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程学

黑客技术入门,网站入侵,顶级黑客,黑客联盟,攻击网站

刘春山体育(王春顺 体育)

本文目录一览:

高淳高级中学的历史沿革

南京市高淳高级中学的前身是高淳县初级中学,创建于1923年2月东坝镇东岳庙后,童铭新是首任校长,当时只有18名学生,称为“十八学士”。1930年施兴旸任校长,1935年8月学校迁至县城学山书院,在学宫明伦堂,尊经阁等处教学,有4个班200名学生。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县城,学校被迫停课.1938年2月,日军离境,学校复课,韦不凡任校长。我党为建立茅山抗日根据地,1938年6月4日陈毅司令员率部首先抵达高淳,受到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1939年2月23日,陈毅司令员前往军部途中,夜宿学校,向师生和群众发表抗日救国演讲,挥毫写下《东征初抵高淳》壮丽诗篇。新四军一支队驻高淳办事处政治宣传科长戈白章和张春生、华仁义、侯日千等同志经常来学校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建立了以学生、工人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淳溪大队,发展一批进步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9月,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在高淳县中建立中共淳溪第一支部,戈白章任书记,王长富、顾龙生分别任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学生党员邢中魁、顾金生先后任中共淳溪第二支部书记;陈启木、邢益新、邢中魁、王长富、顾龙生、徐邃志、赵振球、赵逢时等学生被派往皖南新四军军部教导处学习。1939年8月底高淳沦陷,学校变成日军司令部,学校东迁东坝和睦涧村,以陈氏宗祠和泗洲庵为校舍,1941年又迁至东坝镇东岳庙。1943年10月东坝沦陷,学校再度疏散,部分流动学生在渭塘村袁氏宗祠补习班坚持求学。1939年-1945年期间,胡凤鸣、潘正纲、袁辉宇先后任校长。1946年8月周震东接任校长。上海地下党组织先后派遣共产党员李冬鲁、高介子来校任教,进行地下活动,接受周震东、薛礼生、赵善昌等师生入党。1948年10月,建立中共高淳县地下特别支部,高介子任书记,隶属中共上海局外县工作委员会领导。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学校地下特别党支部为迎接解放,组织师生,印发传单,宣传发动民众,维持地方秩序,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党在学校播下了红色革命种子。一大批学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骨干力量,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祖国的建设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高淳高级中学的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峥嵘岁月,艰苦创业。解放前我县文化落后,长期没有中等教育,高淳县立初级中学创建时,只有平房校舍24间,礼堂3间,膳厅厨房10间;学校迁至学山书院,以书院部分建筑为校舍,增建了话雨亭、雨天走廊等。1949年5月高淳解放,学校获得新生,校名改为高淳县初级中学,薛礼生任校长,学校发展到7个班307名学生,22名教职工。1953年9月又在西舍增设了分校。1956年增办高中,校名为高淳县中学,共有15个班307名学生,首届高中2个班104名学生。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教育革命,形成了良好的校风。1957年的反右运动和1958年的“大跃进”,使学校工作受到一些挫折。1959年7月建立中共高淳县中学党支部,王建中任支部书记,1962年7月汪起坤任支部书记。学校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执行《全日制中学暂行条例》,形成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培养出大批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和走上社会主义建设各条战线,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1966年学校已有18个班近千名学生,65名教职工。十年文革浩劫,教师受到迫害,学校损失巨大。1968年8月成立革命委员会,1969年9月工宣队进驻学校,1971年10月学校改名为高淳县红旗中学,王云程、汪起坤、苗安、陈庆华先后任革委会主任和党支部书记。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纠正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1978年8月学校恢复校名为高淳县中学,陈启炎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学校有42个班2500多名学生,158名教职工。1980年9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定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93年,学校占地面积48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200平方米;有教学楼3幢,科教楼1幢,综合教学楼1幢,实验楼1幢,行政办公楼1幢,新建了学生宿舍楼、食堂和运动场等。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微机、语音、音乐、美术、劳技、阅览、卫生等室配套齐全。学校规模为24个班,1400多名学生,122名教职工,专任教师98名,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58人。学校形成了“勤奋、求实、文明、守纪”的校风,“严谨、务实、求精、创新”的教风,“勤学、善思、好问、进取”的学风。学校多次被县、市评为文明单位和先进集体。1993年11月,经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检查验收,学校被确认为省重点中学。1982-1997年期间,陈启炎、刘春山、陶代枝、吴良福、吴新兆、邢精良先后任校长和党支部书记。

桃李竞艳,再创辉煌。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素有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治学严谨务实的优良传统。七十七年来培养了两万余名学生,其中高中毕业生近八千人,初中毕业生一万两千多人。有许多毕业生现已成为大学教授、高级工程师、英雄模范、经济学家、教育家、军事家、企业家、艺术家和教育、体育、医务工作者。有200多名学生获得高学位和出国深造机会。很多校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建功立业,取得了显著业绩,为母校争得了荣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有310多名学生在省市、国家各学科知识竞赛中获奖,其中获省级奖的55人、国家级奖的44人。在市级以上运动会有203人次获得好名次,其中金牌5枚、银牌10枚。1998年,174名学生参加高考,127人达本科分数线,其中理科33人在600分以上,文科9人在550分以上。本科上线率为73%,高考升学率为91.8%。教职工中有118人次受到各级表彰,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优秀教育工作者3名,市优秀教育工作者30名。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校友遍及神州,驰誉海外,艳如桃李,灿如群星。1996年县委县政府根据省教委有关文件精神决定停招初中生,将县中改办成高级中学,1997年高级中学选址在县城复兴路,征地114亩,投入3000多万元,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运动场地26000平方米,新建的教学楼、科教楼、实验楼、艺术楼、行政楼、教师办公楼、体育馆、阶梯教室楼、学生宿舍楼和食堂交错而立,雄伟壮观、环境优美、设施配套,是一所设施装备现代化的学校,1997年8月邓中材任校长、党支部书记,吴尔霄任副校长、党支部副书记,张培成任副校长,1998年8月杨纪军任副校长。

2004年年8月张培成任校长、党支部书记。现有60个班,3000多名学生,200多名在职教职工。学校领导班子以“团结、敬业、开拓、拼搏”的作风,率领全体师生员工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同心同德,继往开来,奋发拼搏,开拓进取,将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办成一流师资、一流设备、一流水平、一流质量的江苏省重点中学,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展现英姿、再创辉煌。

2014年开国少将健在人员有几位

★2014健在开国将军名单

(75位,2月16日止,更新中)

西行

开国将军,一个令人崇敬的称呼,是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人民军队的开拓者、共和国的奠基人。他们的战斗经历和不屈精神,中国少有,世界罕见!

(截止到2011年3月27日本博文发稿日,健在的开国将军共122位,其中中将5位、少将117位,最年轻者是88岁的王扶之,最年长者是104岁的魏天禄,平均年龄为94岁。留存这组数字,日后会更新。)

2011-2014年逝世的开国将军,均为本人在大家帮助下所统计。每当我把一位将军的名字,从原来队列中,移动到下面的队列,把原来数字减少,新的数字增加时,那感觉、那沉重,是彻骨的心痛!!!每次这种移动和增减,都很艰难,连鼠标也不听使唤,需要要用很长很长的时间才得以完成………

截止到2014年2月16日,健在的开国将军共75,其中中将1位、少将74位。

文中加粗字体名,是我拜访过的将军。部分系转载,如有出入之处,敬请知情者告之指正,以便及时更新。致谢!

