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记者分为哪几类?一定要天天出去跑新闻采访吗?哪个前景较好
- 2、体育记者的薪水大概多少?
- 3、体育记者月薪多少?
- 4、NBA最前线记者一年收入能有多少钱?
- 5、搜狐体育记者月收入多少?最好能附带其他媒体记者的收入状况
记者分为哪几类?一定要天天出去跑新闻采访吗?哪个前景较好
我本人就是新闻学专业毕业的。记者分为两类,一类是摄像记者一类是文字记者。做记者当然要天天跑采访了,现在的媒体财政上都已经商业化运作了,记者的收入主要来自两部分,一是底薪,一是稿费,底薪一般都不会高,你的出稿量将成为你收入的一个重头(当然,有部分灰色收入就不计入其中了)。如果是政府宣传部门的就轻松些,当然收入方面也不会太高。
作为记者,摄像和文字这都是基本功,不能分开的,只是进行某个采访任务时看具体工作分配而已。
体育记者的薪水大概多少?
3000左右吧
更强的身体素质
体育竞赛千姿百态、紧张刺激,有的环境险恶(如登山、冲浪等项目)、有的旷日持久(如汽车、自行车拉力赛)、有的场地分散(如大型综合赛事);电视工作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设备沉重不说,还要跟踪拍摄,抢镜头。以上这一切既说明了电视体育记者工作的艰辛,也决定了电视体育记者具备极强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在电视体育记者的时间表里,根本就没有双休日休息的概念,因为体育赛事一般都在这两天进行。目前新闻媒体和观众对赛场之外的报道也相当重视,往往让记者们在一周中的另外五天也无法得闲。如果碰上大型的综合性赛事(如奥运会,世界杯、全运会等),时间集中,信息繁杂,报道时效要求高,则更是劳苦无度,没有极佳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是难以完成报道任务的。采访一些在国外进行的赛事,往往由于经费和名额的限制,一名电视体育记者要身兼数职,既当编导,又当摄像,还要管技术、后勤等等。这也难怪会有记者发出如此感慨:“身体是体育记者的唯一本钱,身体透支了,体育记者也就做到头了。”
更高的作风素质
作风是指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近年来,我国电视体育记者数量增长较快,除了电视和体育本身的强大吸引力之外,“要出国,跑体育”这句年轻记者中的流行语也能说明问题,就是在国内,记者随赛事活动走南闯北,也为众多人所羡慕。但人们往往容易忽视一名优秀的电视体育记者所要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没有优良的作风,很难达到人们所期待的那种境界,而且,这种作风还是树立电视体育记者形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具体表现为:
(1)艰苦奋斗
体育比赛大多都是在露天进行,记者经常面临着酷暑、严寒、雨雪等恶劣天气的考验,电视体育记者要做到身到、心到、顽强追踪、连续采访,“脚板底下出新闻”,这是电视体育记者职业精神和战斗作风的表现。相反,走马观花随便拍摄,甚至居屋不出,找二三手材料,惯用过去的音像资料等,则都是不良作风的体现。
(2)认真细致
现在全国许多专业的体育频道,体育新闻一般都实行滚动播出,对时效性的要求很高,因此也容易出现一些诸如姓名、职务、地点、比赛成绩等方面的错误,观众对电视体育记者素质不高的批评经常由此而来。注重养成认真细致的作风,注意核实,则可以避免此种尴尬的发生。
(3)谦逊谨慎
由于体育界人士的整体文化素质相对偏低,有些记者面对他们往往采取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把采访当作审问,自以为是。这种态度的危害巨大,不仅影响记者形象,还易造成采访对象的抵触情绪进而降低采访质量。事实上,只有和运动员、教练员及其他采访对象交流思想感情,在共同的追求中达到相互理解和沟通,才能收到良好的采访效果。
电视体育专业知识素质
电视体育记者是进行专业报道的记者,首先从业务要求来说当然要既懂电视业务,又要懂体育知识,只精通一头是不行的。
电视体育报道是新闻学一般原理的具体化,它在体育报道方面虽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但理论体系并未自成一家,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注意与电视新闻的采、写、编、评等理论相联系,相渗透。只有精通了电视新闻业务,才能将电视体育节目现场性、时效性、娱乐性的特点更好展现出来。
在掌握好电视业务的同时,如果对体育运动史、竞赛规则、竞技技巧、运动生理学和心理学等体育专业知识不甚了了,电视体育报道也不可能深入。实际工作中,电视体育记者一般又都会有项目分工。对于重点报道的项目,则要深入研究,对其国内外竞技水平、风格特点、重要人物等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并争取成为这方面的专家。著名的评论员宋世雄对排球比赛的直播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喜爱,与他快速准确的解说和适时恰当的评论是分不开的,看他直播的比赛还能学到很多排球专业术语和战术技巧。显然,这是建立在对排球知识的深入了解基础之上的。
