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疫情下体育产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是什么呢?
- 2、江苏今年将发放体育消费券6000万元,领取的方式有哪些?
- 3、我国体育消费演进特征是什么呢?
- 4、疫情蔓延,全球体育产业情况如何?
- 5、河南省将发600万元体育健身优惠券!这对刺激当地消费有哪些帮助?
- 6、湖北第二批体育消费券来了,该消费券是如何使用的呢?
疫情下体育产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是什么呢?
体育竞赛赛事的魅力主要体现在线下现场观赛这一特点,观赛的消费者可以亲临现场,去感受运动所带给人们的视觉盛宴。然而,受到疫情的影响,国内各项体育赛事均延期或取消,这对体育竞赛表演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
以CBA篮球联赛为例,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资金所带来的冲击,CBA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采取降薪举措,其中公司首席执行官(CEO)降薪35%,总监及以上级别人员分别降薪15%~30%。通过降薪措施,减轻了俱乐部的运营压力,即使如此,还是不能够完全缓解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影响。
无观众的封闭比赛让很多球迷和体育爱好者无法切实感受体育竞技的精彩氛围,极大程度地削减了CBA篮球赛事的影响力,也导致无法带动赛事相关的媒体、体彩、周边产品的消费,其中球队赞助商、参赛队员、文创衍生周边以及餐饮、住宿、娱乐等项目在短期内受到十分严峻的影响。取消或更换比赛地点的赛事会直接导致观赏性体育消费归零。
受疫情影响,CBA联赛也面临着外援无法回国参赛而需解约合同的困境,这对CBA联赛的经济发展和比赛的顺利推进都造成了阻碍。此外,我国大部分体育赛事都实行推迟举办的措施,这会造成短期内的赛事拥挤,导致过多的体育赛事积堆举办。
大量的赛事在一段时间内呈爆发式开展,不仅会对赛事的举办方造成额外负担,使赛事的正常运营和安全保证等方面资源紧缺,同时还会对体育竞赛表演业的未来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
体育用品制造及销售业在我国的体育产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体育产业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影响了赛事的正常开展,同时也让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和销售企业陷入“休克”状态。为了避免疫情的严重扩散,政府明令禁止大规模人员聚集现象的出现,绝大部分的体育用品制造和销售企业都面临着停业的困境,工厂不能按时开工,企业也无法将新品按时更新到市场。
特别是体育用品线下销售业务受到了重挫,由于疫情防控期间多方条件的限制,线下人工销售停滞,快递公司停工,致使企业积压过多的产品库存,同时企业还要承担着极高的人力成本和企业运营的成本,国内很多的中小型体育用品公司都因此承受着业绩的负增长。
根据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调研报告提供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全国近四分之三的体育用品企业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大概有五分之一的企业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虽然在疫情得到常态化控制后,体育用品制造和销售企业恢复正常运营状态,但多数企业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防御性收缩战略,实行裁员减产,清仓甩货的措施,以此保证企业得以存活。
目前,我国的体育健身服务业在我国体育产业中占比较低,从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体育经济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存在失衡的现象,体育竞赛和健身服务等产业市场占比过低,仅占我国体育生产总值的21%,而作为体育产业大国的美国同期水平为57%,通过这一数据的对比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目前体育消费主要集中于运动服装、运动器材等实物消费为主,而体育产业的赛事及健身服务等核心产业消费偏低。
并且,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体育馆、健身房、体育相关培训机构、体育旅游项目等人群聚集性较强的运动场所都面临停业危机,停业意味着现金流不能够有效回收,盈利渠道受阻,企业将承担着昂贵的房租及人力成本,疫情的全面暴发使很多企业面临倒闭和破产的危机。
大部分体育服务业企业都采用裁员或降低员工工资的方式来使企业降低压力,这会使企业的专业人才流失。疫情得到常态化控制后,专业陪练人员的流失也会造成客户的满意度下降,客户会员的留存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江苏今年将发放体育消费券6000万元,领取的方式有哪些?