衷心祝福开国将军健康长寿!

~~~~~~~~~~~~~~~~~~~~~~~~~~~~~~~~~~~~~~~~~~~~~~~~~~~~~~~~~~~

目前健在开国将军

开国少将

长江日报 2012 年 5 月 11 日 星期 五 第19版:特别报道

(截至2012年3月)

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帅名录”,在1955~1965年间共授予或晋升军衔有10名元帅、10名大将、57名上将、177名中将和1360名少将。截至目前,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十大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以及57名开国上将已经离世。

曾8次重走长征路的上海振华外经职业技术学校的历史教师邓玉平,对健在的开国将军进行过统计,截至2012年3月18日,健在的开国将军共97位,其中中将3位、少将94位(含1955年后授予或晋升军衔者)。

(记者彭仲 整理)

~~~~~~~~~~~~~~~~~~~~~~~~~~~~~~~~~~~~~~~~~~~~~~~~~~~~~~~~~~~~~~~~~~~~~~~~~~~~

以下为邓玉平整理:

(中将健在1人)

张 震(1914)湖南平江人

(1955年-1965年授衔的少将1360人,健在74人。)

(1955授衔802人,1957、1958年各补授2人,健在31人)

王 直(1916)福建上杭人

王贵德(1914)福建上杭人

方 槐(1917)江西于都人

方子翼(1917)安徽金寨人

任 荣(1917)四川苍溪人

向守志(1917)四川宣汉人

刘中华(1917)山东文登人

刘居英(1917)吉林长春人

李中权(1915)四川达县人

李布德(1919)四川营山人

李耀文(1918)山东荣城人

杨永松(1918)广东大埔人

邹 衍(1915)江西兴国人

汪东兴(1916)江西弋阳人

宋景华(1919)江西吉水人

张 瑞(1909)浙江浦江人

张秀龙(1915)湖北仙桃人

陈茂辉(1912)福建上杭人

欧阳平(1916)江西兴国人

胡继成(1915)安徽金寨人

钟炳昌(1915)江西兴国人

桂绍彬(1916)安徽六安人

贾若瑜(1915)四川合江人

盛治华(1916)江西永新人

曾 美(1914)江西寻乌人

詹大南(1914)安徽金寨人

裴周玉(1913)湖南平江人

廖鼎琳(1914)江西吉安人

谭佑铭(1910)四川云阳人

熊兆仁(1912)福建永定人

黎 光(1914)四川南部人

~~~~~~~~~~~~~~~~~~~~~~~~~~~~~~~~~~~~~~~~~~~~~~~~~~~~~~~~~~~~~~~~~~~~~~~~~~~

1961年晋升少将218人(健在13人)

王定烈(1918)四川宣汉人

王砚泉(1917)河北雄县人

江鸿海(1913)湖北麻城人

孙干卿(1919)山东淄博人

杨思禄(1917)江西于都人

张力雄(1913)福建上杭人

胡 炜(1920)河南新蔡人

姜 钟(1919)四川平昌人

殷国洪(1911)湖北红安人

高 锐(1919)山东莱阳人

程 明(1918)安徽金寨人

雷 钦(1915)福建上杭人

魏国运(1914)湖北监利人

1962年授予3人,晋升9人(无人健在)

1963年少将授衔3人(无人健在)

1964年少将授予1人,晋升320人(健在30人)

丁 钊(1920)山东龙口人

王扶之(1923)陕西延安人

王茂全(1911)江西吉安人

文 击(1918)河北霸县人

方 震(1911)江西弋阳人

华 楠(1921)山东牟平人

刘自双(1915)四川巴中人

刘振华(1921)山东泰安人

阳自碧(1918)四川巴中人

李孔亮(1914)河北高阳人

李丕功(1910)山东淄博人

李树荣(1919)陕西延川人

杨斯德(1921)山东滕州人

汪运祖(1915)湖北红安人

张 英(1916)辽宁盖平人

张 翼(1918)山东诸城人

张中如(1919)山西原平人

张玉华(1916)山东文登人

张志勇(1916)湖北红安人

张实杰(1922)山东邹平人

陈绍昆(1921)江苏宿迁人

周建平(1919)江苏吴县人

胡立信(1915)河南新县人

姜林东(1918)山东牟平人

贾乾瑞(1916)陕西大荔人

顾 鸿(1915)安徽庐江人

高先贵(1912)安徽六安人

涂通今(1914)福建长汀人

颜文斌(1915)江西永新人

瞿道文(1919)四川达县人

~~~~~~~~~~~~~~~~~~~~~~~~~~~~~~~~~~~

附:2010年逝世的开国将军

1、开国少将马洪山(1918)陕西延长人,陕西省军区原顾问,副兵团职,因病于2010年1月16日在西安逝世,享年92岁。(1964)

2、开国少将沈启贤(1911)陕西汉阴人,原空军学院副院长,因病医治无效,于 2010年1月24日16时0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1955)

3、开国少将常仲连(1914)河南孟县人,原沈阳空军副司令员,于2010年1月28日在沈阳463医院逝世,享年96岁。(1964)

4、开国少将张伯祥(1918)山东莱芜人,原军纪委副书记,因病于2010年1月29日下午14:00逝世,享年91岁(1964)

5、开国少将吴纯仁(1921)陕西韩城人,原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因病于2010年1月30日4时42分在广州逝世,享年89岁。(1961)

6、开国少将李 觉(1914)山东沂水人,原二机部副部长,于2010年2月12日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去世,享年96岁。(1955)

7、开国少将范 明(1914)陕西临潼人,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2月23日18时在西安逝世,享年96岁。 (1955)

8、开国少将刘 瑄(1917)山东邹平人,原南京高级陆军学校副政治委员,于2010年3月20日14时44分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因病去世。(1961)

9、开国少将张廷发(1918)福建沙县人,原空军司令员,因病于2010年3月25日3时5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1955)

10、开国少将郭林祥(1914)江西永丰人,原中共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兼总政治部副主任,因病于2010年4月25日下午13:00在北京,享年96岁。(1955)

11、开国少将罗应怀(1915)湖北红安人,北京军区原副政委,因病于2010年5月2日下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1955)

12、开国少将徐光华(1913)江西赣县人,原河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副兵团职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6月6日在郑州逝世,享年97岁。(1955)

13、开国少将陈锐霆(1906)山东即墨人,原军委炮兵顾问,,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6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1955)

14、开国少将赖达元(1916)江西石城人,南京市人民政府原顾问,因病于2010年7月10日12时15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4岁。(1961)

15、开国少将谢 斌(1915)江西吉安人,南京军区空军原副司令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7月12日在南京逝世,享年96岁。(1955)

16、开国少将谢家祥(1914)江西瑞金人,原福州军区顾问,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8月6日在福州逝世,享年96岁。(1955)

17、开国少将胡立声(1917)河南新县人,原基建工程兵北京指挥部第二政委,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8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1961)

18、开国少将宋承志(1917)安徽金寨人,原炮兵司令员,因病于2010年8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1955)

19、开国少将江 文(1914)湖南浏阳人,原总参谋部顾问,于2010年8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1955)

20、开国少将刘世昌(1921)河北安国人,空军原副政治委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9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1964) 21、开国少将赵复兴(1914)湖北仙桃人,原武汉军区司令部顾问,因病于2010年9月20日在武汉逝世,享年97岁。(1964)

22、开国少将吕 清(1915)河南光山人,原农垦部副部长(部长级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 0 1 0年9月2 4日2 0时5 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 5岁。(1961)

23、开国少将张耀祠(1916)江西于都人,原中央警卫团首任团长,因突发心脏病于2 0 1 0年10月30日在南昌逝世,享年95岁。(1964)

24、开国中将罗元发(1910)福建龙岩人,因多脏器衰竭医治无效于2010年5月10日六时五十分在北京仙逝,享年101岁。

25、开国中将孔庆德(1911)山东曲阜人,原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9月29日在武汉逝世,享年9 8岁。

26、开国少将马 宁(1922)河南沁阳人,空军原司令员,于2010年12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1964)

27、开国少将陶汉章(1917)江西进贤人,原军事学院副院长,因病于2010年1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1955)

28、开国少将宋维栻(1917)安徽金寨人,原铁道兵政委,于2010年12月22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3岁。(1955)

