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长沙贺龙体育馆在长沙哪个位置
长沙贺龙体育中心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城南的天心区内,由芙蓉中路、劳动西路、白沙路与城南西路合围的大片区域。
“贺龙体育馆”位于贺龙体育文化中心靠劳动西路一侧,为一座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化体育馆。该馆总建筑面积18425平方米,固定与活动坐席6500个,比赛大厅面积为58×30米,是继首都体育馆、上海体育馆之後,中国大陆较重要的综合性体育馆。
公交具有时效性,可关注长沙当地实时公交查询。到贺龙体育馆,可在长沙市三医院(仰天湖)公交站下车,途经公交车:2路, 4路, 8路, 123路, 137路, 140路,145路, 160路, 167路, 202路, 314路, 402路, 803路,804路, 906路。
扩展资料
长沙贺龙体育中心是全国第一座以国家领导人——贺龙元帅名字命名的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始建于1951年,时名长沙劳动人民体育场,1984年更名为长沙市体育场,1987年更名为长沙贺龙体育场,2003年更名为长沙贺龙体育中心。
占地面积约10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地处市中心繁华地段,交通便捷,人流汇集,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坐落在城市中心的体育场馆之一,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
历年来长沙贺龙体育中心先后成功地举办了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开幕式、国际国内足球赛、田径比赛、明星演唱会、展会以及群众体育等大型体育赛事和活动。
作为我市高水平体育竞技表演的平台,中国足球男子国家队在此收获了5胜4平的不败战绩,成为国家队7大主场之一;作为公共体育服务的阵地,贺龙体育中心健身设施对市民全面开放,每年接待群众健身达200万人次,成为我市全民健身的重要场所。同时长沙贺龙体育中心也是宣传我市文明建设、展示长沙城市文明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
参考资料: 贺龙体育中心官网 百度百科--长沙贺龙体育中心
贺龙体育场的场馆介绍
2003年10月8日,在原址上重建的长沙贺龙体育场正式落成。它恰似一朵芙蓉花盛开在市中央。
长沙贺龙体育场位于长沙新世纪体育文化中心西北部,主体工程为框架8层(局部9层),建筑面积11.7586万平方米,5层以上外墙为圆弧剪力墙,屋面标高最底为28.8米,最高为33米,呈阶梯状分布,整个框架由484根框架拄组成。整个外观的主体部分用当今世界最流行的玻璃幕墙装饰。
贺龙体育场可容纳观众6万人,钢屋盖工程建筑面积为4.57万平方米,用钢量达3552吨。 贺龙体育场共有东西南北四扇门,四扇大门上端采用拉索点式玻璃幕墙,四个大门出口采用大板玻璃幕墙。贵宾通道的出入口采用框架式玻璃幕墙结构,用钢骨架与复合铝板支撑,确保各项性能达到设计使用要求。贺龙体育场的“世纪之花”设计方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主场的顶盖象征一朵绽放的芙蓉花,鲜花意指掌声和荣誉,主场的南北立面展现出“白鹤亮翅”的造型,象征着湖南长沙的体育事业像白鹤—样展翅飞翔。
体育场造型新颖.雄伟.浪漫并富有象征意义:顶盖由12块花瓣状镀铝锌板组成(12意指时光隧道,体现出对时间的珍惜和速度的追求)从南北向东.西层层叠起似朵朵白云,体现出设计对“蓝天白云”意境美的理解和把握。东西看去有如正在徐徐开启的帷幕,给人以群星灿烂.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翻舞的屋顶造型像波浪,又似欢欣鼓舞的人群掀起人浪,契合了团结蓬勃的主题,同时令潇湘人产生对母亲河湘江的联想。每片花瓣状的钢架连接,并有意突出檐下的空间层感觉与形式的引导,注意了板块过渡的轻微渐变关系,更进一步探索了以现代屋盖表达古代建筑中屋顶传递的空间曲线与轮廓。
国足在贺龙体育场踢了哪几场比赛?
国足一共在长沙贺龙体育场踢过6场比赛,目前3胜3平保持不败,堪称中国足球福地。
2005年6月19日,国足首次在长沙比赛,迎战哥斯达黎加队,最终与对手战成了2-2平。
2005年11月16日,同保加利亚队0-0互交白卷。让朱广沪率领的国足结束了2005年与欧洲球队作战连败的尴尬纪录。
2006年11月15日,亚洲杯的预选赛迎战伊拉克队,1-1,虽然没能赢下比赛,但国足却还是获小组第二出线。
2012年2月22日,国足在此与科威特队的热身赛。国足2-0轻取对手。
2013年3月22日 亚洲杯预选赛,1-0,凭借着于大宝的进球,国足在长沙的贺龙体育场绝杀伊拉克队。战胜伊拉克夺得三分,对于国足来说,绝对是雪中送炭的三分。这场胜利让国足在该小组中的形势得到了改善。
2014年10月14日晚 中国队在长沙贺龙体育场与巴拉圭队进行国际友谊赛,最终中国队2-1战胜巴拉圭队。比赛上半场,郑智点球破门首开纪录,随后武磊垫射扩大比分。下半场,奥尔蒂戈萨头球扳回一球。
贺龙体育场的相关人物
贺龙(1896--1969),湖南省桑植人。
1910年起与人结伴出外运盐,目睹种种社会不平,萌发反抗思想。1914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在湘鄂西建立革命武装,开辟革命根据地,历任红二军总指挥、前委书记等职。1935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师长,创建晋绥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军区司令员。在中共七大、八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元帅军衔。1969年6月9日逝世。 贺龙出任体委主任以后,对提高足球、篮球和排球这“三大球”的水平一直十分关注,期望能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1954 年,国家体委派青年足球队去匈牙利,向曾获奥运会冠军和世界锦标赛亚军的匈牙利足球队学习。出国前,贺龙委托国家体委副主任蔡廷锴和荣高棠代表他去饯行。荣高棠对领队柯轮说:“贺老总要我转告你们:你们是新中国第一支出国学习的年青的足球队,这是党对你们的信任和培养。我国足球事业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你们一定要勤学苦练,把外国的先进技术学到手,结合自己的特点去发展,为提高我国的足球水平作贡献。”
贺龙任期,他对普及群众足球运动做出了突出贡献,1964年贺龙部长督促国家体委发出了《关于大力开展足球运动,迅速提高技术水平的决定》。确定北京等10 个城市和地区重点开展足球运动;要求足球从少年抓起,以中小学为开展群众性足球活动的主要基地;针对中国足球队“风格软,体力不足,射门差”的问题,提出了不怕吃苦、不怕流汗、严格要求,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在技术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狠抓以射门为中心的30 米以内硬功夫等等措施。同年6 月,贺龙责成国家体委机关会同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发出了《关于在男少年中开展小足球活动的通知》。这年年底,几个主要城市已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中小学建立了足球队。同时,国家体委恢复了甲、乙级联赛的升降级制度。
贺龙名言:
——“三大球搞不上去,我死不瞑目”
—— “东亚病夫的帽子一定要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