目前已知江苏体育消费券有两种领取方式:
第一种领取方式是,先办理一张中国银行的“江苏全民健身卡”,然后通过银行的手机APP,一键领取满100元减50元的普通体育消费券和满200元减100元的冰雪消费券。
第二种领取方式是,关注“全民健身公共积分”微信公众号并实名认证,然后到定点体育场馆刷银联卡消费后按一定比例返还,返还的全民健身积分和冰雪积分可以继续在定点场馆使用,也可以在任何有银联POS机的商户兑付使用。
经过前期申请和审核,目前体育消费券定点场馆共有464家,以及其中江苏省内431家,张家口冰雪场馆33家,市民可以登录江苏省体育局网站进行查询。
南京奥体中心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汪锡亮介绍,南京奥体中心六大项目全部拿出来了,比如说游泳、冰球冰上项目,包括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射箭这些项目全部纳入公共体育服务的范畴,老百姓拿了这个消费券可以在这些场馆使用。
江苏五台山体育中心主任顾雷峰介绍,经过前几年的测算,只要是积分和消费券一启动,办卡培训这些产品营业额就会快速拉伸,能撬动六七倍的消费。据小道消息,今年江苏还将向两类人群定向发放1000万元体育消费券。
江苏还向赴湖北参加疫情防控的一线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赠送700万元突出贡献群体体育消费券,标准为2000元/人。此外,为加强体育扶贫和青少年体育工作,还面向苏北两个设区市部分青少年发放300万元健身培训券。
不得不说江苏省的发放十分具有人性,值得我们敬佩。
我国体育消费演进特征是什么呢?
我国体育消费发展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消费升级的变化而变化的。根据经济学界的普遍共识,当人均GDP3000美元时,社会消费结构将发生重大转折,2020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10000美元,早已突破这一临界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发展进程中经历了“生存型—发展型—享受型”三次消费升级,每一次消费升级都是建立在前一次社会积淀的基础上,并且每一次都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体育领域属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领域的消费则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可或缺的部分,体育消费与社会整体消费相较而言,稍显滞后但基本保持一致,在发展演进过程中也同样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
在国家全民健身积极倡导下,全社会掀起运动热潮,健身已不再是贵族富人或年轻人的专属,逐渐成为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观引导下,每一个群体和每一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必要参与体育运动。所以,在今天的体育消费中,不同年龄阶段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特征。
其一,年轻人依旧是促进体育消费发展的主力军,尤其是女性消费者将成为体育消费领域的重要一端。其二,青少年渐成体育培训消费增长点。随着家长体育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鼓励引导孩子参与体育活动,学习运动技能。
2020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意见》,以及近期“双减”政策的颁布,更是加速了这一群体消费。其三,老年人口将晋升为体育消费的新群体。根据2021年公布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18766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35280人,占比13.50%。”面对社会严重的老龄化态势,政府、社会各界一致认为参与体育运动是延缓衰老,提高老年人活力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
在体育消费发展变化过程中,体育消费呈现明显的需求性特征,其需求更加多元化、专业化及个性化。即使在疫情期间,居民体育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如云端赛事、云端健身、互联网+体育挑战赛、居家锻炼等这些运动的开展,刺激了相关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多家网站显示,疫情期间的体育设施销售量猛增。消费方式和消费场所发生改变,消费需求依然不减,更多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对设施设备的需求也更加智能化,精细化。
在体育消费需求变化方面,从功能性消费到注重品质精神体验,随着体育消费者意识的觉醒,其不再盲目追求大众热点,不再局限于追求单纯的功能性需求,更多注重自身心理感受与需要的满足。也就是人们从对商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依赖转变为对商品的体验性和享受性消费,更加注重对商品消费的体验乐趣和精神愉悦。另外,从现有健身服装、健身器械、健身方式等多样化的呈现,可以明显看出体育制造用品分工越来越细,体育消费市场也越分越细,同时体育消费者展现出高度的专业化消费需求和个性化消费品位。
疫情蔓延,全球体育产业情况如何?
吉林省长春市荧光夜跑节举行,百余名跑步爱好者参与其中,在夏夜中奔行,享受运动健身的快乐。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体育产业遭遇“急刹车”。赛事纷纷延期或取消,产业拉动效应不再;居家防疫成常态,线下体育消费遇冷,面对不可预知的发展前景,体育产业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