29、开国少将萧德明(1912)河南新县人,副军职离休干部,因病于2010年12月28日在长沙逝世,享年99岁。(1961)

~~~~~~~~~~~~~~~~~~~~~~~~~~~~~~~~~~~

2011年逝世的开国将军

1、开国少将李东野(1916)辽宁沈阳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政治委员,因病于 2011年1月2日零时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6岁。(1964)

2、开国少将李元(1917)湖南平江人,解放军总后勤部原副部长,因病于2011年1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1964)

3、开国少将刘华清(1916)湖北大悟人,原中央军委副主席、上将(1988年)2011年1月14日逝世,享年95岁。(1955)

4、开国少将刘光涛(1920)陕西三原人,黑龙江省委原第一书记、沈阳军区原副政治委员,因病于2011年2月6日在沈阳逝世,享年91岁。(1964)

5、开国少将胡定千(1910)湖北孝感人,江西省军区原顾问、副兵团职,因病于2011年2月17日15时36分在南昌逝世,享年101岁。(1955)

6、开国少将柴成文(1915)河南遂平人,总参谋部原外事局局长、副兵团职,因病于2011年3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1961)

7、开国少将张宜步(1913)福建永定人,原海军舟山基地副司令员,因病于2011年3月23日18时零5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1964)

8、开国少将吴 罡(1917)河北枣强人,原海军副政治委员,因病于2011年4月14日15时3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1961)

9、开国少将吕仁礼(1916)安徽六安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师长,因病于2011年4月14日在西安去世,享年95岁。(1961)

10、开国少将戴润生(1916)江西吉水人,原海军东海舰队政治委员,因病于2011年4月19日凌晨1:2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1955)

11、开国少将阮贤榜(1909)湖北通山人,原安徽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副兵团职待遇,因病于2011年4月25日在南京军区总医院逝世,享年103岁。(1955)

12、开国少将李德生(1916)河南新县人,原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等职。于2011年5月8日15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1955)

13、开国少将方国安(1913)湖南平江人,原广西军区副政治委员,广东省军区政治委员,于2011年5月8日在长沙去世,享年98岁。(1955)

14、开国少将伍生荣(1918)江西石城人,原兰州军区原副司令员兼青海省军区司令员,因病于2011年5月13日在兰州逝世,享年94岁。(1964)

15、开国少将魏天禄(1908)湖北天门人,原解放军海军工程部政治委员。因病于2011年5月21日11:5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4岁。(1955)

16、开国将军彭富九(1918)江西永新人,总参谋部三部部长兼解放军外语学院院长,军事科学院副政委,总参谋部三部政委。因病于2011年6月7日上午9时5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1955)

17、开国将军谢振华(1916)江西崇义人,原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政委兼云南省军区党委书记,因病于2011年8月3日晚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95岁。(1955)

18、开国将军朱士焕(1913)四川通江人,原沈阳军区后勤部顾问(副兵团职),因病于2011年9月1日在沈阳逝世,享年98岁。(1961)

19、开国少将关盛志(1916)安徽六安人,原副大军区职离休干部、济南军区空军原政治委员、顾问,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9月13日在济南逝世,享年95岁。(1955)

20、开国少将颜吉连(1916)湖南茶陵人,总参原通信部副主任(副兵团职),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9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1964)

21、开国少将王展(1920)山西汾阳人,原武汉军区副政委,因病于2011年10月15日在武汉逝世,享年92岁。(1964)

22、开国少将罗维道(1916)江西泰和人,原华东空军预科总队队长兼政治委员、福州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福建省军区副政治委员,因病于2011年10月18日在南京逝世,享年97岁。(1955)

23、开国少将李 静(1918)河北文安人,原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海军舟山基地副司令员、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主任,于2011年11月24日8时45分在北京病逝,享年93岁。(1961)

24、开国中将黄志勇(1914)江西崇义人。原任湖南军区副政治委员,军委工程兵、装甲兵政治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因病医治无效,于11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1955)

25、开国少将肖选进(1920)安徽金寨人,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因病于2011年12月28日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逝世,享年91岁。(1964)

~~~~~~~~~~~~~~~~~~~~~~~~~~~~~~~~~~~

2012年逝世的开国将军

1、开国少将刘春山(1917)山东莱阳人,原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校长(副大军区职),因病于2012年1月9日14时在南京逝世,享年95岁。(1964)

2、开国中将方强(1911)湖南平江人,原任海军副司令员、国防委员会委员,因病于2012年2月8日凌晨3:58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1955)

3、开国少将常 勇(1915)山东荣城人,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顾问,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2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1964)

4、开国少将苏宏道(1916)湖北江陵人,原陕西军区参谋长,解放军后勤学院队列部部长、军事学院训练部副教育长,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1964)

5、开国中将范朝利(1914)河南新县人,原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享受正大军区职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8月6日在济南军区总医院逝世,享年98岁。(1955)

6、开国少将白云(1917)山西洪洞人,原空军后勤部参谋长,空军学院训练部部长、教育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参谋长。因病于2012年8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1964)

7、开国少将陈浩(1914)湖南茶陵人,原武汉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江西省军区副政治委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9月27日8时01分在南昌逝世,享年99岁。(1955)

8、开国少将漆远渥(1915)安徽金寨人,任华北军区空军、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部部长,因病于2012年10月14日逝世,享年98岁。(1955)

9、开国少将吴瑞山(1913)安徽六安人,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10月24日在武汉逝世,原福州军区副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享年100岁。(1955)

10、开国少将林真(1918)北京人,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11月13日在北京逝世,原海军原副参谋长、北海舰队副司令员,享年95岁。(1961)

11、开国将军贺明(1919)陕西武功人,原贵州省军区政治委员(副兵团职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12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1964)

12、开国中将曾思玉(1911)江西信丰人,原武汉军区、济南军区司令员,于2012年12月31日病逝于大连,享年102岁。(1955)

13、开国少将苏克之(1919)河北深县人,原广东军区司令员、广州解放军体育学院院长,于2012年12月31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4岁。(1964)

14、开国少将萧荣昌(1918)江西吉安人,总参三部副部长、后勤部部长、顾问。2012年12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1961)

~~~~~~~~~~~~~~~~~~~~~~~~~~~~~~~~~~~

2013年逝世的开国将军

1、开国少将何云峰(1922)四川平昌人,原成都军区副政委、福州军区副政委、于2013年1月6日在福州总医院逝世,享年91岁。(1964)

2、开国少将肖友明(1916)湖南攸县人,原武汉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第三机械工业部政治部主任、党组书记、副部长,因病于2013年2月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1964)

3、王淮湘(1920)山东寿光人,任沈阳军区副政委兼吉林省军区政委、吉林省委书记、武汉军区副政委,2013年2月23日在广州军区总医院逝世,享年93岁。(1964)

4、开国少将王晓(1913)山西定襄县人,原海军后勤部部长、正兵团职离休干部,因病于2013年3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1961)

5、开国少将韦统泰(1918)山东曹县人,原昆明军区副司令、国防科委副主任兼七机部军管会主任。因病于2013年6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1964)

6、开国少将王文英(1918)河南泌阳县人,原青海省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因病于2013年6月28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5岁。(1964)

7、开国少将辛国治(1921)河北省黄骅县人,海军北海舰队副兵团职副政委,因病于2013年7月22日在青岛逝世,享年92岁。(1964)

8、开国少将刘西尧(1916)湖南长沙人,原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教育部部长、四川省委书记,因病于2013年8月24日在武汉逝世,享年97岁。(1963)

9、开国少将刘耀宗(1918)江西兴国人,原上海警备区第二政委,安徽省军区政委,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因病于2013年12月12日在南京逝世,享年96岁。(1961)

10、开国少将沙风(1917)浙江新昌人,原军委装甲兵副司令员、国务院原农林部部长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12月25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7岁。(1964)