电视体育记者在业务知识上要灵活处理“专”与“杂”的关系。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知识信息爆炸为特征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社会结构和知识结构日趋复杂多样,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从观众的角度来说,生活质量的进步,欣赏水平的提高也使他们需要在某方面得到权威专家的指导,如果记者对在这方面只是泛泛了解,报道缺乏深度,必然会造成观众的大量流失。新时期,观众的需要成为电视新闻媒体展开竞争的动因,一般性的报道大家都会做,而只有专家型记者,才能在新闻的背景和趋势上告诉观众更多的东西,才能使所效力的媒体立于不败之地。目前,国内各体育频道的节目日益向单个运动项目细分化,一些专家型记者也因此脱颖而出,如中央台足球记者刘建宏、田径记者冬日那、举重记者郑梦晖等,在业内,他们的名字与所报道的项目已紧密联系在一起。总之,力争成为“专家”则是新时期电视体育
记者提高业务知识水平的主要目标。
“专”与“杂”其实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电视体育记者应该以“专”为主,辅以“杂”,在“杂”的基础之上再追求“专”。具体地说,就是首先必须具备一个电视记者的各项基本素质,精通并善于利用电视新闻的规律制作节目,其次,再努力学习实践以深入掌握某一体育项目的专业知识。
对体育信息的感知能力
感知能力是记者迅速发现、辨析、采写、传播新闻的能力,是记者各种素质的综合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记者的整体素质。作为电视体育记者,应该有灵敏的“体育新闻鼻”、“体育新闻眼”,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嗅出体育新闻,并能用镜头及时地予以捕捉。
衡量电视体育记者新闻敏感程度的标准是效率,即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地完成发现、辨析、拍摄、播出体育新闻的全过程。电视体育记者培养和锻炼自身的新闻敏感,可在以下两个方面多下工夫:(1)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只有亲身体会了,才能更好的理解体育,报道体育。(2)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锻炼观察、分析、比较能力,这些能力是增强预见性,提高体育新闻感知能力必不可少的基础。
快速的应变能力
应变能力,是一种善于随机应变的思维品质,没有正确灵敏的思维,记者的意志行为便是无头之鸟。电视体育记者经常要到现场采访,拍摄新闻,有时还要在直播过程中作现场调查和即兴点评,要完成好这些任务,快速的应变能力是必须具备的。
在体育比赛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预计不到的意外情况,如运动员受伤、名将发挥失常、黑马爆冷、赛场暴力、天气突变、信号中断等等,电视体育记者们则可以采取临时调整报道角度、迅速调拨机位或切换镜头、做好应急播出的准备工作等措施进行回应。在做现场采访时,有时会遇到被采访者面对镜头紧张失常,不能很好地表达意思;有时会遇到某大牌体育明星拒绝采访;还会遇到多家媒体蜂拥而上,被采访者简单应付等情况。面对复杂多变的局面,电视体育记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快速的应变能力,镇定自如,灵活机智地处理。
创新能力
体育比赛是一种对自我极限的超越,体育报道的媒体竞争,也有超越对手和超越自我的要求。中国的体育水平在不断发展,中国体育迷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一个电视体育记者的业务水平如果老是停留在过去的水平线上,老是用一种套路、模式去报道那些虽年年举行但历久弥新的赛事,就会很快被挑剔的观众所抛弃,被创新的时代所淘汰。体育比赛相对于其他大多数新闻事件有一个特别之处,即体育比赛是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按时进行的,这一方面既给采访和转播提供了方便,也加剧了各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大了制作独家报道的难度。所有媒体同时来报道同一场比赛,唯有不断去创新报道角度和报道手段,才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例如,央视即将开播的足球频道将开创频道极度细分的先河、各电视台的体育直播纷纷利用网络的优势增加信息量、电视台与互联网站的合作不断催生出新的体育节目形式等等。总之,我们要领悟、要创新的东西还很多。(
体育记者月薪多少?