在变化中保持定力、随时而动——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在变与不变的考验下,体育产业显现出新的动向。
疫情极大影响了线下体育消费,加速了体育产业向线上转移的进度。疫情防控期间,体育鞋服业遭遇库存危机,包括国际大牌在内的体育品牌纷纷降价,不少国产品牌压力陡增。除了体育品牌销售遭遇低谷之外,疫情也让健身行业遭受巨大打击,不少健身房深陷经营困境,甚至被迫关张。
大环境在变,但人们对于体育和健康的需求并未改变。伴随着向线上和云端转移的风潮,体育产业也在线上寻觅机遇。疫情防控期间,不少体育明星搭上直播带货的快车,掀起了一波体育直播的热潮。以筋膜枪为代表的体育用品,成为消费者热捧的网红产品,让人们看到了体育
直播带货的潜力。而在健身行业,健身APP、健身直播课等云端健身的产品和模式在此期间得到了更好的打磨和广泛运用,催生了体育消费的新形态。
随着经济社会复苏态势向好,体育也在以崭新的面貌悄然回归人们的生活。在许多地方,“夜经济”正在向纵深发展,也由此带动了体育消费的“晚高峰”。浙江温州、山东潍坊等地相继推出政策,鼓励夜间体育活动、体育赛事。在民众生活逐步恢复正常的背景下,体育夜市、24小时健身房等模式在多地兴起。
体育产业的面貌在变,但体育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并未改变。城市的发展,体育是强大的助力。近年来,以马拉松为代表的体育赛事数量逐年增加,成为中国各大城市争相布局的“香饽饽”。研究显示,在体育赛事举办期间,往往会形成大量餐饮、娱乐、交通、住宿、旅游等方面的消费需求,有效拉动城市GDP攀升。疫情当下,城市的复苏更需要体育,体育产业的重振也需要城市的参与,两者之间的“化学反应”正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发生着。近来,江苏、黑龙江、辽宁等省市已通过政策支持、线上招商等方式,开辟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体育或许会因疫情暂时离场,但体育文化、体育元素在生活中不会缺席。体育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复苏,也能够在全球抗疫的关键时刻鼓舞士气、缓解焦虑。在全球范围内,英超、西甲、意甲、德甲等赛事已重燃战火;在中国,CBA联赛率先复赛,中超联赛也有望在近日公布复赛细节。赛事的回归让体育产业重见曙光,也让更多人从中收获快乐和信心。
寒冬或许漫长,但四季的轮回终究不会改变。当春天来临,经历疫情考验的体育产业定会迸发出更大的能量。
河南省将发600万元体育健身优惠券!这对刺激当地消费有哪些帮助?
根据河南省媒体所发布的消息,河南省将发放600万元体育健身优惠券,对于河南省健身协会所采取的这个措施是不能刺激当地消费的,并且一点帮助也没有。
随着本年度夏季的来临,每个人都只是希望在空调房里面呆着,所以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去健身房锻炼身体,并且在夏季的时候人们忙于工作,同时工作完成以后又需要回家休息,所以在这种忙碌而又炎热的夏天,河南省健身协会发放600万元体育健身优惠券对刺激当地的消费根本就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这样反而会影响当地的一些健身馆招不到客流。这种刺激方式对当地的消费没有任何帮助
虽然健身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只有健身才能够锻炼自己的身体让自己拥有一个完美的曲线。但是在夏季的时候由于天气炎热,很多人并不喜欢去健身馆去健身,因为这么炎热的天气如果运动剧烈会导致身体各种不适,所以当地发放了600万元体育健身优惠券刺激不了当地的消费,还不如发放600万元各类消费券,毕竟民以食为天,只有在人们需求当中发放所需要的优惠券这样才能够刺激消费。总结
总的来说,河南省健身协会采用的这个举措对当地的消费没有什么刺激作用,毕竟在夏季的时候很多人并不乐意健身,如果想要刺激当地的消费就必须要从人们的需求做起,当采用人们所需求时使用优惠券就能够刺激当地的消费。所以河南省当地的相关部门要想刺激当地的整个消费市场,就必须要掌握民情,这样针对性的发放消费券就能够刺激消费市场,从而让当地的消费市场得到一个良性循环发展。
湖北第二批体育消费券来了,该消费券是如何使用的呢?
湖北第二批体育消费券来了,这也让许多人感到好奇,该消费券是如何使用的呢?据了解,该消费券可以通过支付宝、云闪付两个APP进行抢领,可以到已经入住两家服务平台的体育健身馆、体育培训机构和体育用品专卖店进行消费,这些消费券也会促进当地体育事业的发展。
对此,许多网友议论纷纷。有些网友认为,由于国内的疫情形势,各地的经济发展也是不稳定的,为了刺激居民的消费,各地都开始发放消费券,这样不仅可以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同时也可以提高商家的盈利,一举两得,而湖北此次体育消费券也可以提高居民对于体育用品的购买欲望;同时,还有一些网友认为,由于目前国民的体育素质比较差,发放体育消费券也是十分合理的,不仅可以激发居民购买体育用品的欲望,同时还可以提高国民的身体健康素质;此外,还有一些网友认为,需要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这一事件。
据相关知情人士表示,此次发放的体育消费券将于8月8日至8月22日每晚的8点投放一次,共投放15次,而发放此次消费券的目的,也是为了促进湖北地区的人民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同时如果许多人因为消费券的发放而进行盲目消费,购买了许多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那么也是十分亏的,不仅没有达到政府的初衷,同时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损失。
据此,笔者认为,目前由于国际形势的动荡,国内疫情的反复,各地的消费欲望也是十分的低。湖北发放第二批体育消费券的行为,不仅可以刺激当地的居民进行消费,同时也可以提升当地居民的身体素质,可谓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