~~~~~~~~~~~~~~~~~~~~~~~~~~~~~~~~~~~

2014年逝世的开国将军

1、开国少将赵华青(1919)山东茌平县人,原福州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司令员。2014年1月15日在福州逝世,享年95岁。(1964)。

2、开国少将曹中南(1914)河北景县人,天津市委原常委、天津警备区原政治委员、天津市第三干休所副兵团职离休干部,因病于2014年2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1961)

江苏高淳高级中学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历史悠久,负有盛名,是江苏省重点中学。学校七迁校址,六易校名,迄今已经历了八十六个春秋。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的校史,是一部具有革命传统的光辉历史,又是一部历尽艰辛创业的发展历史。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的前身是高淳县初级中学,创建于1923年2月东坝镇东岳庙后,童铭新是首任校长,当时只有18名学生,称为“十八学士”。1930年施兴旸任校长,1935年8月学校迁至县城学山书院.,在学宫明伦堂,尊经阁等处教学,有4个班200名学生.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县城,学校被迫停课.1938年2月,日军离境,学校复课,韦不凡任校长.我党为建立茅山抗日根据地,1938年6月4日陈毅司令员率部首先抵达高淳,受到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1939年2月23日,陈毅司令员前往军部途中,夜宿学校,向师生和群众发表抗日救国演讲,挥毫写下《东征初抵高淳》壮丽诗篇。新四军一支队驻高淳办事处政治宣传科长戈白章和张春生、华仁义、侯日千等同志经常来学校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建立了以学生、工人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淳溪大队,发展一批进步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9月,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在高淳县中建立中共淳溪第一支部,戈白章任书记,王长富、顾龙生分别任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学生党员邢中魁、顾金生先后任中共淳溪第二支部书记;陈启木、邢益新、邢中魁、王长富、顾龙生、徐邃志、赵振球、赵逢时等学生被派往皖南新四军军部教导处学习。1939年8月底高淳沦陷,学校变成日军司令部,学校东迁东坝和睦涧村,以陈氏宗祠和泗洲庵为校舍,1941年又迁至东坝镇东岳庙.1943年10月东坝沦陷,学校再度疏散,部分流动学生在渭塘村袁氏宗祠补习班坚持求学.1939年-1945年期间,胡凤鸣、潘正纲、袁辉宇先后任校长。1946年8月周震东接任校长。上海地下党组织先后派遣共产党员李冬鲁、高介子来校任教,进行地下活动,接受周震东、薛礼生、赵善昌等师生入党。1948年10月,建立中共高淳县地下特别支部,高介子任书记,隶属中共上海局外县工作委员会领导。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学校地下特别党支部为迎接解放,组织师生,印发传单,宣传发动民众,维持地方秩序,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党在学校播下了红色革命种子。一大批学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骨干力量,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祖国的建设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高淳高级中学的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峥嵘岁月,艰苦创业。解放前我县文化落后,长期没有中等教育,高淳县立初级中学创建时,只有平房校舍24间,礼堂3间,膳厅厨房10间;学校迁至学山书院,以书院部分建筑为校舍,增建了话雨亭、雨天走廊等。1949年5月高淳解放,学校获得新生,校名改为高淳县初级中学,薛礼生任校长,学校发展到7个班307名学生,22名教职工。1953年9月又在西舍增设了分校。1956年增办高中,校名为高淳县中学,共有15个班307名学生,首届高中2个班104名学生。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教育革命,形成了良好的校风。1957年的反右运动和1958年的“大跃进”,使学校工作受到一些挫折。1959年7月建立中共高淳县中学党支部,王建中任支部书记,1962年7月汪起坤任支部书记。学校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执行《全日制中学暂行条例》,形成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培养出大批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和走上社会主义建设各条战线,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1966年学校已有18个班近千名学生,65名教职工。十年文革浩劫,教师受到迫害,学校损失巨大。1968年8月成立革命委员会,1969年9月工宣队进驻学校,1971年10月学校改名为高淳县红旗中学,王云程、汪起坤、苗安、陈庆华先后任革委会主任和党支部书记。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纠正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1978年8月学校恢复校名为高淳县中学,陈启炎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学校有42个班2500多名学生,158名教职工。1980年9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定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93年,学校占地面积48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200平方米;有教学楼3幢,科教楼1幢,综合教学楼1幢,实验楼1幢,行政办公楼1幢,新建了学生宿舍楼、食堂和运动场等。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微机、语音、音乐、美术、劳技、阅览、卫生等室配套齐全。学校规模为24个班,1400多名学生,122名教职工,专任教师98名,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58人。学校形成了“勤奋、求实、文明、守纪”的校风,“严谨、务实、求精、创新”的教风,“勤学、善思、好问、进取”的学风。学校多次被县、市评为文明单位和先进集体。93年11月,经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检查验收,学校被确认为省重点中学。1982-1997年期间,陈启炎、刘春山、陶代枝、吴良福、吴新兆、邢精良先后任校长和党支部书记。 桃李竞艳,再创辉煌。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素有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治学严谨务实的优良传统。七十七年来培养了两万余名学生,其中高中毕业生近八千人,初中毕业生一万两千多人。有许多毕业生现已成为大学教授、高级工程师、英雄模范、经济学家、教育家、军事家、企业家、艺术家和教育、体育、医务工作者。有200多名学生获得高学位和出国深造机会。很多校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建功立业,取得了显著业绩,为母校争得了荣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有310多名学生在省市、国家各学科知识竞赛中获奖,其中获省级奖的55人、国家级奖的44人。在市级以上运动会有203人次获得好名次,其中金牌5枚、银牌10枚。1998年,174名学生参加高考,127人达本科分数线,其中理科33人在600分以上,文科9人在550分以上。本科上线率为73%,高考升学率为91.8%。教职工中有118人次受到各级表彰,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优秀教育工作者3名,市优秀教育工作者30名。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校友遍及神州,驰誉海外,艳如桃李,灿如群星。1996年县委县政府根据省教委有关文件精神决定停招初中生,将县中改办成高级中学,1997年高级中学选址在县城复兴路,征地114亩,投入3000多万元,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运动场地26000平方米,新建的教学楼、科教楼、实验楼、艺术楼、行政楼、教师办公楼、体育馆、阶梯教室楼、学生宿舍楼和食堂交错 立,雄伟壮观、环境优美、设施配套,是一所设施装备现代化的学校,1997年8月邓中材任校长、党支部书记,吴尔霄任副校长、党支部副书记,张培成任副校长,1998年8月杨纪军任副校长。 2004年年8月张培成任校长、党支部书记。现有60个班,3000多名学生,200多名在职教职工。学校领导班子以“团结、敬业、开拓、拼搏”的作风,率领全体师生员工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同心同德,继往开来,奋发拼搏,开拓进取,将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办成一流师资、一流设备、一流水平、一流质量的江苏省重点中学,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展现英姿、再创辉煌。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办学特色 学校办学特色是在学校的优势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的办学思想为指导,经过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而逐步形成的。近年来,省淳中立足新起点,抓住新机遇,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下特色。 (一)课程改革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学校以新的课程计划为依据,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用新的观念实施好国家、地方课程,用新的视野开拓落实好校本课程。建立了能支撑育人目标的现代课程体系。 1.改变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大力提倡“启发式”“讲座式”和“发现式”“探究式”。以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的目标探索课堂教学情景的设计策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实现实习过程的“情”和“知”互促,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自主选择、自主探究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式,让教学的过程不光是“文化的继承”,是生命的延续。 2.