11月8日的“记者节”与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在“记者节”到来之际,智联招聘网对记者行业展开调查,从记者的薪水酬劳、从业环境、包括外界对记者行业的看法,进一步关注这个行业的发展。半数人对记者职业不“感冒” ·全国格斗大赛开始·银行卡 安全快捷换Q币·沟通无极限手机Q时代·魔法表情秀出百变心情·全国格斗大赛开始·QQ秀 秀出个性真自我在参与调查的被调查者中,正在从事记者职业的占到三分之二。结果显示,有53.4%的人并未觉得记者这一职业风光无限,他们认为现在媒体太多,从业者有些泛滥;37.9%的人选择了“强势媒体的记者比弱势媒体的记者职业素养要好”;另外8.6%选择了“记者的整体水平在提高,还是抢手型人才”。面对“你想过转行吗?”这样动摇军心的问题,回答“没想过”的只有21.9%,想过的78.1%。但大家对做记者的好还是“念念不忘”,在“你认为记者是一个金饭碗吗?”的问项中,认为做记者收入高、工作体面的比例是7.5%;记者职业有正义感、受人尊敬的是9.4%;而高达41.5%的被调查者认为做记者自由、接触面广,每天接触新鲜事,对个人能力提升很快。因此,很多人在考虑这一职业角色时,更看重的是记者的职业便利,对未来发展有利。紧张,还是紧张“没什么别没稿,有什么别有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最快地赶出稿件,奔波和熬夜对于记者已经是家常便饭,长此以往,记者们的职业病也有了一定的规律。记者自己对于职业病的调查选择是,风湿关节炎1.3%;近视9.1%;颈椎病11.7%;胃病15.6%;失眠15.6%;过早衰老15.6%;神经紧张31.2%。超半数人月薪超不过3000元在“你的工资范围是多少?”的调查中,64.6%的记者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3000元至4000元的占12.9%;4000元至5000元的占9.7%;5000元至6000元和6000元至8000元的都是6.5%;8000元以上的比例为零。虽然调查带有局限性,但由此可见,记者职业离高薪还有一段距离。目前,编辑记者们的主要收入是“工资+稿费”,固定的收入并不高,稿费通常是按字数算,也有按等级算的,按字算的稿费在60元至300元每千字不等。而从事记者职业的年龄一般在25岁左右,年轻记者体力好,能跑动,对新闻兴趣高,工作热情高,稿件采用量大的话,在同龄的就业者群体中,收入并不算少。
NBA最前线记者一年收入能有多少钱?
NBA前线记者的一年工作收入自然不低,但说起总收入来说要比公路收入还要高的多,加起来保守估计都得上百万。
前线记者要求严格
这样诱人的待遇决定了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担当体育前线记者,尤其是国际顶尖的篮球赛事联盟NBA。NBA最前线的记者如周玲安、张曼源这样,首先在外貌身材上就有很高要求,其次不仅要求精通英语口语,做到与球星的沟通无障碍,还必须拥有一定的篮球知识和管理经验,才能够长期地吃下这碗饭,受到更多媒体和球迷的欢迎。
年收入不会低于百万
在薪资收入方面,作为女主播的美娜年薪在50万,如果再加上她外包的主持以及各种平台收入,年收入都要超过百万,但是作为NBA的最前线,也就是直接贴近场地和球员的记者,其收入更不会低于女主播。通过比较就大致可以推算出其年收入绝对不会低于百万。
真正占其年收入大头的并非是其正常的工资待遇,而是其在具有了一定知名度以后场外的活动收入。比如张曼源如今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并且与各大体育媒体公司都有深入广泛的合作。其中较为我们熟知的便是与腾讯体育之间的直播连线。不仅如此,他还时常作为央视体育新闻的特邀嘉宾,与其他体育媒体展开合作,做到资源共享。其次,有时这些NBA最前线的记者还会参加各种体育明星所举办的活动,并在其中作为特邀嘉宾或主持人,这些收入加起来都不仅仅是百万。因此,NBA最前线记者的年收入自然是非常可观的。但光鲜亮丽背后是他们更多的努力与汗水所换来的,他们也值得这份丰厚的回报。
搜狐体育记者月收入多少?最好能附带其他媒体记者的收入状况
搜狐体育现在不招记者,维持只出不进的原则。月收入5000-15000不等,其他媒体大体也属于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