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躲避球是什么?要怎么玩?
躲避球是一种蛮好玩的游戏,就是每个人拿个球去砸别人,砸到了的就下场了,到最后站在场上的就是赢家,可是和乒乓球是无关系的!
请问“躲避球”到底是一种什么体育运动。
1.掷球或传接球前后(连续动作),身体之任何部份不得踩线或越线。 2.禁止同队内场球员互相传球。[非故意传球之彼此触球不在此限】 3.禁止同队外场球员互相传球。【非故意传球之彼此触球不在此限] 4.同队内、外场之互相传球次数以4次为限。 *通过对方内场之掷(攻)球,在对方球员肩膀以上或双手侧平举以外。以传球论。 *外场球员「触球出界」。以一次传球论。触球出界前之传球次数并应累计。 *外场球员似乎有「触球出界」现象,裁判却难以明确判断时,不以『触球出界」论。 5.禁止头脸攻击:攻队击中守队内场球员头脸部(颜面、头颅)时,击中无效。 击中守队球员头部附着物(帽沿、头发、发带、头巾¨¨),击中有效。 6.守方球员故意被击中头脸部时;应被判『技术犯规」。 *球员似有故意被击中头脸部之嫌疑时(或应注意而未注意),应被判罚「警告」。 *球员明显故意被击中头脸部时,应被判罚「退场」。 7.在对队内场或外场地面停留或滚动之球,不得用手或脚越区触球或拨球。 *有运球行为时,球不可触及对方之场区。 8.球员接到球后五秒内,必须将球掷出。[若因重心不稳跌倒不在此限] 9.球员可以直接用身体之任何部位接球或挡球(积极性的救球情况下)。 但不得故意以头顶球、踢球、明显故意触球出局¨.等不当之行为。 10.内场球员以手、臂、足、头等部位挡球后,不得再接球。(类似排球式低手击球、顶 上托球…..之弹击后再接球视为犯规动作)。(违者由对队内场发球) 外场球员以手触球后,或采排球式托球后,本人可再接球;但不可意图以此方式传球。 11.球员不可以弹击方式攻击或传球。 12.不得以任何接触性动作(脚踢、推撞、殴打)或言语侵犯其他球员。 (违者应被判「技术犯规」) 13.正常情况下,裁判被球击触时,以球落地论。 14.因「出局」或「生还」之球员,于进出场途中,非故意性触球,以球落地论。 15.无论是队员或职员,比赛中均应保持良好风度;不可有不雅之言语或不当举动,及其 他违反运动精神之情事,也不可有妨碍或藉故延迟比赛进行之行为。 *如有以上情事。属「技术犯规」并可依情节之轻重程度,酌予「警告」(黄牌)、 「退场」(红牌)、宣告「取消资格」之判罚。
幼儿园体育课 躲避球的教案?
《躲避球》
设计意图:
《指南》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打野鸭”游戏孩子们都很喜欢,但玩法比较单一,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过于简单。在“打野鸭”游戏的基础上加大难度改编成了适合大班幼儿玩耍的躲避球游戏。孩子们在皮球的新玩法中得到乐趣,激发了孩子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快速躲闪能力、灵敏性以及团结协作和竞争意识。躲避球游戏对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快速躲闪能力、灵敏性以及团结协作和竞争意识。
2.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5.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快速躲闪能力、灵敏性以及团结协作和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皮球人手一个,小动物胸饰每人一个,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做一做
1.我们都用皮球做过游戏,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皮球操。
2.引导幼儿发现皮球的不同之处。
二、玩一玩
1.孩子们,你们平时都是怎么玩皮球的?
2.引导幼儿两人一组,进行躲避球练习。
3.请一组幼儿进行躲避球的示范,引导幼儿巩固躲避球的规则。
4.引导幼儿第二次练习躲避球。
三、赛一赛
1.引导幼儿推选出两名队长。[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
2.引导两队队长通过石头剪刀布的游戏选出队员。
3.教师讲解躲避球对抗赛的游戏方法及规则。
4.两队队员进行躲避球游戏。
5.双方队员交换场地进行躲避球游戏。
6.教师宣布比赛结果。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
?pwd=u5cw 提取码: u5cw
体育锻炼中什么叫躲闪跑?具体怎样做的?
躲闪跑就是一种在跑道上练习躲避障碍物的跑法。这种训练方法主要练习的是灵敏性、协调性以及反应能力。
练习方法:
(一)在跑、跳中做迅速改变方向的各种跑、躲闪、突然起动以及各种快速急停和迅速转体练习等。
(二)做各种调整身体方位的练习。
(三)做专门设计的各种复杂多变的练习。如用"之字跑"、"躲闪跑"、"穿梭跑"和"立卧撑"四项组成的综合性练习。
(四)以非常规姿势完成的练习。如侧向或倒退跳远、跳深等。
(五)限制完成动作的空间练习。如在缩小的球类运动场地进行练习。
(六)改变完成动作的速度或速率的练习。如变换动作频率或逐步增加动作的频率。
(七)做各种变换方向的追逐性游戏和对各种信号作出应答反应的游戏等。
躲避球规则是什么?
躲避球规则如下所示:
掷球攻击对方内场球员,若击中身体而未被该名球员或其内场队友用手接住,该名球员即出局离场。若该次出局是由攻方外场球员掷球达成,则该名外场球员可选择是否进入内场。
每局比赛时间结束时,以内场人数多者为胜。外场人员攻击得分后,也可以回到内场中。若比赛时间尚未结束,而其中一方内场球员已经全部出局,则该局判对方胜。通常采三战两胜制或五战三胜制。
历史:
躲避球运动起源于英国,1900年左右随着欧洲移民带入而盛行于美国。1902年,日本留美归国学人将其引进日本,于1913年起被列为日本学校体育教材,随后并推广至邻近亚洲各国。
由于躲避球的攻击对象是人体,往往被视为高壮者欺负弱小者的工具;再加上没有护具,有安全上的顾虑,容易造成身体上的挫伤或是撞击伤害。在美国有些州就立法禁止。为了改善此一问题,躲避球的球压和球体硬度都已大幅调整,变得柔软许多,避免造成伤害。