加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校本课程是教育民主化进程的产物,又是学校教育个性化的一个阵地,为满足学生的主体需求,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开发过程中我们的做法是:加强领导进行科学研究,学校成立了教科研及课程开发处(教科处),专门负责教科研及校本课程的开发,并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指导小组,积极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同时积极引导教师自觉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落实,做好五个把握:一是把握好目标框架,目标框架的建立考虑到对育人目标的支撑,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教学资源的可能;二是把握校本课程的审核标准,使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 生的人格特征、价值观、意志品质和正确的态度;注重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削减繁琐的陈述性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概括性高、包含范围大、牵移价值大的知识,注重学生合理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和良好的认知风格的养成,针对上述要求开发指导小组成员对每一拟开的校本课程进行辩护与选拔,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落实校本课程,确保课程目标落到实处;三是把握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师的过程考核;四是把握学生评价方案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五是把握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信息反馈,适时调整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成为开放式的动态过程,现有校本课程七大类60门。 3.研究性学习落实到处。我校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发展自立探索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获得亲自参与研讨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激活各科学习的“仓储知识”,培养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建设祖国及保护人类自下而上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我校的研究性学习开展二年多来,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较深刻的改变,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提升了学生的价值观。 (二)教育信息化为教育教学改革装上了助推器。 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我校率先建立“校园网络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信息高速公路已经开通。每个教室、办公室都有百兆端口与校园网连接,每个教室配有电脑和先进的数码投影仪。校园网的建立,为教育的信息化提供了必要的设备条件。全面推行电子备课,教师可以利用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师自主开发了个人主页,学生可以在教室或多媒体电脑室实现交互式学习,学校图书信息可进行电子阅读,可以上虚拟网,使学生的学习时空得到拓展,五彩缤纷充满希望的班级网页展现在校园网上,成为我校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校园网的建立使学籍管理、班级考核、师资管理、图书管理、后勤管理全面实现了电子化、网络化,由监控系统、演播系统两部分组成校园闭路电视系统,能对整个校园实施实时监控,能同时接收六套卫星电视节目,并及时向全校转播。演播控制中心还可根据学校教学需要,向全校播放教学录相片、艺术欣赏片、中外经典影片,每个终端有8套节目可选择,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 (三)教学调控体系的建立强化了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 一是建立教师的教学目标自我调控子系统。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大纲的基础上制订课堂教学的知识、能力、方法、态度、情感目标。在备课上课过程中注重本学科思想的教学,注重本学科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注重学科知识与社会实际的结合,注重本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之间的整合,通过作业、检测、提问、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目标达成度,并对学生采取作业面批、错题订正、阶段小结、方法指导,再辅之以情感交流心理疏导的方式,多途径地进行补标。同时教师以教后记的形式进行自我反馈,以修订预先制订的课堂教学目标,促使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的同步提高,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建立年级调控子系统。教导处牵头,以行政领导、教研组长和学科带头人为主组成视导组,按照课堂评估细则和教学情况调查表,每学期对年级进行1~2次的整体视导,对年级的教学工作从学科教学思想、学法指导、知识综合、教学环节等方面提出整改意见,并督查落到实处,从而改进各年级教学工作。 三是建立备课评价子系统。学校加强备课组建设,启动电子备课,并对电子备课作出了具体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再生成个性化的个人教案。学校在校园网上对教师的集体备课、个人教案、课件制作及讲学稿进行随机检查,并将情况及时反馈。 四是建立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教学的调控子系统。根据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原则,学校各年级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召开1~2次家长会或家长委员会会议,学校向他们通报,年级教学情况,并通过学校开放日活动全方位地向社会开放我校的课堂教学情况。并听取他们对学校教学的评议。组织落实每学期一次的学生问卷调查。 (四)教科研取得实质性成果。 学校要发展,科研需先行。教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着力点,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增长点,是教师走上“学术型”道路的转折点。学校制订了教育科研五年规划,出台了教育科研奖励条例及多媒体课件奖励条例,加强了对教师、教研组的教科研常规考核,建立和完善了教科研工作的导向机制、约束机制和评估机制。确定了课题服务于管理和教学的方向,坚持走“以课题带科研,以科研促质量”的道路。追求管理和探寻教育教学规律中的科研含量已成为共识。几年来,教科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的管理和质量也跃上了新的台阶。 学校还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结合学校的特点,由校长主持的省级课题《农村重点高中学生主体性品质的培养》的研究,国家级子课题《农村重点高中校本课程的操作体系与理论框架》、《农村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的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为当前解决生源扩大,教师整体素质下降,学生管理难度加大,教学质量潜伏危机的一个有效途径。 通过广泛参与课题研究活动,教师理论学习、业务进修等蔚然成风。三年中,教师共撰写论文400多篇,其中276多篇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或获奖,在国家级和省级教育教学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70多篇。 对教育的深入思考与实践,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模式,学生生活不断丰富,文学社、学生电视台、记者团、辩论会、研究性学习、《淳中作文》等组织和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时代要求我们不断建构新的文明坐标和文化品格,在这重大命题内释放我们的活力和才华,我们的教科研之路将越走越宽,明天会更辉煌。 (五)建立了现代学校管理体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进行了管理观念的更新和校园管理方式的改革,具体包括下列五个方面: 一是以学生自己参与为特征的校园管理。 a.学生参与考核日常规范。 b.学生参与班务分包。 c.学生参与“管理自我”。 二是以教师发展为核心的人本管理。 教师队伍建设是立校之本。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建立了一系列的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策略。即:明确一个目标,实行二级聘任,进行三项培训,实施四项工程。 a.明确了教师培养目标,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基础扎实,科研型有特长的教师队伍。引导教师完善自己的人格,做到为人师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甘于奉献;掌握学科思想感情,有宽厚的知识面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能结合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开发并落实校本课程,培养特色学生。 b.学校实行了二级聘任制,学校中层由校长室聘任,实行一年一聘,每学年结束时,全体中层干部向全体教职工述职,并接受评议,每年让出部分中层岗位让骨干教师竞聘上岗。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由教导处聘任,并根据不同的岗位特点,明确岗位职责,制定考核方案;教辅后勤人员在“三公开”的前提由各职能部门负责考核聘任。 c.进行三项培训,推进教学现代化,一是以学生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的培训;二是部分教师的学历培训,确保一定比例的教师进行研究生在职培训。三是信息技术、课件制作的培训、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现在全体教师能熟练运用校园网络进行教学。 d.实施“四项工程”。 新教师“青蓝工程”。学校根据新教师大幅度上升的新情况,提出“一年基本合格,两年业务过关,三年成为骨干”的青年教师培养目标,采用“结对子,一帮一”的形式,由老教师对新教师进行指导,并定期评选优秀青年教师; 中年特色教师的“名师工程”。学校十分重视名师的培养,在课题研究上压担子,在教改探索上引路子,促进中年教师形成教学特色; 全体教师的“师德工程”。坚持“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个体规范、整体推进”的原则,全体教师向家长作出十条庄严承诺。自觉接受领导 行,社会、家长的监督; 党组织的“阳光工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事业留人,以情感留人,以待遇留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工、青、妇的桥梁作用,积极推进民主治校进程,确保教职工各项权益。 良好的管理模式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成长,教师的结构不断得到改善,后发优势正得到体现。 三是以全员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 四是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后勤管理。

