校园体育。有些学校十分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体育根本不重视,导致学生的体质偏弱。
2.有些老师不重视校园体育。有些老师喜欢占用学生的体育课,这样就会减少学生锻炼身体的时间,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发展。
3.有些学生不重视校园体育。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有些学生在家里养尊处优,在学校的时候不想参与体育活动。
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在校园教育方面做出调整,学校除了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外还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学校要重视学生的体育课质量,要了解学生每一节体育课学到了什么知识。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体育考核,让学生知道体育课的重要性。
2.对学校的老师进行教育,让他们知道学生的体育课也是很重要的,让文化课老师不占用学生体育课的时间。
3.除了让学生知道体育课的重要性之外还要让学生更喜欢体育课。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除了学生一起参与的体育活动还可以让他们多参与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
4.学校的体育设施一定要多一些,如果学校的体育设施不够用,也会影响校园体育的发展。比如说,学校的乒乓球台比较少,很多学生围着一个乒乓球台玩,这个时候有些喜欢乒乓球的学生就无法参与了。
学生要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校园体育的发展也要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这样学生才会发展得更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
初创阶段(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就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十分关心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
曲折发展阶段(1958——1965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好转,我国政府有关部分提出,学校体育要面向广大学生。
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这十年动乱期间,我国学校体育基本处于混乱和停滞状态。
改革开放阶段(1977年至今)加强了体育的法规制度建设,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学校体育的法规制度,1990年3月12日,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而使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始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几个发现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体育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
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全民健身意识极大增强。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超过4亿,占比达到35%,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90%以上。健身设施遍布城乡,体育场地超过310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2平方米,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到全国近90%的行政村,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全民健身组织广泛建立,全国共有体育社会组
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形成和发展是什么样的?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不断人侵,广大中国人民为反对侵略,反对封建统治,不断起义,使清王朝内外交困,面临灭亡。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大官僚、 大军阀,为了挽救他们的灭亡,推出了具有进步意义的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兴办西学,开始创办西方式的新式学堂,包括军事学堂。并把西方体育引进到这些学堂中,把体操规定为学堂的学习课程,内容主要是瑞典式、德国式、日本式的普通体操,兵式体操和游戏等。并在学校中开展了以西方近代体育为主的各种课外体育活动,从而使中国近代学校教育首次出现了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虽然,当时洋务派办的西方式学堂极少,但对西方近代体育在我国的传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甲午战争后,洋务运动失败,继起的是改良主义的维新运动。虽然百日维新运动后来也告失败,但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维新派积极提倡西学,大量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文化教育等知识。认为各级各类学校都应重视儿童少年身体的发育与健康,强调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国民党统治区,国民党政府-度为加强学校体育的管理,成立了学校体育的领导机构,先后颁布了不少学校体育法令,并在此基础上于1940年3月公布了《各级学校体育实施方案》,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全面的学校体育实施方案。与此同时,教育部还聘请国内外-部分体育专家,编写了各种体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培养了大批体育师资。这对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学校体育从传统观念和政策制度上不被重视,所制定的一-些体 育法令和措施并没有得到贯彻和实施,学校体育经费严重缺乏,运动场地器材设备简陋不堪,体育课被视为“小四门”可有可无,课上“放羊式”现象普遍存在,课外只注重训练少数选手去夺锦标,从而使学校体育发展缓慢,甚至畸形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也十分重视学校体育的开展。在苏区和解放区内,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并经常举行各种类型的运动竞赛和运动会。在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广大师生想方设法,因陋就简,土法自制,缓解了场地器材的不足,使根据地的体育活动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1941 年创建的延安大学体育系,为解放区培养了-批体育干部和师资,使革命根据地的学校体育有了很大发展,也为新中国学校体育的开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