找相声!!!!

山西家信(曹刘版)

曹:这个相声大会节目一场接着一场

刘:是

曹:相声是语言的艺术,中国的语言是博大精深

刘:没错儿

曹:每个字儿都有它有用意

刘:哦?

曹:别说一个字儿,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要是不注意也会闹出笑话。

刘:是吗?

曹:哎 就拿我们家来说吧

刘:怎么了?

曹:我有一个朋友 山西人 在山里边长大的 没念过书 没学问 不识字 这

个年纪呢 三十多岁快四十了 我们两个人称得起是忘年交 我呢 论着

管他叫二哥。有一回他请我吃饭

刘:嗯

曹:定的是中午十一点半到

刘:哦

曹:我呢 到时候就上家去了 他呢 还请了一位陪客

刘:哦

曹:可是等到十二点 这位没来

刘:哟

曹:他着急了 于是呢他就画了一张便条

刘:不 不 您等会儿 干吗画啊

曹:因为他不会写字

刘;噢

曹:所以呢就画了一张便条

刘:只能画

曹:我一瞧 画的什么啊?画了一个小人猫着腰 一个手捂着嘴 一个手捂

着屁股 不明白这什么意思?

刘:挺奇怪的

曹:他叠好了 打发门口的小孩 去 给前院的大爷送去 这位住的不远 就

在前院住 去送去吧 一会儿的工夫小孩回来了 人没带来 也带回来

一张便条 我一瞧画的什么啊 也是一幅画 画了一个鸟笼子 鸟笼子里

面有一个王八 这个王八脑袋在鸟笼子外边探着 王八身子在鸟笼子里

边 他一瞧 行了 咱甭等他了 咱吃饭吧 我说别别别介 别介 我说我

还不明白什么意思呢

刘:是啊

曹:您刚才那画一小人猫着腰 一个手捂着嘴 一个手捂着屁股 什么意思

刘:干吗呢

曹:嗨 我跟他说午后请他吃饭

刘:嗨

曹:噢 捂着屁股就是午后 那他这个画一鸟笼子 里边有一个王八 王八脑

袋在鸟笼子外边探着 王八身子在鸟笼子里边 这什么意思啊

刘:嗯

曹:他告诉我 大概出不来(曹刘二人都摸着下巴寻恩)

哦 大盖儿出不来?高科技呀这东西

刘:间谍的底子

曹:唉呀 吃吧 吃吧 酒过三巡 菜过五味 我说了 二哥 下礼拜不能陪你

喝酒了

刘:怎么呢

曹:下礼拜我上山西太原演出 您的老家也是太原的 有什么需要我往家里

边带的话 带的东西 您给我 我帮您带 二哥一听这高兴了 太好了 太

好了 你到了太原 你找杏干村的酸老爷 杏干村的酸老爷 那就是我父

亲 你帮我带点儿东西 带什么啊 带一封信 还有五百块钱 一封信

五百块钱 不就这点儿东西吗 对 一封信 五百块钱 交给我吧 我把东

西都收到了 简短截说 转过天来 上火车奔太原演出

刘:这就走了

曹:上了火车(叹气)我呀 也没带个游戏机

刘:带那干吗

曹:也没带本书 长路漫漫 无心睡眠 您说我干吗?

(台底下一观众喊:拆信)

曹:知音 这是知音(美的慌)我拆信看看

刘:不 不 您等会儿 你先别美 这不道德 知道吗?

曹:知道

刘:知道还拆它

曹:您管着吗 我拆你信了 我拆你信了

刘:没 没有

曹:有你什么事 我乐意 你管着吗 你管着吗 你管着吗?

刘:碎嘴子

曹:管你什么事

刘:不管

曹: 就看 就看 就看 呲儿(笔画拆信)拿出来一瞧 嗬 我高兴了

刘:怎么了

曹:又画了一幅画

刘:怎么全是画?

曹:唉 画了一幅画 这画挺热闹

刘:都有什么啊

曹:信的这边画了七个骆驼

刘:骆驼?

曹:骆驼 知道吗

刘:骆驼 知道

曹:(用手比划七个骆驼)

刘:我说我说 等会 甭把七个都比划出来行不行啊

曹:画了七个骆驼 信的这边画了一颗大树 树叉上边落了两只苍蝇 树底

下趴着四个王八 立着两把酒壶 旁边还有一个鸡蛋 (无耐)这什么

意思 不明白 叠好了 装信封里 睡一觉吧 一会儿的工夫就到太原了

到了太原 奔剧场演出 演出完了 转过天来 在当地转一转

刘:玩玩

曹:买点儿什么土特产品 对不对?

刘:对

曹:说是土特产 无非就是烟酒什么的

刘:没错儿

曹:酒 我北京的喝惯了 别地儿的酒不爱喝 买点烟吧

刘:唉 这行

曹:当地的烟 我一瞧 唉 烟滩 这山西名烟多少钱 一百块钱一条

(犹豫)便宜点儿 不便宜 就一百块钱一条 你买你就买 不买拉倒

刘:不还价

曹:也不贵 买一条吧 来一条 把烟拿过来 我想起来了 我上这儿来还有

正事儿呢

刘:什么事儿啊

曹:上二哥家送东西去

刘:哦 对

曹:对不对 杏干村酸老爷嘛

刘:没错儿

曹:找吧 挺容易就找着了

刘:好找

曹:一看这家 我走到门口 啪啪啪 扣打柴扉

刘:不 这阵儿就不用拽了 你可以说敲门

曹:捣乱是吗

刘:没有

曹:啪啪啪 敲门

刘:就别用那啪啪啪了

曹:啪啪啪 叮咚 敲门

刘:你麻烦不麻烦 有门铃你还敲什么啊

曹:我都试试 看看响不响

刘:跑这儿玩来了

曹:吱拗门开了 站着一老头儿 年近六旬左右 站这 我说你是杏干村的酸

老爷吗 对 我是酸老爷(山西方言)听您这味就挺酸的 我说您儿子

让我给您带点儿东西 俺儿子让你给我带什么东西? 来来来 进来 进

刘:让屋里了

曹:让到屋里来 俺儿子让你给我带什么东西 嗨 你儿子啊让我给你带一

封 还有四百块钱

刘:不 您等会儿 说错了 五百块钱

曹:四百

刘:不 你刚才还说是五百呢

曹:我说了怎么说吧

刘:不是 那这里差一百块钱呢

曹:废话 买烟了

刘:拿别人钱买烟呢?

曹:我替他尝尝好抽不好抽

刘:人家用你吗?

曹:你管着吗 我拿你钱了 我拿你钱了 有你什么事儿 你老打抱不平 有你什么

事啊

刘:你干嘛这么碎叨 没我事

曹:一封信 四百块钱

刘:嗯

曹:把东西交过去了 老头儿接过信来打开了一瞧 看看我 看看信 看看信 看看我

你跟我儿子什么关系?—— 点头之交

刘:不 你们可是把兄弟 你刚可说了

曹:(摇摇头)这事不能说把兄弟

刘:怎么呢?

曹:说把兄弟你偷人家一百块钱买烟抽 显着咱这人品次 你知道吗?

刘:(气愤)你这个人品就够次的了

曹:你甭管 就这么说 点头之交

刘:你瞧瞧这个

曹:老头一看信一看我 不对 你跟我儿子是把兄弟 (疑问)你怎么知道的?——信

上写得明白 (疑问)哪儿写着了?

刘:是啊

曹:你看 这个信上边画着七个骆驼 我们山西人叫骆驼有规矩

刘:什么规矩?

曹:五个为一贯 六个为一串 七个为一帮 八个为一帮 这上边画着七个骆驼 就是说一

把子 所以说明你跟我儿子是把兄弟

刘:哦

曹:合着我们哥俩儿都是骆驼

刘:嗨 没这么说

曹:我想坏了 这一百块钱要破案

刘:我看也悬

曹:咱得咬住了牙 我儿子让你给我带多少钱 (小心意意)——四百

刘:虚了

曹:(看看信)不对! 耶!!!(抖了手)

刘:能不紧张嘛?

曹:翻包袱嘛这得

刘:嗨 别麻烦了

曹:就是四百 ——不对 五百 ——哪儿写着 哪儿写着五百了

刘:是

曹:信上写得明白 (装横)哪儿写着 哪儿写着 哪儿写着了

刘:碎叨劲又来了 你说说

曹:咱得假装横

刘:哦

曹:你看这个信上边画着一棵大树 这树叉上边落着两个苍蝇 我们山西人

管这个苍蝇不叫苍蝇

刘:叫什么呢

曹:叫蝇子

刘:蝇子?

曹:蝇子 我们花的这个钱也叫银子

刘:哦

曹:你看这画着两只苍蝇落在树叉上面 这是我儿子告诉我 银子 银子 有数

(边说边比划)

刘:(寻思了半天)哇! 太神奇啦!

曹:有数写着五百了?——就是四百

刘:对!

曹:就是四百 就是四百——接着看树底下叭着四个王八 立着两把酒壶 四八

三十二 二九一十八 五十 ——那也是五十 啊 那也是五十 没写着五百

(装横)——旁边还有一个鸡蛋!

刘:嗨!

(台下笑场 噫!!!)

曹:(疑问)你们是地球人吗?

刘:确实神奇

曹: 沟通的方式很特殊嘛?(老实了)大爷 咱实说吧 我拿一百块钱买烟抽了

刘:说实话了

曹:没关系 钱财乃身外之物

刘:瞧瞧

曹:你多咱走 我说我明儿个走 这样 你晚上再上家里边来一趟 帮我带点东西

我说行 您放心吧 简短截说 晚上我又上家来了 老头儿拿出两个信封来

这两个帮我带一下 这个大的 是我给我儿子的 这个小的是你嫂子给你二哥的

刘:哦

曹:我说行了 交给我您放心吧 ——你可别拆开了看 我说不会的 不会的 我说这

里没有钱吧?——不能 你这个人品不能给你钱

刘:喝~!

(继续笑场中.......)

刘:太对了

曹:(不好意思)你这样就没意思了吧

刘:挺有意思的

曹:这说得我不好意思了都(捂脸)

刘:你还要脸呢

曹:拿了东西上火车回北京 上了火车呀 烦得慌

刘:是啊

曹:也没带个游戏机

刘:哦

(台底下一群人喊:拆信!!!)

曹:知音越来越多

刘:唉呀 你快学坏了

曹:我拆信看看 是他们跟我学坏了

刘:差不多

曹:我拆信看看

刘:拆吧

曹:我先把这大的拆了 呲(拆信声音)把信拿出来一瞧 嗬 这信有意思!

刘:怎么了?

曹:还是一幅画

刘:都有什么啊

曹:画着两个水桶 水桶扣着搁着 底儿朝上 扣着搁着 水桶上边落着两个苍蝇 我

想甭问 这里边有钱的事

刘:对 有银子

曹:银子嘛 咱们知道这个 他爸爸给我讲一回了

刘:是

曹:再往边上看 画着一个大圈儿 画着一个小圈儿 大圈儿里边放着一个炮仗 炮仗

过年放的那个炮仗 一点当 小圈儿里边放着一个蚕 蚕蛹外边那层

刘:知道 知道

曹:蚕茧

刘:可以做丝线的

曹:唉 对 做丝线的那种东西 这是什么意思 不明白(疑问) 叠好了 装信封里 把

这小的拆开

刘:都得瞧瞧

曹:打开了一瞧 哇噻 !

刘:怎么意思?

曹:太有意思了

刘:是啊

曹:太可乐了

刘:你给说说

曹:画得热闹 画的两只鸽子 一只鸭子 两只鸽子 一只鸭子 一共四只鸽子 两只鸭子

信的这边画着一只大象 象鼻子上边卷着一口刀 这个刀尖扎在一只鹅的脖子上

把这鹅给扎死了 鹅脖子直流血

刘:唉呀

曹:信的底下画着一个藕断开了 但是丝还连着 还有一节小木炭 再往底下画了一个小

人 留着一个小平头 穿着一个黑大褂 这手拿着一百块钱 这手拿着一条烟(边说

边比划)

(台下笑翻 噫~!!声不断)

曹:(比划着傻了,看看刘云天)好像有我?

刘:(乐得都不行了)肯定有你!

曹:这什么意思 不明白 装信封里 等着 觉也不睡了 我跟着这儿等着

刘:好嘛 这不干熬吗

曹:一会儿的工夫到了北京了 由打北京站出来 我连家都没回我直接奔我二哥那去了

刘:哦

曹:我二哥我把东西接过来 行 谢谢 谢谢 把抽屉拉开了 往抽屉里一放 关上了

行了 你走吧 —— 别介 别走啊 拆开看看 ——别介 我们家的信你看什么

——有我(激动的比划)那里有我 真的 真的 真有我 真有我

刘:露馅儿了

曹:不 怎么会有你 ——您甭废话 你拆开看吧 ——行 行 我拆开你别跟外人说啊

先把这这大的拆开了 打开了一瞧 —— 好 金子啊 交朋友还得交你这样的

刘:怎么回事

曹:怎么回事 你把钱给我带到了 ——哪儿写着呢 你看着 这画着两个水桶 水桶上

落着两个苍蝇 我们山西人管这个苍蝇不叫苍蝇 叫蝇子 ——我这这我知道 花

的钱也叫银子 一样的 ——哦 这你都知道了 我们管这个水桶也不叫水桶

刘:叫什么啊

曹:叫水梢

刘:哦

曹:你看这两个水桶扣着搁着 意思就水梢搁倒了 跟这个苍蝇连起来就是一句话

刘:怎么说呢?

曹:银子 银子 捎到了

刘:挺好

曹:水捎倒着搁着就捎倒了 好 好 我说那大圈跟那小圈是什么意思啊

刘:嗯?

曹:大圈是饭碗 小圈是茶碗 哦 我说那个大圈里有一个炮仗 小圈里有一个蚕茧这

是什么意思啊 —— 我父亲想我每天是茶里思饭里想——有一炮仗就是饭里响

你们家人太恐怖了

刘:厉害(伸大拇指)

曹:哦 行了 行了 行了 我明白了 啪 他叠好了 搁信封里 行了 行了 走吧 ——

别走 主要看那封(激动着说)

刘:这个关键

曹:那封有我 ——不是 我媳妇给我的信你就别 ——不行 不行 我得看 我得看

行啊 别跟外人说啊 把信打开了 二哥一瞧 眼泪下来了——二哥怎么哭了

刘:嗯

曹:你看上面画着两只鸽子 一只鸭子 两只鸽子 一只鸭子 这是你嫂子在喊我:哥

哥呀 哥哥呀

刘:嗨 这真是没法说了

曹:(无语中)喊你也没必要哭啊 ——你接着看啊 信的这边画着一只大象 象鼻子

上边卷着一口刀 这个刀尖扎在一只鹅的脖子上 把这鹅给扎死了 鹅脖子直流

血 这跟头里是一句话

刘:怎么说呢

曹:哥哥呀 哥哥呀 想煞我了 (傻了)象杀鹅了?

刘:您这个玩意啊

曹:我说那这画了一个藕断开了 丝还连着 还有一节小木炭 这是什么意思啊?

——你嫂子想我每天是长思短叹!

刘:太精辟了!

曹:我说那底下画了一个小人啊 剃着一个小平头 穿着一个黑大褂 这手拿着一百块钱

这手拿着一条烟 这什么意思啊?

刘:嗯

曹:嗨 别提了 我这儿子不学好 偷我一百块钱 买烟抽 ————我呀!

(二人下台鞠躬)

相声剧本:

80后的相声演员都有谁?

1、曹云金

曹云金,原名曹金,1986年1月26日出生于天津,相声演员。

2001年经田立禾先生开蒙,2002年拜师郭德纲学习相声艺术。2006年登台表演相声,后又涉足影视圈。自2010年担任话剧《分手大师》男一号,已演出超过上百场。2011年曹云金从艺十周年相声专场从北展开始。

2、岳云鹏

岳云鹏,1985年4月15日出生,河南濮阳人,德云社青年相声演员、中国大陆影视男演员,和孙越、朱云峰、闫云达并称“德云四少”。

3、白凯南

白凯南,北京人,中国内地相声男演员。酷口相声王子师承冯巩 ,毕业于中国歌舞团舞蹈艺术学校。

4、尤宪超

尤宪超,1989年出生,中国内地影视演员、相声演员。

自幼在天津跟随众多曲艺名家刘俊杰、王宏等学习,2009年4月毕业于天津北方曲艺学校,2009年6月5日叩于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耀文大弟子贾伦门下。于2008年5月与高晓攀合作创立嘻哈包袱铺,开始演出。

5、苗阜

苗阜,1982年出生于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相声演员。

2007年,创立陕西青年曲艺社。2008年担任陕西省职工文艺调演编导、“万象归春”传统曲艺进校园系列活动进校园总策划。2009年担任“这年头,我们说相声”大型相声大会总策划、总导演。

求高淳县高级中学的详细信息,请配图说明。快!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历史悠久,负有盛名,是江苏省重点中学。学校七迁校址,六易校名,迄今已经历了七十七个春秋。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的校史,是一部具有革命传统的光辉历史,又是一部历尽艰辛创业的发展历史。

文苑沧桑,壮丽诗篇。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的前身是高淳县初级中学,创建于1923年2月东坝镇东岳庙后,童铭新是首任校长,当时只有18名学生,称为“十八学士”。1930年施兴暘任校长,1935年8月学校迁至县城学山书院.,在学宫明伦堂,尊经阁等处教学,有4个班200名学生.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县城,学校被迫停课.1938年2月,日军离境,学校复课,韦不凡任校长.我党为建立茅山抗日根据地,1938年6月4日陈毅司令员率部首先抵达高淳,受到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1939年2月23日,陈毅司令员前往军部途中,夜宿学校,向师生和群众发表抗日救国演讲,挥毫写下《东征初抵高淳》壮丽诗篇。新四军一支队驻高淳办事处政治宣传科长戈白章和张春生、华仁义、侯日千等同志经常来学校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建立了以学生、工人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淳溪大队,发展一批进步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9月,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在高淳县中建立中共淳溪第一支部,戈白章任书记,王长富、顾龙生分别任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学生党员邢中魁、顾金生先后任中共淳溪第二支部书记;陈启木、邢益新、邢中魁、王长富、顾龙生、徐邃志、赵振球、赵逢时等学生被派往皖南新四军军部教导处学习。1939年8月底高淳沦陷,学校变成日军司令部,学校东迁东坝和睦涧村,以陈氏宗祠和泗洲庵为校舍,1941年又迁至东坝镇东岳庙.1943年10月东坝沦陷,学校再度疏散,部分流动学生在渭塘村袁氏宗祠补习班坚持求学.1939年-1945年期间,胡凤鸣、潘正纲、袁辉宇先后任校长。1946年8月周震东接任校长。上海地下党组织先后派遣共产党员李冬鲁、高介子来校任教,进行地下活动,接受周震东、薛礼生、赵善昌等师生入党。1948年10月,建立中共高淳县地下特别支部,高介子任书记,隶属中共上海局外县工作委员会领导。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学校地下特别党支部为迎接解放,组织师生,印发传单,宣传发动民众,维持地方秩序,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党在学校播下了红色革命种子。一大批学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骨干力量,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祖国的建设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高淳高级中学的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峥嵘岁月,艰苦创业。解放前我县文化落后,长期没有中等教育,高淳县立初级中学创建时,只有平房校舍24间,礼堂3间,膳厅厨房10间;学校迁至学山书院,以书院部分建筑为校舍,增建了话雨亭、雨天走廊等。1949年5月高淳解放,学校获得新生,校名改为高淳县初级中学,薛礼生任校长,学校发展到7个班307名学生,22名教职工。1953年9月又在西舍增设了分校。1956年增办高中,校名为高淳县中学,共有15个班307名学生,首届高中2个班104名学生。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教育革命,形成了良好的校风。1957年的反右运动和1958年的“大跃进”,使学校工作受到一些挫折。1959年7月建立中共高淳县中学党支部,王建中任支部书记,1962年7月汪起坤任支部书记。学校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执行《全日制中学暂行条例》,形成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培养出大批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和走上社会主义建设各条战线,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1966年学校已有18个班近千名学生,65名教职工。十年文革浩劫,教师受到迫害,学校损失巨大。1968年8月成立革命委员会,1969年9月工宣队进驻学校,1971年10月学校改名为高淳县红旗中学,王云程、汪起坤、苗安、陈庆华先后任革委会主任和党支部书记。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纠正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1978年8月学校恢复校名为高淳县中学,陈启炎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学校有42个班2500多名学生,158名教职工。1980年9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定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93年,学校占地面积48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200平方米;有教学楼3幢,科教楼1幢,综合教学楼1幢,实验楼1幢,行政办公楼1幢,新建了学生宿舍楼、食堂和运动场等。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微机、语音、音乐、美术、劳技、阅览、卫生等室配套齐全。学校规模为24个班,1400多名学生,122名教职工,专任教师98名,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58人。学校形成了“勤奋、求实、文明、守纪”的校风,“严谨、务实、求精、创新”的教风,“勤学、善思、好问、进取”的学风。学校多次被县、市评为文明单位和先进集体。93年11月,经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检查验收,学校被确认为省重点中学。1982-1997年期间,陈启炎、刘春山、陶代枝、吴良福、吴新兆、邢精良先后任校长和党支部书记。

桃李竞艳,再创辉煌。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素有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治学严谨务实的优良传统。七十七年来培养了两万余名学生,其中高中毕业生近八千人,初中毕业生一万两千多人。有许多毕业生现已成为大学教授、高级工程师、英雄模范、经济学家、教育家、军事家、企业家、艺术家和教育、体育、医务工作者。有200多名学生获得高学位和出国深造机会。很多校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建功立业,取得了显著业绩,为母校争得了荣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有310多名学生在省市、国家各学科知识竞赛中获奖,其中获省级奖的55人、国家级奖的44人。在市级以上运动会有203人次获得好名次,其中金牌5枚、银牌10枚。1998年,174名学生参加高考,127人达本科分数线,其中理科33人在600分以上,文科9人在550分以上。本科上线率为73%,高考升学率为91.8%。教职工中有118人次受到各级表彰,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优秀教育工作者3名,市优秀教育工作者30名。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校友遍及神州,驰誉海外,艳如桃李,灿如群星。1996年县委县政府根据省教委有关文件精神决定停招初中生,将县中改办成高级中学,1997年高级中学选址在县城复兴路,征地114亩,投入3000多万元,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运动场地26000平方米,新建的教学楼、科教楼、实验楼、艺术楼、行政楼、教师办公楼、体育馆、阶梯教室楼、学生宿舍楼和食堂交错 立,雄伟壮观、环境优美、设施配套,是一所设施装备现代化的学校,1997年8月邓中材任校长、党支部书记,吴尔霄任副校长、党支部副书记,张培成任副校长,1998年8月杨纪军任副校长。

2004年年8月张培成任校长、党支部书记。现有60个班,3000多名学生,200多名在职教职工。学校领导班子以“团结、敬业、开拓、拼搏”的作风,率领全体师生员工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同心同德,继往开来,奋发拼搏,开拓进取,将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办成一流师资、一流设备、一流水平、一流质量的江苏省重点中学,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展现英姿、再创辉煌

  • 评论列表:
  •  澄萌雾敛
     发布于 2022-08-20 01:07:17  回复该评论
  • 队伍,培养出大批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和走上社会主义建设各条战线,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1966年学校已有18个班近千名学生,65名教职工。十年文革浩劫,教师受到迫害,学校损失巨大。1968年8月成立革命委员会,1969年9月工宣队进驻学校,1971年1
  •  掩吻独语
     发布于 2022-08-19 20:00:23  回复该评论
  • 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享受正大军区职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8月6日在济南军区总医院逝世,享年98岁。(1955)6、开国少将白云(1917)山西洪洞人,原空军后勤部参谋长,空军学院训练部部长、教育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参谋长。因病于2012年8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1964)
  •  北槐织谜
     发布于 2022-08-20 02:33:01  回复该评论
  • 委员会书记兼总政治部副主任,因病于2010年4月25日下午13:00在北京,享年96岁。(1955)11、开国少将罗应怀(1915)湖北红安人,北京军区原副政委,因病于2010年5月2日下午在北京逝世,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